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是开国货币,是人民币开山鼻祖,它面额最高,共176552元,由人民政府所属人民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于停止流通时间:1955年5月10日,仅流通6年。发行距今已过去七十多年,经过七十多年沉淀,现在想收藏一套第一套人民币可谓是难上加难,存世量最少,有据可查仅5套,也让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一路走高由几十万涨到了现在六百多万一套。同时成为成为纸币市场众人仰望的收藏品种之一,可遇不可求。
第一套人民币每一枚票面都是一幅时代书画艺术作品,内容为50年代初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整整50多年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的工作、生活、生产的缩影,记录了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的梦想,以及为实现这一梦想,几代人展现出的勇于开拓、难苦奋斗、自立更生的创业精神,承载着建设者和创业者们的经历和情感。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0000元。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第一套人民币62版别的图册如下:
1-01A工人和农民
1-01B花符
1-02A工厂
1-02B花球
1-03A牧羊
1-03B花符
1-04A帆船
1-04B花符
1-05A牛
1-05B花球
1-06A经纱
1-06B花符
1-07A木工
1-07B花符
1-08A灌田
1-08B花符
1-09A火车站
1-09B花符
1-10A工人和农民
1-10B宝塔
1-11A施肥与火车
1-11B大花球
1-12A推车
1-12B花符
1-13A万寿山
1-13B花符
1-14A工交
1-14B花符
1-15A火车帆船
1-15B花符
1-16A打场
1-16B花符
1-17A水车
1-17B花符
1-18A大桥和火车
1-18B花符
1-19A列车
1-19B汽车
1-20A工人和农民
1-20B花符
1-21A压道机
1-21B车马
1-22A耙地
1-22B花符
1-23A火车站
1-23B花符
1-24A万寿山
1-24B火车
1-25A工厂
1-25B花符
1-26A北海桥
1-26B花符
1-27A轮船
1-27B花符
1-28A运输
1-28B大花座
1-29A帆船
1-29B花符
1-30A颐和园
1-30B花符
1-31A排云殿
1-31B花符
1-32A长城
1-32B花符
1-33A炼钢厂
1-33B花符
1-34A割稻
1-34B花球
1-35A农村
1-35B花符
1-36A正阳门
1-36B花符
1-37A起重机
1-37B花符
1-38A收割机
1-38B花符
1-39A种地
1-39B花符
1-40A德城
1-40B花符
1-41A耕地
1-41B天坛
1-42A秋收
1-42B花符
1-43A三拖拉机
1-43B割麦
1-44A推车
1-44B轮船
1-45A钱塘江大桥
1-45B花球
1-46A牧马
1-46B花符
1-47A耕地机
1-47B花符
1-48A工厂
1-48B花球
1-49A骆驼
1-49B花符
1-50A牧羊
1-50B花符
1-51A渭河桥
1-51B花符
1-52A轮船
1-52B花符
1-53A双马耕地
1-53B牧牛羊
1-54A骆驼队
1-54B花符
1-55A牧马
1-55B花符
1-56A新华门
1-56B履带拖拉机
1-57A收割机
1-57B生产场景
话说,第一套人民币何以有如此魅力呢?
第一:稀缺性
收藏界往往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第一套人民币恰恰符合了这一说法。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收藏家申首先看到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1965年他集齐了整套第一套人民币,1983年他自费印刷并出版了一部人民币图册。一度使第一套人民币价值升到7万元一张,其中的牧马图升到25万元一张。
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热潮开始在国内外掀起后,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1993年,一套6到7成新的牧马图已经可以达到27万元,9成新的已经可以拍到80万元。在2005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张面值1万元1951年发行的8成新牧马图竟创下20万元的拍卖纪录。
现如今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已经六百多万一套,而且还有价无市,其中第一套人民币的币王牧马人单张更是价值两百多万也是一套难求。
从目前海内外市场上看,62枚全套成交的几乎看不到,有专家预测,目前第一套人民币全球仅存30余套,可追溯的仅5套,如此稀缺自然价格居高不下,受到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二:珍贵性
第一套人民币版别有62种,数量大,流通时间短,可以说,这套人民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藏界的关注,当初唾手可得,如今已一票难求。
在1955年全国发文要收回时,短短100天,就收回钱币流通量的98.1%。有人统计:这是几套人民币回收最快的一次。当年很多人为了填饱肚子,根本没有想到它的历史价值,据说银行也没有保留原始档案,导致留存下来的甚少,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
由于受当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该套人民币图案主题不够统一。此外,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小差别大,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当时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战争的需要,只得采取应急措施,老厂新厂一齐上,新旧设备一齐用,工艺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七种技术,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钞票的质量差别较大、参差不齐。使得该套货币明显带有战时的特征,因此只能作为过渡时期的货币来使用,到1955年5月10日起被停止流通使用。
这套货币从发行到停止流通只有6年多时间,是到目前为止流通时间最短的一套人民币。
第三:收藏难度大
随着岁月的流逝,第一套人民币存世量很少。这与集藏队伍不断扩大所形成的矛盾,导致其在钱币市场上的价格节节上升。
有的单张纸币,在钱币市场的价格已达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由于收集整套钱币相当困难,人们逐渐将目光集中到这套钱币的精品上。如被专家称为十二珍品的“伍圆水牛图”、“贰拾圆打场图”、“壹佰圆帆船图”、“伍佰圆瞻德城图”、“壹仟圆牧马图”、“伍仟圆牧羊图”、“伍仟圆渭河桥图”、“伍仟圆蒙古包图”、“壹万圆骆驼图”、“壹万圆牧马图”、“伍万圆新华门图”、“伍万圆收割机图”。其中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最难收集。
有专家认为:这六张流通券是在第一套人民币印制后期,仅限在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纸币60种中稀缺程度排位前三名的当属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和维文版“伍佰元瞻德城图”三张。像全品“壹万元牧马图”,如今的市场价已过200万。
从上可以看出,第一套人民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其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价格一路走高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来源:资料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往期精选
免责说明:文章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