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环保先行!”北京公司承平项目部常态化开展扬尘治理工作,用防尘网覆盖施工区域及周边的裸露黄土,定时用洒水车对施工便道、作业区域及临近场外道路进行洒水降尘作业,有效控制了施工产生的降尘。除此之外,项目部安排专人利用无人机每周对施工全线进行航拍,检查环保要求落实情况,排查管理盲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
“能绿尽绿、多绿少硬、非硬即绿,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项目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太原公司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四标项目部在生产过程中依托山、水、林、田生态禀赋,将绿色建设融入施组管理,及时在便道、场地边坡种草植树,做到“成型一段、绿化一段,影响一段,复绿一段”。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施工,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环境!”这是天津公司松长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者发自内心的承诺。施工中,项目部设置了生态隔离带,有效地将施工区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隔离开来,避免了施工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构建起“绿色屏障”,增加了绿网覆盖植被,修建挡墙减少水土流失。定期对施工周边土壤和水资源取样化验,密切监控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放眼广州公司深江项目施工现场,电子显示屏上的温度、湿度、噪音和PM2.5等环境数据实时变化着。项目部安装扬尘噪音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旦扬尘超标,围挡上的喷淋装置立即启动,喷洒细雨,迅速净化空气。项目部还配备了智能洗车设备,全天候作业,保证车辆百分百冲洗,不带污泥上路。
走进呼和公司康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项目部在瓦泽隧道和新都桥隧道施工便道两侧设置的太阳能路灯。这些路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阳光,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为夜间照明提供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不仅如此,项目部二次利用隧道洞渣碎石,将其作为施工便道和路基填料,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我们要优先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同时要对相关物资做好循环利用,杜绝排放废弃物。”交通分公司长春地铁5号线项目负责人向见习生介绍到。日常施工中,项目部收集基坑降水井排出的地下水和雨水,经处理后用于地面洒水、冲洗土方车和围挡喷淋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丰桥公司坚持科技先导,依托铁路系统预制构件研发和生产经验优势,搭建了符合装配式构件生产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系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对于废旧模型进行重新熔炼再利用,将废旧木材作为生物质燃料再次加工使用,相比传统现浇施工,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下降约20%,建筑粉尘降低20-30%,真正把“绿色”融入了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石家庄公司津潍项目部的一场项目生产会结束后,职工第一时间将空调、电灯及音响设备关闭断电,做到“人离机停、人走灯灭”。
在设备更新时,项目部优先选择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以减少能耗。
“低碳生活就是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电务公司用电子文档代替纸质文件,通过广讯通、中铁E通、“云会议”等方式,进行电子汇报、文件传达与审批、电子签名等,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严格做好办公区域内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的分类工作,全力守护绿色低碳生活。
“自从项目部在工地附近安装了充电桩后,我们随时可以免费充电,既环保又安全!”自项目开工以来,建安公司昌平彩璟玉宸项目部在民工驻地附近设立了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并在上方搭建遮雨棚。集中充电点共有11个充电端口,可容纳22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有效解决了工地内各类车辆的充电需求,减少了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碳排放量。
路桥公司机关开展“跑冒滴漏”专项治理,发出了关于“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倡议。信达置业公司西翠宾馆组织开展节水行动,在公共卫生间安装感应型节水龙头,在房间、卫生间安装限流量的节水龙头,避免水资源浪费。物贸公司强化办公家具等公共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实现资产的节约化、循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