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突发!新疆地震 ·  2 天前  
凤凰WEEKLY  ·  中产拥抱「折扣店」,高端商场急了? ·  4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突发!台湾地震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当同胞在我眼前死去......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5 19:55

正文

文 | 曾鼎   文字编辑 | 孙杨

图片编辑 | 丁大伟   美术编辑 | 虎妹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7年第11期总第612期


15岁的少年躺在太平间里,尸体上布满弹孔;年轻女子在街边搂着她死去的爱人,旁边纸板写着“毒品贩子,不要模仿我”;葬礼上,亲人们悲痛欲绝,妻子送别丈夫,父亲痛哭儿子,祖母作别孙儿,白发人送终黑发人。他们控诉,自己的孩子早就不吸毒了。他们说,事情不是警方说的那样。


摄影师Raffy Lerma:
这是2016年7月一个湿热的晚上,在杜特尔特总统发起清扫犯罪街道的行动以后。我知道那个晚上会有些不一样。在帕赛市(Pasay City)的一个命案现场,警察封锁了记者和围观人群,Jennilyn Olayres抱着她死去的伴侣悲痛万分。行凶者留下了纸板,上面写着:“我是个毒贩子,不要效仿我。”围观人群说,他们看到一个人骑着摩托车载着另一名枪手,即所谓的“双骑杀手”,枪杀了受害者。

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师,我的职责是记录现场。我听到Olayres在哭着向周围人求助。警方说,人已经死了,做什么都没用了,调查人员随后很快赶到。这只不过是当天晚上移交的又一具尸体。那天晚上,光我就跑了3个现场,报道了3场未经法律程序的杀戮,我的报道后来发在《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的头版。


过去8个多月,菲律宾的“毒品战争”中持续上演着上面一幕幕。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上台以后,开展了极为血腥的打击毒品运动。《时代》杂志报道说,超过7000人在这场运动中丧命,其中包括毒品贩子、涉嫌吸毒者、还有很多无辜者。


摄影师Vincent Go:

死者是个男孩,估计只有15岁。2016年9月,他躺在太平间里。他只是菲律宾政府这场毒品战争行动里数千名死者中的一位。他死于马尼拉一个名叫汤都(Tondo)的贫民窟区。目击者说,当晚警察开火,这个男孩在奔跑时连中数枪,但并没有当场毙命。几个小时后,他死在医院的手术台上。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来认领这个男孩的尸体。

对我来说,他代表了这场行动中丧生的数千人。他来自贫民区,也许没接受过什么像样的教育。他没有身份,彻底失语,也不能控诉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他只是有一个统计数字,在当局的报告里,他是战绩之一。


2016年6月,杜特尔特上台,宣誓要铲除菲律宾的毒品犯罪。大选前,他曾承诺要在任期的前半年杀掉十万个犯罪分子。他说,警方遇到有组织犯罪的成员或者暴力拒捕的嫌疑人时,应该当场射杀。当时,很多菲律宾人欢迎这种强硬手段,他们认为,日趋猖獗的毒品犯罪正在威胁这个国家。


摄影师Dondi Tawatao:

2016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们从广播记者同行处获悉马尼拉南部发生了命案。刚跑完一个犯罪现场,我们赶紧去了那个现场,到那儿的时候,警察已经在封锁现场了。很多人在那里围观。

我注意到,两个女人簇拥在一块儿。我想办法靠近。得知她们是其中一个死者的亲属:这个死者后来被证实与毒品毫无关系。但一群蒙面男子持枪闯进了他们家,把他拖到街上射杀。这两个女人当时眼神里满是恐惧。我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这样的场面。毒品战争已经割裂了社区,造成了恐慌,把很多事情推到相反的一面:人们不是因为恐惧真正的犯罪和毒品不敢出门,而是因为害怕警察和缉毒死亡别动队才不敢上街。


然而随着运动开始,没有司法审判,没有程序正义,缉毒警察和治安队员随意炮制的杀戮,开始让人感到恐惧。“他们像屠宰动物一样在屠杀我们”,《纽约时报》在去年12月发表了一篇报道,援引了一位旁观市民的说法作为标题。在马尼拉都市区一个名叫弗赛德的社区,一名17岁女孩的尸体躺在沾满血迹的芭比娃娃旁边,她和21岁的男友一起被杀。


摄影师Noel Celis:

2016年10月6日,我在马尼拉的Delpan地区跟踪了警察的一次“敲门劝诫行动(Tokhang)”。这项打击毒品行动的名字源自菲律宾宿雾语中的一个习语,敲门之后,要求涉毒人员停止吸毒或者接受调查。但我看到的不是这样:持枪警察踹门而入,带走有嫌疑长相的居民。起初我没有听到任何枪声,但警方说,他们撞见三人在吸食冰毒,吸毒者向警方开火反抗。这三人是兄弟,后来被发现当场死亡。

我知道,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我理应保持中立,但很难。每个人都会有观点。有时候,这是由摄影师的成长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决定的。在目睹那场突袭过后,我不敢说自己还能保持中立。


《纽约时报》记者记录了35天里发生在马尼拉都市区41个地点的谋杀案,拍摄了57名遭到杀戮的受害者。记者丹尼尔·贝尔胡拉克(Daniel Berehulak)写道:“我所见到的血腥场面发生在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地点——路边、火车轨道上、一所女校门口、多家7-11便利店和一家麦当劳餐厅外,以及卧室的床上、客厅的沙发上。”


摄影师Carlo Gabuco:

那天是万圣节前夕,马尼拉大都会东部一个贫困的社区,曼达卢永城,五人被杀死在一个小房间里。死者的亲属情绪都很激动。我拍下这张照片,这几乎是我能记录到的死者家庭悲痛的唯一时刻。在那过后,他们通常将要开始为尸检和葬礼等事情筹钱而操心。

