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道学舍
——何为“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 让我们用社会的常识和道理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蛇年搞钱第一步:重塑你的财富观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出轨不离婚,已经不稀奇了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2 天前  
洞见  ·  比猪更怕过年的,是中年人 ·  2 天前  
ENRAN解谜局  ·  璇玑崩云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道学舍

您是爱孩子还是溺爱孩子赶快对照一下吧!

知道学舍  · 公众号  · 美文  · 2018-11-12 19:55

正文

我老家的房檐底下有一个燕子窝,每当春天的时候两只老燕子就会飞来再次的筑巢,通常他们会清理上一年的燕窝,然后孵出一窝可爱的小燕子,每天早上老燕子早早的就出门觅食,然后叼回来给自己的孩子。小燕子那是见风儿就长,没几天的功夫就羽毛丰满,这个时候老燕子就不会再给他们叼食物,而是驱赶小燕子离开。那些刚刚羽翼丰满的小燕子总是飞几下又落下,往往要飞出院子都挺困难的,但是老燕子并不心软,继续努力的驱赶,直到小燕子们自己飞走为止。

说来也怪,那些飞走的小燕子,过段时间还会回来看望老燕子,他们一起落在晾衣绳上叽叽喳喳,好像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跟妈妈唠嗑。

有一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任性的就是不肯飞走的小燕子,无论老燕子如何驱赶小燕子就是不敢飞,拍几下翅膀就落到地上了。老燕子不肯让小燕子回窝,非常努力的驱赶,可是小燕子就是不肯飞。等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时候,只看到几只燕子的羽毛散落在地上。妈妈说晚上小燕子被野猫掐走了。

我曾经跟妈妈说老燕子心狠,那么残忍的对待孩子。妈妈说燕子就是这样,长大了就要自己飞。如今我已经为人妻,为人母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老燕子不停的驱赶着小燕子并不是想害它,而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的生活下去。

做心理咨询师这么多年我发现越是被溺爱的孩子出问题越多,可是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却不自知。这些家长是一边把孩子推向深渊还一边高喊”宝贝,我爱你。“


溺爱孩子的十种行为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心理专家列出的十种溺爱形式,自我反思一下,看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把爱变成了害呢?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