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街参考
这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秩序崩坏和切换,风险这么高了吗? ·  15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时尚|《漫潮WAVES》《PUS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街参考

脱发的第一代网红还没有放弃

花儿街参考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10-12 22:59

正文

花儿街 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俞敏洪站在青岛新东方的10周年庆典上,聊自己的金钱观,用他一贯的接地气的态度,“我吃一碗兰州拉面都很开心”。


光举例没有对比,那是没有生命力的,他又行云流水地举例对比,“比如说最近京东出了点事,我觉得跟钱多了有一定关系”。



说这话时,不知道俞校长记不记得,一年前,他还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下了一篇1800多字的文章,追忆了自己跟刘强东吃过的两次饭,并见微知著地分析了刘强东得以成功的七大特征,比如“刘强东有领袖的气质,有枭雄的特征,有超前的眼光,对底层人民有着深刻的同情和给予人性的待遇”。


俞校长分析了这么多大强子有这个有那个,唯独没分析大强子有钱。


在大强子出事儿了以后,校长赶紧把这条给补上了,并精准指出这就是问题所在。


2



俞校长想把流量找回来。


2016年,俞敏洪做了一场10天的直播,除了洗澡睡觉,他让镜头一直对着自己。



他曾考虑过邀请企业家参与直播,但后来又作罢,他直播的受众定位在吸引90后,他的那些企业家朋友们,并不是90后想要在直播里见到的人。


他在直播里喝高了,高到他的公关助理紧张了,紧急叫停了直播。


但俞敏洪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掐了憋播了,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杯大喊,“各位网友”。


“没有网友了”,公关助理告诉他。


怎么就没有网友了呢?怎么就没有网友了呢?怎么就没有网友了呢?


他是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代网红,在广大人民群众还努力把自己的形象往高大上整的上世纪90年代,他就有了打造喜感人设的概念。


他的经历也支撑这样的人设故事,他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光荣地进入北大,成为全班最差的学生。他留校任教,暗度陈仓打着学校的名义开了个出国英语辅导。


后来东窗事发,北大对自己的这位亲学生,动用了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全媒体平台宣布对他的处分决定。


他不堪重压,离职创业。


在虚荣心还有统一样式和模板的年代,俞校长调侃自己的局促与荒诞。


当你打破某一块装逼的天花板,你将收获通往那片天空的流量。


俞校长俨然二十年前的李诞,他不讨论人间值不值得,毕竟他要带领你在这人间考托福。


他闪闪发光的金句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用绝望吸引流量,流量就是变现的希望。


绝望和希望中辗转反侧了十几年,直到佛系的90后长大了。


这是一代不用寻找希望的一代人,为啥要寻找希望?我就温柔地丧。


新长成的荷尔蒙不喜欢收听他的成功学,听着他的成功学长大的70后与80后,已经没劲儿寻找希望了。


他的粉丝就像他的头发一样,变得渐渐稀薄。


3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你不好看又想成为网红,当俱备以下三大要件:一,长得不好看是不够的,要特别不好看;二,能炮制金句;三,勇于蹭热点,且以撕扯的态度蹭热点。


鲁迅先生还说过,以娱乐的态度蹭热点只能创造流量,以撕扯的态度蹭热点才能创造网红。


俞校长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明明都符合啊。


他不能放弃。


他不再喜欢被称呼俞老师,他青睐的新称呼是洪哥。



俞老师想在网红的新瓶子里,装进自己的成功学老酒,他把自己定义为“正能量网红”。


4



一个年过半百的企业家,旨在传播正能量,如何担纲网红?


答:踩在其他负能量企业家的肩膀上。


同样瞄准了这条路线的还有同为第一代网红、同样脱发的潘石屹,他早年因为关心雾霾问题晋升公知款网红,后来因为一些狗咬狗的争议,潘总关心公共问题就少了,转回自己的领域专心批评同行。


比如长租公寓推动房租上涨时,潘总挺身而出,以业内人士会算数的形式提出批评“你把款贷过来建成公寓,你租出去,你的回报率最高超不过1%,所以这个生意是亏的。这就是我对你的建议,我们做了20多年房地产,反复算这个帐,生意一定要能算得过来帐才可以做”。


这个建议非常中肯,毕竟潘总当年把银行的钱贷来盖房子,生意都是闭着眼睛都能算得过来帐的。


比如碧桂园那个为了回应负面、造了更大负面的新闻发布会,潘石屹也出现在人民群众之中,批评说“项目死了人,还说说笑笑,不严肃”。


洪哥看看在地产圈左右开弓潘石屹,又举目望望自己的教育圈。发现除了自己,没有更大的IP了,只有靠互联网思维了——跨界批评。


在今年8月的亚布力论坛上,洪哥就跨界正能量了一下。


比如谈到中美贸易摩擦时,洪哥立刻化身为被中兴割韭菜的股民,说“有些中国企业不争气,比如说中兴,我曾经买了中兴的股票,结果现在差不多亏光了,更加要命的是中兴这样的科技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投入十分不足”。


8月正值拼多多上市后争议甚嚣尘上,俞校长把拼多多和他的股东腾讯,附带上阿里巴巴一起搞了个热点拼盘。



祭出这种中兴➕拼多多,马云➕马化腾的双份双拼套餐,难道这都不能凭风好借力,送我上头条?


答:真没上去。


有时候看着这段演讲,真的是难以相信,一位早年曾因复制托福题库被起诉的企业家。关心的都是技术、都是创新。


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