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意、创新、创造。
怎样让原来一片荒芜之地、破败之地变成一个大美境界的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还是靠真正能够洞察市场对旅游休闲产业非常熟悉的操盘手来做创意策划。没有好的创意策划,就没有好的规划,就没有好的产品。思路决定出路。这需要核心团队、需要核心人物的创意、创造、创新能力。
第二,精致、精细、精美。
拈花湾有青苔、竹篱笆、茅草顶以及很多细节,怎样做出来的?这个精细就是细节创造伟大,细节是成功之母,魔鬼就在细节里。每一个细节都是我自己和团队一起构造。
1、拈花湾的竹篱笆。
拈花湾的竹篱笆是请日本人来做的。虽然在中国浙江、宜兴、江苏招了很多人,但这样精美的竹篱笆做不出来,最后我们花了30万请了两位70多岁的日本竹篱笆师傅。拈花湾总体格调是唐风宋韵,有人说我们是日式建筑,但是我们要回归到文化本源,就是唐宋时期文化大格局。
2、拈花湾的青苔。
如果要体现禅意,每一个小景观都做草坪,这样味道就没有了,所以当时我定下来一定做青苔。无锡虽然空气比较湿润,但要把青苔做活却没那么容易。我们共试验了三四个月,最终在拈花湾可以看到青苔,成为了拈花湾体现禅意非常重要的载体。
3、死磕产品。
做产品的人,不把自己逼疯做不好产品,不把自己逼疯,消费者就会把你逼疯,竞争者就会把你逼疯。首先要折腾自己,不然人家要折腾你。
第三,品质、品味、品牌。
拈花湾做了30个客栈,每一个客栈都不同,有不同的韵味、不同的格调、不同的体验。30个客栈的名字都是用禅的诗命名,这个客栈在中国当下,对于旅游目的地如何打造升级产品,是一个重大的探索。现在客栈中基本上是四星级到五星级标准,但是有一种生活的气息,而且有一种文化的品味。
第四,情景、场景。
到拈花湾去过的人都知道,晚上的拈花湾比白天的拈花湾漂亮,因为晚上有《禅行》的表演,就是让所有的人在小镇上自在的、慢慢的走,体悟、感悟禅的时光。
为什么做《禅行》?一个度假目的地,如果晚上没有一点文化主题的演艺和体验活动让大家沉浸其中,这个目的地是要打折扣的。从灵山的情况来看,《禅行》是旅游目的地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文化主题的内涵重要表现方法。
第五,体验、体会、体悟。
如果一个地方让人家住下来以后没有事情可以干,这个是不行的,要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拈花湾是围绕禅,围绕简单、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抄经、经行、五道十馆,只要想学、想体悟都可以找到非常优雅的场所去体验。小朋友有小朋友的场所,大人有大人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