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催化计
科研万相,尽在此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爆火,梁文峰身家或超黄仁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催化计

杨培东院士/韩亦沫等JACS:工况电化学4D-STEM和XAS揭示CO2RR中Cu纳米线的动态演化

催化计  · 公众号  ·  · 2024-08-14 17:05

正文

电催化讨论群-1: 529627044
纳米线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化学性质,因此成为重要的 1D 纳米材料。其中 Cu 纳米线在电催化还原 CO 2 RR 反应制备高附加值化学燃料具有应用前景。虽然人们发现 Cu 纳米线在 CO 2 RR 电催化反应过后发生形貌改变,但是对于 Cu 纳米线的结构变化过程以及 Cu 位点的性质并不特别清楚,因此需要人们发展多模式原位时间纳米分辨率的表征技术。
有鉴于此,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院士、 Yao Yang 、莱斯大学韩亦沫教授等 报道 30 nm 直径的 1D Cu 纳米线(这种纳米线的内部为 5 Cu 孪晶为核心,外部为 4 nm Cu 2 O )。
本文要点
要点1. 新制备 Cu@Cu 2 O 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原位电化学液体池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技术发现, Cu@Cu 2 O 纳米线的表面 Cu 2 O 发生电化学还原,生成结构扭曲的海绵类似结构金属 Cu 外壳( Cu@Cu S NWs )。 Cu@Cu S NWs 随后进一步发生 CO 驱动的 Cu 移动,导致 Cu@Cu S NWs 转变为 Cu 多晶金属纳米颗粒。
要点2. 原位液相电化学 4D STEM 测试表征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说明 Cu 纳米经历的边界具有复杂的结构特点。通过同步辐射高能量 XAS 表征明确说明 Cu@Cu 2 O 受到电化学还原生成金属态的 Cu ,之后再电化学反应暴露空气气氛后表面的 Cu 重新部分氧化。
这项研究结果说明 Cu 纳米线的结构变化过程中能够形成不同的金属 Cu 纳米结构,有助于理解 CO 2 RR 的真实催化活性位点。
Yao Yang*, Chuqiao Shi, Julian Feijóo, Jianbo Jin, Chubai Chen, Yimo Han*, and Peidong Yang*, Dynamic Evolution of Copper Nanowires during CO 2 Reduction Probed by Operando Electrochemical 4D-STEM and X-ray Spectroscopy, J. Am. Chem. Soc. 2024
DOI: 10.1021/jacs.4c0648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6480
电催化讨论群-1: 529627044

光催化群-2: 927909706

均相催化与酶催化群-2: 929342001

纳米催化群-1: 256363607

多孔材料群-2: 81309425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