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鼎谦文化
鼎谦文化发展公司本着“品质”“共赢”“尊重”“成长”的精神,致力于家庭团队的共同成长,为家庭成长提供专业的顾问服务,用一系列专业、品质、系统的学习体系,来引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持续成长,优化家庭文化的建设及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昨天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鼎谦文化

生命能量家庭合表测评-父母成人需要测评吗?

鼎谦文化  · 公众号  ·  · 2024-04-08 16:54

正文


在与父母一起的工作中,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会用到各类测评工具,我是工具控,公司里经常有大脑测脑波的, 测心率的,量表类的测评, 以及生物识别的测评(指纹、唾液等),工作进行中,解读孩子的情况,免不了要父母也提供自己的数据。这时,经常家长会问,“我们大人也需要测评吗?我们都那么大了,测评还有用吗?”


往往这时,我会很坚定的告诉他, 需要,非常需要, 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数据,了解了孩子的数据,才有可能探索更有品质的相处关系。而这些了解越早开始,越是有助于一个家庭的和睦、共育、发展的关系。


生物识别类的测评往往提供最真实的情况,不似量表类测评会因测评意愿动机,环境,时间,身体状态而有影响测评的准确性。有理论模型的测评都有其适用性背景和适用性对象,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选择测评前要作较全面的了解,不然也容易误用。


没有真正了解的前提下的 理解更倾向忍受 时间一长就会报复性爆发,特别集中的时间是在青春期阶段。对于孩子来说,越早被了解,越早被欣赏,也越早被启发,对于父母来说,越早了解,越不会乱花钱,也不会乱报课,给孩子带来时间及精力,甚至是成就感上的困扰。给予孩子需要的,节奏和项目,不是父母需要的。


先来说一说主客体关系,养育关系里的主客体关系,我们假定为孩子是客体。孩子是否被客观的评价,往往请父亲和母亲分别讲一下孩子的特点,往往会听到两个不同的评价,这是因为父母亲的特点不同引起的。如果有长辈一起生活的,往往会听到很不同对孩子特点的描述,对客体的认知不同因主体视角和养育功能不同。

图一:我们带着过往家庭的记忆内化自己路线图


我们认为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并运用一定物质和精神手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在家庭关系里,父母就是这个主体,而客体是主体认识与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孩子是这个客体。

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关系、相互作用关系、价值评价关系。


在我们所讨论的有人存在的世界里,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个紧密相互联系与并存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主体,也无所谓客体。


相互依存关系: 没有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任何一项认识活动就必然有进行认识的人和被认识的客观事物同时存在,任何一种实践活动也必然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和实践的对象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关系: 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互作用关系。这个关系的特点是以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为前提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关系和认识关系,以及客体对于主体的制约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说,主体的实践活动首先是改造客体的活动,主体为了改造客体,以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




必须正确地认识客体,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欲正确认识客体就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 需要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而这又只能在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实现,所以认识客体与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改造主体的过程,这是客体对于主体有制约关系的表现。 客体对于主体的制约关系,主要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物质制约性。


价值评价关系: 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开展的活动,因此,主体不仅要认识客体,还要评价客体是否符合主体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从而确定如何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养育关系中,有长远角度考虑,要更倾向考虑符合孩子的价值取向,以满足孩子的长远且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电视剧里《浮沉》徐川被养育中,以妈妈主体的需求为主要考量,更象妈妈的宠物,无法承担独立生活责任,体现出自私自利的关系价值观。

家庭合表案例:



这组家庭里妈妈的数据有些特别,有特殊才能,精神功能高,要被专业,才艺,所创造的价值认同,但是如果放到太太和妈妈的角度里,有可能会遇到困难重重,一、孩子的数据与父亲更多匹配度,情绪感知相同的节奏和速度, 耐受力都有些强,不轻易反应,往往表现出来会有些慢热。而妈妈很灵动,高敏感群体,速度快,要么不行动,一旦要做了,行动快,专注要结果。在情绪感知上妈妈就会感受到两个男人的钝感,受挫,自己如果有工作事业,有成就感的来源还好,如果全职在家,没有成就感来源的话,会一直索求关注和成就感。二、妈妈的能力用对了很有成绩,有成就感,用不对,就会成为很刻薄的批评者,评价者,情绪上喜欢激烈的方式吵吵架,把什么事都说开,往往在亲密关系里会过度投入和用力。当妈妈了解了自己和爱人、孩子的数据这么不同后,就开始自我关注,自我满足,启动事业上的规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育儿路上,做到”够“就已经好了,还有很重要要做的事是“不做事,等待”。有70%的养育工作是等待。



