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 志
“价格较贵,又不家常,市场上卖不动的。”在抖音直播间卖鲅鱼馅起家的“胶东鲅鱼姐”说,这是两年前,抖音上的海鲜商家们对海参的判断。
海参,一种无脊椎动物,因为营养价值高,被称为“海底的软黄金”。它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对皮肤和软组织的修复有益;富含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加上自然界中独特的海参皂苷,具有抗炎、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多糖类更是有抗肿瘤、降血脂的潜在功效。
当然,“软黄金”也暗喻着它的价格。高品质的海参往往需要3到5年才能长到可食用规格,一斤加工后的干海参售价最低也要1000元左右,高的可达4000元以上,再加上其烹饪耗时长、工序繁琐、对调味的要求高,长久以来,海参被视为高端食府的食材,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在各类海鲜纷纷进入直播电商这片“蓝海”拓展新的商机的时候,大部分商家却将海参排除在外。
然而,鲅鱼姐没想到,自己很快就迎来了这个品类的爆发。2024年全年,海参及海参制品销售额年同比增速明显,直播间频频出现千万级交易额的场次,“不
仅卖得动,还卖得很好。”
直播间“动”了海参行业的“基因”。其中既有传统海参产销企业向直播电商的转型,也有带着“直播基因”刚刚入局的“海参小白”,为这个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抖音电商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品类的潜力,提前布局,为行业生态保驾护航,实现了用户、商家、平台的“三赢”——这是一个直播电商时代的典型商业故事。
互联网白领,瞄准海参市场
鲅鱼姐就是抖音电商上的
“
新海参人
”
之一。与人们想象中
“
渔民二代带领家族产业闯荡互联网
”
的典型叙事完全相反,她来自与海产业毫无关系的家庭,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白领出身。
她原名闫璐雯——一个娟秀温婉的名字,与大气豪爽的“鲅鱼姐”形成鲜明对比,在科技公司任职多年,一路升至市场部经理,2017年抖音方兴未艾时就开始带着团队接拍宣传短视频,每天谈客户、想策划、做方案、盯片子。干了三年,随着短视频行业越来越“卷”,她决定转换赛道。
彼时恰逢疫情,直播电商在全民宅家的氛围里迅速发展,有着灵敏互联网嗅觉的闫璐雯决定抓住这个风口。当务之急的问题是:卖什么?多年市场调查的训练让她快速在脑中盘算:身在烟台,做服装搞不过广东,做生活类小商品拼不过义乌,比较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是海产品原产地,但很多品类已经被连云港抢了先机,大虾等产品又不如青岛有名……思来想去,她决定不去分别人的蛋糕,而是自己做一个新的“蛋糕”:鲅鱼。
鲅鱼是烟台特色海产品,鲅鱼馅饺子是烟台人餐桌上的佳肴。闫璐雯靠着鲅鱼馅水饺,在抖音电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品类。然而,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自己开辟的赛道引来了众多跟随者。眼看着鲅鱼馅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
卷不动了
”
的她决定再次转换赛道。
这次,她选择了同样不被看好的海参。但此时她已经不像上次“白手起家”时那样被动,而是背靠卖鲅鱼馅攒下的40万粉丝和全五星口碑的“人和”。烟台地处渤海湾沿岸,拥有适宜海参生长的优良水质和气候条件,以及成熟的海参加工产业链,为她提供了“地利”。
至于其他人口中的“没有市场”,在鲅鱼姐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开拓市场是她的拿手本事。她问过卖了几十年海参的前辈:中国有多少人吃海参?前辈说,大概
