专栏名称: 重庆制造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服务企业掌上信息平台。政策宣贯、信息交流、产业导向、企业宣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開運花文字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设计师刚需,可商用的AI生成背景图片库! ·  4 天前  
ZaomeDesign  ·  桥上人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制造

赋能产业 数字化应用开花结果

重庆制造  · 公众号  ·  · 2025-01-15 17:38

正文

在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中,数字经济是6个应用系统之一。通过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重庆经济产业领域形成一批亮点突出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目前全市已建成汽摩、生猪等6个产业大脑,并在建23个未来工厂,运用数字化方式解决多类经济发展难题,打通行业“痛点”“堵点”,为千行百业赋能。


车间里,多块大屏实时显示生产数据,多条智能生产线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自动排产、绩效管理……


这是位于重庆高新区的重庆金桥机器制造公司智能化生产场景。通过智能化改造,这家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生产成本下降近20%。


数字重庆启动建设以来,重庆全方位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以数字化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通过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提速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工人与机械臂协同生产。记者 谢智强 摄


“产业大脑”串起多条产业链

在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通过忽米网搭建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操作工人只需扫描平台标识,系统就能将复杂的加工参数自动匹配到设备上,实现产品标识化和设备加工定制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这是忽米网与宗申集团合作,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汇聚多维度集成企业数据、上下游供应链数据和产业链数据,为产业升级优化提供决策支撑的汽摩“产业大脑”。

▲宗申赛科龙摩托车生产车间,智能产线的工位上安装有显示屏,显示着信息化系统给出的指令等信息。记者 张锦辉 摄

“这个‘产业大脑’不仅是对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判、预警的‘智慧大脑’,也是为企业制定发展决策的‘最强大脑’。”忽米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大脑”包含了3个维度——在政府端,可及时掌握产业动态,便于制定更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在产业端,可打通产业链资源循环,促进物流、金融、人才等要素共享协同;在企业端,可降低数字化建设成本,将一批“小、轻、快、准”应用集中在产业大脑上,方便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使用。


以忽米网建成的汽摩“产业大脑”为例,目前该“大脑”已链接了30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实现“政府端、企业端、行业端”互通,让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20%,供应链能耗降低14%,配套企业生产率提高20%。














































“数据是产业大脑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生产一线,只有让工厂与‘产业大脑’融合应用,才能为政府产业扶持、产业链协同联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多个产业领域建成一批“产业大脑”已是重要一环。


“未来工厂”锻造高效工厂

如果说,“产业大脑”是产业知识库和提供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中心,那么“未来工厂”则是由数字化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组成的高效率工厂。


这样的“未来工厂”,在重庆制造业领域为数不少。


实验室里,一台机器人给一块汽车玻璃进行涂胶,旁边一台工业相机“目不转睛”盯着机器人,相机后面的监控屏幕上同步呈现机器人涂胶画面……


这一充满科技感的生产场景,是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作业流程,它主要为汽车制造、半导体等产业领域提供智能视觉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的检测平台通过算法既可缩短检测过程,又能提高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中科摇橹船相关负责人以赛力斯为例介绍,他们为这家汽车企业提供软硬件系统架构,帮助后者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用研发的工业相机测试汽车玻璃涂胶是否合格。记者 解小溪 摄

在赛力斯智能工厂,生产线上亦是机器人作业——在这里,冲压一套汽车部件仅需5秒,2分钟即可下线一辆新车。


“效率大幅提升得益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说,智能工厂以数字化为驱动力,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关键程序100%自动化。














































锚定智能制造,如今重庆每年都会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通过产业数字化提升制造业“智造”能力,实现高效生产。


以“智造”推进新型工业化

随着企业提“质”向“新”,重庆制造业领域涌动着数字化蓬勃生机。


“数据已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迫切需求,也是重塑竞争优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抓手。”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重庆加快推动“点—线—面”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乘“数”而上——


在“点”上搭建转型示范,聚焦工业企业设备和软件更新,新增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在“线”上推动链式改造,强化一批龙头企业“链网平台”功能,实施“链式”转型生态,带动数千家中小企业协同转型,


在“面”上加快集群转型,推动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畅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














































通过“由点到线、聚线成面、面汇成体”,重庆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转型体系实施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力争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20个行业产业大脑、20个未来工厂,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总装车间的机器人快速精确地执行生产指令。记者 张锦辉 摄


数读>>>

产业大脑 “1+1+N”构架体系

“1” 个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作为产业知识库、数字资源、功能组件共享开放平台


“1” 个产业数据仓作为数字底座


“N” 个由多元市场主体建设的特色细分行业大脑型升级的进程,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未来工厂 “12343”建设体系

“1” 是以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为核心,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为支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构成要素的未来工厂建设赋能体系


“2” 是以“软硬件基础支撑、数据应用支撑”形成未来工厂基础支撑


“3” 是“智能工厂、新模式新业态、双化协同工厂”典型场景应用


“4” 是“数字化组织体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标准应用体系”未来工厂建设保障体系


第二个 “3” 是“AI领航工厂、链网平台工厂、超级无界工厂”的未来工厂分级建设形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