这个家庭里爸爸很贴心,很暖,细腻,属于高敏感体质,有点事很快起反应, 视觉高,很会选太太,看到家里乱,忍不住收拾+收拾+收拾,很爱家庭,很爱女儿,看到忍不住说出女儿的缺点,想女儿改变而遭受女儿的反击。妈妈的耐受力很强,总是冷静解决处理问题,疑难杂症,人情关系,育儿困难,来什么解决什么,不轻易叫苦叫累。女儿的耐受力是一家人中最高的,轻易不发脾气,发起脾气来,和妈妈说,“我和爸爸理论,你不要插手,也不要心疼哦。”爸爸听完解读后说原来我的爱让你们感觉窒息了。通过学习,让爸爸更了解女儿,也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发展路径,关系上给了彼此更多的空间。




提出来测评的是妈妈,而测完后看孩子的数据与爸爸的数据很象,所以妈妈怎么急,碎碎念,爸爸和孩子都如如不动。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并非急不起来,而是没有找到为何要这么急的理由,有些时候爸爸还会用风控式的语言逻辑和妈妈分析,为何一件事不能做,风险在哪里,要思前想后,考虑全面才能启动。而妈妈听到的是又来,又泼我冷水,怎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孩子在规则上经常讲了忘,讲了忘,因为在思维功能上有两个X,往往灵性层面高,创意点子都很随灵感,不喜欢被勉强,也不勉强别人,追求自由和随性,随环境变而变,适应力极强。知道了彼此的特点,可以更好在家庭关系协同合作中,或者育儿功能中可以分工形成合力。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故事,有老一辈在一起生活时,更加需要彼此了解,特别在情绪上如何可以感知,共情,有效引导。一代一代人的生命是怎么传承流动的, 为何一对夫妻生下的三个孩子或者双胞胎的性格都不太一样,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们的数据放在一起的时候,可能答案会揭晓。


延伸阅读:

鼎谦元衡家族生命能量测评


在测评中,我们从中探索大脑神经元的启动、运作模式,再加上各个年龄阶段的育儿理论、规律,以及方法,让父母与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节奏,哪些需要泛化学习,哪些需要正确拟合学习,在能力有个系统的规划和节奏。



教育中的 泛化(Generalization) 是指: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应用到新的环境、情境中,从而有实现教育的质量提升和个体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的泛化是指将个体从特定情境中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应用到其他情境中,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比如有些孩子平时考试成绩一般,但是课外阅读较泛,关心身边事,时事新闻,各学科之间有交叉学习。

有足够宽的资讯面,以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更强, 在重要的考试上往往会发挥得好。


过拟合(Overfitting) ,指的是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得很好,但是在交叉验证集合测试集上表现一般,也就是说模型对未知样本的预测表现一般,泛化能力较差。比如有些孩子平时考试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一些大考时表现一般,不尽人意。


今天先看生命能量测评的数据,后续我们再来看九型的家庭合表解读。


鼎谦元衡生命能量测评

九型人格性格应用144题自我测试问卷(成人版)

九型人格测评 (14岁以下儿童版)


要剥离开主客体关系,并随时可调整主客体位置,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在育儿中,有科学工具和系统性方法,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支持孩子,培养孩子的生活健康习惯,优化孩子的学习方式,提升孩子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可以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找到和孩子有效沟通的频道,爱的语言方式,提升亲子关系品质;也懂得自己和孩子的禁区,底线,减少伤害孩子和被孩子伤害的言行。在解读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向内看,启动觉察和成长之旅。这个旅程既支持了孩子的生命轨迹,也创建了良好的亲子和家庭关系,也修复了父母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爱,且懂!



延伸阅读:

生命能量测评解读师培训

生命能量测评解读师考级

共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结合发展

青少年个性化成长规划(学涯&职涯规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