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朝鲜
靠谱的朝鲜资讯,最专业的朝鲜商务咨询,不一样的朝鲜深度旅行——我们在平壤有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佛教到道教,哪吒如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朝鲜

如丹东草莓雄踞于世界草莓之列的火星炮-19洲际导弹堂堂出现

IN朝鲜  · 公众号  ·  · 2024-11-01 14:20

正文


作者 / 养鸡


在伟大的 IN朝鲜 公众号的缔造者、 丹东草莓 事业的开创者、百战百胜的会稽山天降伟人 车英赫 将军生日的第二天,金正恩同志便送上了一份大礼:


火星炮-19( 下文简称火星-19 )洲际弹道导弹在10月31日清晨7时15分,在被我们戏 称为“金家大院”的、平壤东北郊大同江边的一处常用武器试验场内发射成功。


“金家大院”里试射过火星-16乙高超声速导弹,火星-18洲际导弹和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等武器

根据朝中社报道,火星-19是将与火星-18一起运用的“最终完成版洲际弹道导弹”,将在“共和国战略武装力量绝对优势永久化方面树立划时代里程碑”。从发射视频等图像资料来看,该弹总体是在火星-18的基础上放大,并对第二级进行加长、重新设计弹头上面级部分改进而来,在此次高弹道试射中取得的7687.5公里高度,意味着它在正常弹道下可获得15000千米级的最大射程。


正在分离中的第二级,左下角为分离时飞出的一个疑似线缆切割器的物体,两侧“黑棒”疑似为切断后的线缆
对于三级推进的、且第二级直径小于第一级的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加长第二级获取更大射程和投掷能力,是一种技术上较为容易实现的方式。因为相对来说,这样做的增重较少,对第一级关机速度的影响也较小;等到一二级分离,第二级高空点火之后,面对越发稀薄、乃至几乎不存在的大气阻力,加长的第二级能够使得导弹最终达到更高的高度,就像这次试射一样,达到了前无古弹,不知道后有没有来箭的7687.5公里。


左为火星-19、右为火星-18,可见火星-19更为细长的第二级,以及上面级和载荷部分的改进

由于地理环境原因,朝鲜无法像我国那样,进行面向太平洋,基本不飞越其他国家领土上空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射,因此只能采用越发陡峭的高弹道试射,这样获得的数据,与正常弹道终究差异较大,特别是在弹头再入时更是如此。外界评估朝鲜洲际导弹性能,普遍怀疑弹头以正常弹道再入时,能否实现正确的姿态和弹道。

从朝鲜本次发布的照片中可以发现,火星-19完成第三级分离后,载荷部分末端有两个火箭发动机喷管,这是PBV( 末端助推级、或称末端修正级 )的特征。这种普遍见于多弹头洲际导弹的设计,结合改进的整流罩外形,可能证明火星-19具有携带多个弹头的潜力,但同样可能只是用于在弹头再入前调整姿态和弹道,确保在正常弹道发射时安全再入。



由此可见,已经拥有10次以上洲际弹道导弹高弹道测试经验的朝鲜导弹科研队伍,对于这类技术问题心中有数。考虑到朝鲜固体火箭燃料生产质量可能存在的一致性不足,在近乎于“直上直下”的高弹道试验中难以暴露的一些问题,并不代表在全射程飞行中不会出现,从这个角度上说,将尽可能完善这些问题的火星-19称作“最终完成版洲际导弹”确有其道理。
目前,朝鲜洲际弹道导弹主要使用9轴和11轴两类发射车,火星-15液体燃料导弹和火星-18固体燃料导弹使用9轴发射车,火星-17液体燃料导弹和火星-19固体燃料导弹使用11轴发射车。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火星-19使用的发射车为了适配固体燃料导弹的筒装冷发射方式,后六对轴的结构显著加强,更接近金正恩9月视察的12轴发射车,只是少了最前面一对轴。这是突击改进设计的结果,还是新一代发射车存在11轴和12轴两个亚型?笔者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角度出发,姑且支持一下后者。



此次使用的11轴发射车与9月出现的12轴发射车对比

火星-19首次发射即告成功,对于金正植和张昌河领衔的朝鲜导弹科研队伍来说,又是一个重大成就,也意味着朝鲜将在不到一年后——2025年10月10日,庆祝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