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制造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服务企业掌上信息平台。政策宣贯、信息交流、产业导向、企业宣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70水果糖  ·  突然解散!总部已封楼!高管激烈内斗 ·  7 小时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昨天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昨天  
深圳新闻网  ·  深圳一动物园惊现登山助力机器人 ·  2 天前  
深圳新闻网  ·  深圳一动物园惊现登山助力机器人 ·  2 天前  
IPO早知道  ·  YOUMAGIC研发公司「威脉医疗」获B+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制造

新华全媒+丨逐梦九天——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

重庆制造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25-02-20 22: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政策的支持、商业航天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型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及了多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型号火箭、卫星等项目的进展和计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成功首发,标志着商业航天真正形成执行发射的完整能力。

关键观点2: 商业航天发展获政策支持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地方产业协同加速布局,全国多个省份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关键观点3: 商业航天企业取得创新成果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卫星互联网发展迅猛,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正逐步成为可能。

关键观点4: 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转型

随着政策支持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引导创新突破”,商业航天产业正在从“项目制”向“服务制”转型,向新而行。

关键观点5: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潜力巨大

商业航天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正文

新春伊始,我国巨型星座组网稳步推进,一批新型号火箭蓄势待飞,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创新再升级。
创新部署: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4年11月底,我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成功首发,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从“0”到“1”,标志着商业航天真正形成执行发射的完整能力,补齐了商业航天的缺口,更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部署。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产业协同加速布局。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商业航天的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加速聚集,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并在多领域实现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专家范瑞祥说。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一系列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规范不断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个省份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形成多个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政策联动和资源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协同正在形成。
向新而行:推进从“1”到“N”的转型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并取得进展,验证火箭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陆续成功;目标成为“万星星座”的千帆星座及GW星座卫星相继发射升空……
“我们计划朱雀二号等火箭在未来两年稳步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说,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去年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将出现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大发展的“高光时刻”。
一封封捷报,标记着我国商业航天向新而行的脚步。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创始人霍亮感到,随着政策支持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引导创新突破”,低轨卫星星座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重构,火箭、卫星迎来需求“井喷”,商业航天产业加速从“项目制”向“服务制”转型。
银河航天的合作伙伴,从2018年的1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1300余家,供应链涵盖精密加工、铸造、电子集成、能源、机电、材料等领域。
“商业卫星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变,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正逐步成为可能。”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预测,低时延、低成本、广覆盖、高可靠的卫星互联网,将在未来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雷达遥感星座,航天宏图研发的女娲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2颗,为我国智慧城市、水利安全、灾害预警提供“太空支持”。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等十余个境外项目,也得到女娲星座的“安全护航”。
“民营商业航天力量日益壮大,未来还将产生更多技术亮点。”航天宏图联合创始人廖通逵充满信心。
厚积薄发:展望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无论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投入使用进入“倒计时”,还是商业卫星大规模组网进入“进行时”,我国商业航天成绩斐然,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商业航天发展目标不仅是更多的火箭发射和更为密集的卫星组网,而是搭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国家队+企业’的模式正在成为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九州云箭董事长季凤来表示,两者协同发展不仅能够加速航天技术迭代升级,还能推动航天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商业化落地。
“商业航天是典型的重资产、高风险行业,需要政策、技术和资金的多重驱动。”
“期待能有更多耐心资本加入这个行业。”
“希望投资结构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倾斜。”
……
根据计划,朱雀三号、力箭二号、智神星一号等一批新型号火箭将在今年密集开展首飞任务;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于1月正式开工,计划新建两个液体火箭发射工位。
政策引领,厚积薄发。创新,让我国商业航天加速腾飞,逐梦九天。


来源:新华社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家都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