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经济大省何以挑大梁 | 人民时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读懂了莫言的《檀香刑》,就看透了人性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9-01 17:58

正文

作者 | 萌萌妈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书籍是著名诺奖作家莫言的 《檀香刑》

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可以称为二十一世纪第一部最重要的中国小说。

著名作家毕飞宇也赞叹,《檀香刑》最能体现莫言狂放的写作特点。



2001年,莫言潜心5年完成的长篇力作《檀香刑》出版。

这本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只差一票就能问鼎茅盾文学奖。

书里,莫言把故事背景,设置在了20世纪初的高密东北乡。

时逢乱世,我国的领土被列强的铁蹄践踏,老百姓平静的生活也被无情打乱。

莫言用浓郁的戏文风格,讲述了普通人在强权下艰难求生,并顽强抗争的悲壮故事。

书中,各个人物之间生与死的较量,利与弊的权衡,情与理的对抗……一幕幕聚散离合,恩怨情仇的悲剧,折射出了风谲云诡的众生之相。

初读时,你或许会沉浸于其中跌宕的情节,感慨人生困厄,世道多艰。

当你看完这本书,便会发现, 一切发生,都是人性使然的结果。



关系亲密的人, 往往伤你越深

女主人公孙眉娘是高密县最美丽的姑娘,却因一双大脚,只能无奈嫁给半痴半傻的屠户赵小甲。

赵小甲白天迷迷糊糊,说的话,想的事尽是孩童思维,夜晚成了木头疙瘩,一点都不解风情。

眉娘在他身上难以得到想要的精神慰藉,便经常在外与人打情骂俏,以填补内心的空虚。

一次偶然的机会,眉娘邂逅了新上任的县令钱丁。

钱丁的夫人虽是名门贵胄,品行端庄,但于儿女之事,却是冷如冰霜。

因此,他一见到貌美如花、风情万种的孙眉娘,心中立刻升起一片温情。

而孙眉娘同样被钱丁吸引,对方潇洒英俊的外表与风度翩翩的举止,令她心神荡漾。

两人频繁幽会,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恋。


眉娘从小就因为一双大脚饱受非议与嘲笑,可是钱丁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对她宠爱有加。

为了不让眉娘因为这双大脚自卑,钱丁甚至想移风易俗,让整个高密的女人不再缠足。

钱丁的体贴,让眉娘长久孤寂的心得到了抚慰。

因此,她不在乎名分,不畏惧流言,义无反顾地怀了钱丁的孩子。

可一则噩耗,打破了他们之间的柔情蜜意。

原来,眉娘的亲爹孙丙打死了修建铁路的德国技师,为了平息德国人的愤怒,巡抚要求钱丁尽快将孙丙捉拿归案。

一边是上级的命令,一边是心爱的情人,钱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本想通过自杀,一了百了。

可夫人提醒他,建功立业的时机就在面前,若能逮捕孙丙,必将得到巡抚的重视和重用。

钱丁思来想去,觉得爱情固然美妙,但不如仕途重要。

于是,他亲自捉拿了孙丙并将其投入大牢。

可怜孙眉娘一片痴心,终在钱丁的薄情寡义中,化为泡影。


亦舒曾说:“人的感情,原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这世上,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关系,也没有牢不可破的情谊。

正所谓,最薄不过人情,最凉不过人心。

再深的交情,在个人得失面前,也会不堪一击;

再浓的感情,在世俗考验面前,也会平淡疏离。

所以,不要高估任何一段关系,也不要低估任何一丝人性。

暖性看人心,理性看人性,才能在这纷繁的世界里独善其身,活得从容自在。


成年人的选择, 多是利弊权衡

洛克菲勒曾说:

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平时看上去善良正直,刚正不阿。

但是,在面对利益问题时,便立马丢掉原则,甚至不惜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情。


书中孙眉娘的公爹赵甲,就是这样的人。

赵甲是大清朝刑部大堂首席刽子手。

一次机缘巧合,他结识了刑部大堂的一位主事——进士刘光第。

在旁人眼里,刽子手是猪狗不如的东西,可刘光第却以平等心对之。

不仅如此,刘光第还经常拎着腊肉和酒,走进刽子手居住的地方,与赵甲等人同席而坐,一起喝酒吃肉,丝毫不摆官架子。

刘光第平等待人的态度,让赵甲感动不已,两人也因此成为了朋友。

然而,让赵甲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人要共同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要对“戊戌六君子”执行死刑。

