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胡同·第426辑
京天红炸糕
暂别虎坊桥
傍晚,韩经理站在京天红门口,看着一位排了四十分钟队的老爷子,在窗口买了5个炸糕。
老爷子拎着袋子走到路边便开始吃,不一会儿,5个炸糕都下肚了。
京天红门口排着长队。
“您怎么一气儿吃了这么多啊。”韩经理怕老爷子噎着,关切地问了一句。
“你不懂,我们吃的不仅是炸糕,这……也是一种情怀。”
“对老人来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炸糕这东西算是有些油水儿的,难怪他们爱吃。”韩经理琢磨着。
在南城谈“情怀”,就剩下伤心了。京天红也要走啦。
好在,京天红不想走远,正在附近找地方。
京天红的窗口。
住在南城,常常路过虎坊桥。京天红门口常常排大队,恐怕很多老街坊都习以为常了。
京天红门口,小伙子刚买了一袋子炸糕,“排队45分钟啊。”一脸胜利的笑容,顾不上多走两步,先拿出来一个准备放嘴里。
“你可小心,别烫着。”南城啊,永远不缺这种关怀着年轻人的大婶。
“您放心我知道。”小伙子回话。
举着炸糕的小伙子。
京天红平时就是这样,何况今日这停业的消息已经传开。
京天红,到底为啥这么火呢?京天红的韩经理回忆了一番京天红的历程。
京天红最初是1991年开业的。只是一家饭馆。至1993年,店里开设了一个小窗口,卖些炸糕之类的吃的,打算以小窗口养养饭馆的人气。
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只排过队,没进过京天红里面。
炸糕这东西不算复杂,江米面包豆馅炸呗。起初生意并不好,一天能卖一两百就不错了。
这样经营了半年多,至1994年,小窗口怎么算都赔钱,店里就把窗口停了。就有爱吃这口的老街坊不高兴了,怎么不卖啦?
那就继续做吧。厨师傅回到操作间一看,还有几天前没用完的江米面呢,都发酵了。扔了可惜,炸点儿试试看吧。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您看,到了这个年代,我们身边仍然有这种偶然创造出的经典。
略微发酵的江米面炸糕格外好吃,面更绵软,略带香甜。再经老顾客品尝,都认为比以前的好。
师傅在包炸糕。
小窗口很快恢复经营,生意比以前好了一些,偶尔都能看见排队的人了。京天红还请来了老师傅对配方进行一些改进,逐渐定型为现在咱们能吃到的京天红味道。当时6毛钱一个。
至2008年前后,京味文化突然火了起来,京天红搭上了这班顺风车,迎来了一些宣传的机会。排队,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多的时候,每天卖掉上万个炸糕。
至今,2019年初,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顺便说,现在是3块钱一个。
但还是要走了。原因是,京天红用的房产,是工人俱乐部的,租期已到。
其实早在2012年,京天红已经在白云路开设分店。2017年初这家店停业了,因餐饮业对场地等要求越来越严格,还有几家分店情况类似,也都停业了。
炸锅里面这么多,还是供不上排队的人们。
目前京天红已经在马家堡东路甲24号开设分店,万泉河路95号、东四十条北门仓6号汇鲜超市一层的两个分店,也将在半个月内开业。还有一些超市菜市场等,都表达了希望京天红分店入驻的意愿。
但不得不算算房租等费用,“现在还能有多少人愿意做炸糕啊,有些地方我们干一年,看上去生意不错,可是这帐算下来,只不过是给房东打工啦。”
面是自然发酵后加碱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