有2500万吧。这意味着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海参的好,这是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直播间,她也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科普方式。与事无巨细地讲解海参相关知识不同,闫璐雯主讲消费者更能听懂的营养价值。消费者说,海参虽好,可我不会处理,也不知道怎么做呀,她就“抛弃”了干海参,只卖即食海参,开袋即食,“蘸酱、煮粥、炖鸡汤,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直播场景化,助力传统海参人
相比
“
直播达人,海参新人
”
鲅鱼姐,晓芹海参则是
“
海参老兵,直播新人
”
。创始人王晓芹是卖了
27
年海参的
“
行业大佬
”
,大连海参商会副会长,上过
CCTV
、创业故事被拍成电影的传奇企业家。无论是线下实体店、电视购物还是传统电商渠道,
“
晓芹
”
都已经是海参界的金字招牌,创下过全年销售额
10
亿的
“
战绩
”
。
事实上,如今的消费者能吃上即食海参、“鲅鱼姐”们能卖上即食海参,都是王晓芹的功劳。她早年在国营甲鱼厂任厂长,确诊乳腺癌后离职,在商场包了一个两平米的柜台卖甲鱼,凭着创新能力,短短两年就成为大连最大的甲鱼供应商。2001年她乳腺癌第二次复发,朋友送来一箱海参,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海底软黄金”食补功效的王晓芹,萌生了卖海参的想法。为了解决海参“好吃难做”的问题,她一边化疗,一边投入30多万元,召集了一群厨师、营养学家、食品专家,研制出了保留原参营养的即食海参。
王晓芹一向敢为人先,乐意尝试新事物,每一步尝试都让自己的生意上一个台阶,唯独在直播间碰了壁。直播电商刚刚兴起的2021年,她全年无休每天直播2小时,365天过去,销售额却还停留在每天两三万,这让她有点灰心,觉得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时代了”。已经接掌家族企业大旗的二代们不甘心,决定拉个团队,“把直播电商干起来”
。
王晓芹的同事胡晓东就是那时候加入。他之前做过广告营销,也做过品牌打造,觉得晓芹
“
在行业深耕这么多年,牌子这么大,不就是换个平台卖,能有多难?
”
自以为对直播电商有所了解的他迅速发动手上资源,联系大大小小的直播达人,在他们的直播间卖晓芹海参,折腾了两三个月,坑位费花了几十万,结果却铩羽而归。
“
观众对海参不了解,达人们也不了解,干吆喝卖不出去啊。
”
胡晓东这才明白,直播电商的“玩法”跟传统电商不一样了,还是得做有自己特色的直播间。他一边看其他做得成功的海参直播间,学习他们的风格和话术,一边找王晓芹聊天,听她的创业故事、生意经。他发现,“晓芹姐的创业史,放在今天就是一部‘网红’史啊。”
当年任甲鱼厂厂长时,王晓芹独创了“手术刀杀甲鱼法”,用锋利小巧的手术刀剔除甲鱼腹部、腿部的油脂,就能去除腥味。商场柜台时期,她每天现场演示“手术刀解剖法”,边杀边讲解甲鱼相关知识,引得买甲鱼的顾客和原本不是来买甲鱼的顾客都驻足围观。
虽然是几十年前的故事,胡晓东却发现,这些“商业经”搬到如今的直播间同样适用。直播间虽然不能现场杀甲鱼,但也可以“造场景”,比如2023年10月23日,大连捕捞节当天,他带着团队上渔船直播,随着一网一网的海货拉上来,直播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是我们的第一个爆点”。
她在甲鱼柜台时就会帮人把葱姜等配料打包好,跟甲鱼一起装在密封的袋子里,回家一股脑倒进锅里加水炖上就行。研制出即食海参之后,她又花了三个月吃遍大连各大酒店浇汁的菜肴,请教了几十位厨师,调配出适合海参的特色调味汁,用密封袋单独分装,与海参一起售卖。如今直播间的海参也都搭配免费酱料,做到了真正的“开袋即食”,连酱汁都不用调。
如今,晓芹海参的抖音直播间已经步上正轨,追赶着线下门店、电视购物、传统电商平台的销量。胡晓东感慨,虽然直播间的“玩法”变了,但做生意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晓芹姐的那句话: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客户。”
平台出手,让海参行业走得更稳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一年多的时间里,海参就从不被看好,发展成了抖音电商上炙手可热的品类。发现海参市场渐起之后,抖音电商在今年冬捕上市期间,在大连、烟台等海参主产区组织了多场海参招商培训会,为上百家海参企业线下培训了开播技巧、直播间运营等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