而刘光第,正是“六君子”的其中之一。

赵甲作为行刑人,看到行刑名单时,瞬间失去了定性,他从没有流过汗的手,渗出了冰冷的汗水。

他不敢正视六君子,尤其不敢正视与自己建立真挚友谊的刘光第。

虽然局促不安,但赵甲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这次执刑成功的话,自己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声誉。

对名利的渴望,泯灭了他仅存的那一点良心。

赵甲稳了稳心神,打算用这场行刑,为自己博一个前程。


果不其然,这次执刑过后,赵甲受到了太后和皇帝的召见。

太后甚至赏他七品顶戴,放他回家养老,并赐他一串檀香佛珠。

赵甲因此获得了无比的荣耀,风光地回到了家乡,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面前,最能看清人心黑白,最能体会人情冷暖。

有人在欲望的驱使下抛弃原则,也有人因名利的诱惑出卖挚友。

逐利而行固然是人之本性,但是对待利益的态度和做法,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高下。

俗话说:君子为义,小人重利。

在利益面前,守住良知和底线,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行稳致远。



人性本就自私, 不必期待过高

孙眉娘的亲爹孙丙原本经营着一家茶馆,和妻子还有一对小儿女过着简单平淡的日子。

可是没想到,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份幸福。

这天,孙丙的妻子在马桑镇的大街上被两位修铁路的德国技师公然调戏。

愤怒的孙丙当场就用棍子打死了一个德国技师。

这件事引起了德国人的强烈不满。

随后,一队德国骑兵来到马桑镇,用刺刀挑死了孙丙的妻子和儿女。

不仅如此,这群凶残的德国兵还残忍杀害了镇上24名无辜的村民。

血案发生,钱丁怒火填胸,他痛恨德国士兵的草菅人命,为此,他亲笔起草电文,向巡抚报告德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可巡抚不仅对百姓的不幸遭遇置若罔闻,而且还命令钱丁将孙丙逮捕归案。

钱丁感到义愤填膺,他决定亲自去面见知府,为百姓讨个公道。

然而,当钱丁汇报完事件的详细经过后,知府竟然冷冷地说道:


要当官,就不能讲良心;要讲良心,就不要当官。

最后,知府提醒他,眼下重要的是将孙丙捉拿归案,是对上面作出交代,是保全自己。

钱丁这才明白,在巡抚和知府眼中,百姓的命一文不值,只有权力和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书里的掌权者,就像现实中自私自利之人的写照。

有些人,表面看上去行为端正,背地里却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伤害无辜之人;

有些人,平时看起来忠诚可靠,可一旦触及到个人得失,随时都会背信弃义。

《红高粱家族》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都是自私的,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

行走在纷繁世间,不要低估人心的冷漠,也不要试探人情的凉薄。

当你看清人性的自私,就不会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待。


太过轻信于人, 终会自食恶果

为了抓捕孙丙,德军总司令克罗德,带着精良的武器和军队将马桑镇包围,准备向孙丙发起进攻。

可是没想到,首批攻进的德军落入了一个布满利器的陷阱,伤亡惨重。

克罗德气愤不已,咆哮着要让炮兵将整个镇子炸成废墟。

钱丁清楚,一旦镇子被破,数千乡民将劫数难逃。

于是,他向克罗德表示,自己愿意只身进城,劝说孙丙投降,只希望德军可以停止进攻。

因为他不愿意看到繁华的市镇被夷为平地,更不愿看到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杀。

克罗德想了想,便答应了钱丁的请求。

可是没想到,钱丁将孙丙擒出马桑镇后,克罗德却出尔反尔,没有按照之前的约定撤军,照旧对炮兵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顷刻间,整个镇子火光熊熊,百姓哭声震天。

看到这一幕,钱丁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懊恼自己太过轻信克罗德。

高密县最繁华的第一大镇就这样不复存在了,造成这一后果的,正是钱丁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