我们无论去哪个犯罪案发现场,第一时间总能看到受害者,目睹他们生前如何被折磨。但家属来了以后氛围就截然不同了。我总是试图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看到亲爱的人死于非命是怎样的感受,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难理解那种悲痛和愤怒的程度。

这张照片揭示了所谓的“毒品战争”的可怕之处。我在想,那些受害者的孩子看到这些,会怎样影响他们的人生,又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缉毒行动规模扩大,民众开始质疑:一些吸毒贩毒的人,没有拒捕为何却依旧被杀害?原来,菲律宾的这场缉毒运动不仅有警方参与,还有所谓的“双骑杀手”。“双骑杀手”据称很多是菲律宾治安队员,他们袭击的对象往往被怀疑涉毒。29岁的菲律宾男子阿拉亚出门给自己买烟、给妻子买饮料,结果却被骑着一辆摩托车的两名男子开枪打死。


这种手段在这场打击毒品行动中常见,批评人士称,这是“非法处决”,是警方在背后主使了部分治安队员的杀戮行动,但菲律宾政府否认了这项指控。


摄影师Basilio H. Sepe:

我总是很尊敬我的同胞,他们很有适应力,即使再绝望,也会保持友善和乐观。不过,毒品战争打响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过去几个月,我一直在上夜班,报道那些腥风血雨和痛苦之事。实在是太考验心脏了,我眼见同胞们倒下,没有人给他们留下任何活路。

见证到这一幕后,我意识到这里头肯定有什么事不对头。这是我第一次报道葬礼。2017年1月26日,30岁的Ronnel Jaraba被发现死在马尼拉的街头。他的家人说,有两个孩子当了父亲以后,Ronnel再也没有吸过毒。因为没钱,Ronnel的葬礼拖了11天。很多亲戚出席了葬礼,深切哀悼他,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他的父亲Renato,死者是他三个孩子当中的幼子,镜头里,他在葬礼上哭着叫道:“不可能是我的孩子。不可能!”


“警方与这些杀戮无关。”根据菲律宾总统办公室主任马丁·安达纳尔(Martin Andanar)的说法,“总统没有直接下命令让他们仅仅出于怀疑便杀死毒贩或吸毒者。警方只对那些激烈反抗拘捕的人采取行动,不然死的就是他们了。总统向警方发出的行动命令是,他们有权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进行自卫。”


摄影师Eloisa Lopez:

2016年10月21日,马拉翁市的Tugatog公墓,那里有一处犯罪现场。我看到了一个7岁的女孩尸体。她的身上伤痕累累。她被强奸杀害,弃尸墓地。她的父亲当时在旁边陷入沉默,极度痛苦。警方说,强奸犯是女孩父亲的朋友,据称是个吸毒者。他们说,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违反人权,他们还是要发动毒品战争,杀死成千上万的人。

那个晚上,我觉得我们几个月来所追求的人道主义,为毒品战争打击的对象寻求公正与同情,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杀戮变得合理。那晚我只希望,管他什么审判,管他什么程序正义,只要有人一枪毙了那个凶手就好。但后来我清醒过来,你不能用犯罪去对付犯罪。


打击毒品的战争中,菲律宾警界爆发一连串缉毒犯罪丑闻,其中,有警员借缉毒的名义,绑架并杀害了一位韩国商人,影响尤为严重。近期,杜特尔特被迫宣布暂停了这场缉毒行动。杜特尔特事后称,约四成的警察涉及非法活动,他要“清理门户”,宣布解散及重组缉毒部队。但他同时表示,缉毒行动择时将重新启动。


摄影师Kimberly dela Cruz:

我们菲律宾人的传统是,深爱的人死了以后,葬礼期间每天晚上都要有人守夜,看着骨灰。筹钱举行葬礼,常常要进行好几天,直到每个人都跟死者告别。这张照片中葬礼的死者名叫Noel Navarro,老妇人名叫Dalisay dela Cruz,是他的祖母。灯光柔和,我当时正在想老妇人几分钟前跟我说的话,她回忆,那天晚上她就睡在隔壁房间,听到警察的声音。她隔着墙上的孔看到,警察对她的孙子拳脚相加后开枪射杀。

75岁的Dalisay现在不得不靠卖菜挣钱养家。除了死掉的Noel,她的其他儿孙当天晚上都被警方抓走了。Noel原来挣的钱不多,基本花在了他小孩的身上。守夜的时候,她给我看了她孙儿死亡当天给她的蔬菜种子。它们现在已经发芽了。


可以想见,这场血腥的毒品战争仍将陷入巨大争议。一方面,正如杜特尔特形容,毒品是一场祸及几百万菲律宾人的瘟疫。另一方面,批评者称,毒品战争中被打死的主要都是底层毒贩。贩毒集团的保护伞——很多政界和警界参与者的利益未被撼动。

这是来自8位菲律宾本土摄影师的记录。自这场毒品战争打响,他们很多人一天的工作通常是从夜晚开始,从前往杀人现场或者发现尸体的地点开始,从在警区新闻办公室和当地记者一起等待最新死讯开始。他们在那些地方遇到死者家属和邻居,他们听到的故事,往往与官方表述迥然不同。

新媒体编辑 | 丰泽 马茹均


| 往期精彩文章 · 点击图片阅读 |


美国黑帮


蒙古危机

×

- END -

×

爲全球華人提供獨立意見

INDEPENDENT THINKING FOR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

版權歸香港《鳳凰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系

010-65233690 / [email protected]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快速訂閱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