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
”带来有益启示
-
充电桩不能
“装充电”
韦天推荐导读:
地方行政对自身不良问题“亮剑”,是一种自我革命。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
”带来有益启示
如何提高基层部门服务意识,解决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顽疾?重庆市南川区从制度入手,于2014年开展了“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以具有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职能的近100个科室作为评议对象,每季度评出10个最难办事科室。截至2020年10月底,该活动已持续评议16次,谈话提醒分管领导137人次、约谈科室负责人42人次、免职4人,多名拟提拔干部暂缓提拔。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最难办事科室”正是以群众口碑为根本考量,剑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消极懈怠等不良作风,揪出服务不到位、效率上不去、百姓不满意的职能科室及责任人。通过曝光揭丑,依靠惩戒鞭策,倒逼机关和干部改进作风。地方行政对自身不良问题“亮剑”,是一种自我革命。
该评议共设置
“冷、懒、推、乱、贪”5项指标,是群众反映“机关病”最集中的方面。比如,“冷”是指对群众感情冷漠,无视群众疾苦,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十分具象的指标,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在评议时“对号入座”。评议采取定向、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覆盖面和真实性。更有“一票否决制”——如果参评科室干部职工因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问题被举报,一经查实不仅会受到纪律处分,还会直接评为“最难办事科室”第一名。真正赋予办事群众“打分权”,行政审批与服务人员还敢“摆架子,甩脸子”吗?
“动真格”更体现在问责上。公开通报曝光,令最难办事科室“丢面子”。科室主要负责人3个月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次评议位列前3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连续3次的,免去分管领导职务,令责任人“丢帽子”。评议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直接与年终绩效奖挂钩,更令当事人“丢票子”。多维惩处使上榜单位和人员“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曝光惩处不是目的,
“治病”整改才是根本。方法和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怎么让群众满意”。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群众服务,是作风转变的基本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实现“一站式”办理,才会让群众感受到切实的积极变化。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转变,也是正本清源的过程。一些曾上榜科室成功“摘帽”并巩固整改成效,未上榜科室同样不敢自满懈怠,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改进作风,会形成良性循环。南川区还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更需要当地干部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创新实干。疏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为地方发展带来新机遇、拓展新空间。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法治监督约束,有赖于常态化的制度抓手。重庆市南川区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是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的缩影。用干部的“紧张指数”换取地方的“发展指数”、群众的“满意指数”和政府的“信任指数”,也为其他地方带来有益启示。
韦天推荐导读:
只有破题前行、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才能不断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积蓄合力,也才能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充电桩不能
“装充电”
近日,有媒体在安徽多地发现,不少电动车充电站的充电桩无法充电。有的充电桩无电源接入,有的运营单位不知去向,大量充电桩成
“摆设”,沦为“充电装”。目前,安徽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积极整治。
不通电源,缺少维护,不善运营
……一段时间以来,不只是在安徽,多个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不仅给广大电动车车主使用带来不便,而且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此类现象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增强,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人们的出行选择之一,而且用户越来越多。据公安部数据,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