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看医生时,交代有否医保有否商业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信息,特别是需要动手术住院,这关乎到个人钱包问题。
很多年前,市面上开始流行一种“超级全能”的保险,意思是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领钱”的作用。健康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但如果它“顺便”也有不错的收益,也是很完美的!特别是年轻时,希望自己的保险可以把养老、孩子读书的学费给解决了。
只要用认真算算就会发现,这种全能的保险,保障低且不说,标榜的高收益,其实也没有银行定期高。一旦交了钱过了犹豫期,想退出来就麻烦了。
今天,我再次邀请了好友Dr大萌萌,从客观中立的角度给大家开一次讲座,
全面解读保险里的陷阱
。讲座开始前,先上一波干货,不推销。
来源:
Dr大萌萌(drdamm)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我从事保险咨询工作以来,面对的咨询者90%都是女性。单身的时候,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后,开始有警惕心理,跟身边的代理人朋友或者在银行渠道买保险。成家之后,孩子一出生,就迫不及待给孩子买各种教育金、婚嫁金,总想着为孩子成长路上铺路。
很多人以为,市场上会存在着一种全能保险,可以一次过把住院、门诊都有保障,年轻解决教育资金、婚嫁金、老了还能解决养老问题,只有这样的全能型保险才是最佳保障。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不论是给孩子买,还是给大人买,都是迷雾重重,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作为家庭生力军,哪些保险不能买!挑保险应该避开哪些陷阱,为什么越是全能的保险就越坑!
01
超级全能保险=什么都保不了
为何说什么都保不了?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我们买的是“商业保险”,既然是“商业”的,那毫无疑问别人开公司要赚钱的。
如果一款保险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真相只有一个!
它把你用来保障健康的钱,分一部分用于理财。这个后果是,本来可用于抵抗健康风险的保险,它的健康保障的能力被严重削弱,
看似什么都保,但其实保额都很低,基本等于「什么都不保」
各种金也是一样,本来这笔钱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硬要交给保险公司去理财,理财的收益有多高?绝大多数都不足2%,钱多的没处放了吗?放余额宝里都不只这点收益,还能随时赎回呢。放到保险公司就如同钱进了死胡同,想出都出不来,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妈妈们大爱的*慧星,*能星,就是这种类型。
大家一定要牢记一点:对于人身保险(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当你有条件领到保险公司赔偿的时候,意味着疾病或意外已经发生,没有任何侥幸。现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买足保额,就意味着未来万一发生不幸,即使有一定的保险赔偿,仍然会陷入经济困境。
02
如果你买的是返还型保险,
一定要格外注意!
有一种保险,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这种返还型的保险想要买足保额,需要付出的成本是远超普通消费型的,绝大部分家庭承受不起这个开支。
而且理财的实际收益率也远比演示的低,远不如买一份消费型的保险划算,用节约下来的钱拿去买理财,哪怕是放余额宝,最后的收益也往往超过了这些保险“返”给你的钱。
还有这些保险对家庭经济来源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如果中途急需用钱而要求退保,返还给你的并非等于所交的钱,而是非常少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
所以,最佳保障绝对不是这些所谓保障全面的保险!
03
年老父母/孩子的最佳保障
是
家庭经济支柱健康能赚钱
很多人都说,80后整正处于死都不能死的年龄,甚至越活越怂。同为80后,我对这句话不能认同更多。八零后已经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代,车贷房贷、柴米油盐这些问题都轮到我们操心了。身边已经为人母亲的朋友,年轻的时候,通宵熬夜疯狂的很,现在每次出门开车都小心翼翼。有时候我们的改变,真的是因为责任变重了。
由于缺乏安全感,妈妈们给孩子买了一堆保险,错的保险!
但无论是对年迈的父母,还是孩子,
家庭经济支柱的健康,才是最大的保障,他们才能保证家庭的经济正常运转。
所以保险必须先给家庭的经济支柱买,而不是孩子和老人。因为支柱才是宝宝/老人的最佳保障。
有一部分人心存疑问:就算现在不考虑孩子教育金什么的,至少医疗费用的保障还是得有的,价格也不便宜吧?大家不要把保险想想得死贵死贵的,其实日常医疗费用的报销,是有针对小盆友的学平险的,而且因为有政策因素影响,这种保险价格低,保障高,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更应该买的是高免赔额的医疗保险,发生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对家庭的经济负担大,这是非常值得买的保险。
04
买日计息月复利的年年返保险给经济支柱=没买
一部分人很早就有意识给经济支柱上保险,,但买错的多不胜数。每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促销产品一大堆,不疯抢一会都不叫开门红。月月领,年年领,领到百年归老那一天,赠送万能账户利上加利!这不太划算了,太霸气,太犀利了。要是没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我都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在斗智斗勇中智商超群的朋友们,理性分析一下好不?
这是理财险!!长期理财是可以买,但是经济支柱更重要的是疾病和身故保障,理财和养老是35甚至40岁以后才应该考虑的险种,是保险预算和理财预算都比较充足以后才能考虑的,而且这种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远比演示的低,购买需谨慎,进去再想出来就难了。
所以,最佳保障绝对不是这些所谓保障全面的保险!
随着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也开始逐步被认可,无奈仍然是陷阱重重,基础知识不过关,被套路的可能性就更高。为此我准备了一节新讲座《保险知识大扫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继续来与我探讨。
收听提示——
保险是最具争议的金融产品,到底在保什么?
于行外人而言,连重疾险、医疗险都无法区分,如何避免跳坑?
那些特有的专业名字,蒙的就是你?
于普通人而言,什么样的保险,才能做到真正有效保障?
你所听过的保险说法,哪些才是谣言?
为什么你买的保险,总是那么贵?
如何才能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最全面的保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