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打卡 | 蛇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 ·  昨天  
半月谈  ·  东部战区发声!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我国将为这一群体增开旅游列车!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人民日报发声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造谣者宋某杰,被行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债券】当市场情绪与央行OMO操作态度背离,应当坚定跟着央行走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0-18 07:51

正文

—— 明明,余经纬,章立聪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昨日债市再度显著收跌,情绪性抛售及对经济超预期的担心是主因。 对于本次抛售情绪,我们认为主因是投资者对经济超预期的担心,经济超预期情绪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近期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大体向好,二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乐观信号释放。如果经济增速能超预期达到7%,那么会对债市收益率上行构成压力。此外,随着十九大召开在即,市场也产生了对货币政策维稳时期可能结束的担忧情绪,如果央行的维稳政策结束,是否会出现货币紧缩政策也引发市场担忧,同样助推债市收益率上行。

10 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基本保持小额微调的风格,表征了央行维持货币政策稳健的意图。 10 月17日,央行当日净投放资金1300亿元,对债市释放利好消息,此举显示了央行维稳债市的态度。回溯今年4月“债灾”,今年5月初央行降低DR007利率,迅速遏制住债券收益率的上行趋势,成功结束了由监管风暴导致的“债灾”。因此,市场应当相信央行对债市控制力。虽然十一假期后债券收益率与资金利率利差已升至较高水平,但是我们相信,短期内恐慌情绪过后利差大概率将回落。

2017 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发表演讲,明确表达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看法,周小川称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实现7%。 央行对中国经济增速罕见正面表态,反映了央行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我们认为四季度7%的增速并非经济过热的表征。

就政策面来看,近期并无重要监管政策出台,监管层面无实质性利空出现。 而以往同业存单过度发行、表外理财无序扩张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温和去杠杆,一行三会间的协调沟通、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率,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统一化以及去除资管产品多层嵌套将是未来的监管重点,但是对债券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不构成直接影响。

从目前的宏观环境看,4季度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可能性较大,但是并没有显示突破7%的潜力,最终7%的靴子能否落地还是取决于4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的具体走势。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一方面短期内基本面数据近期没有明显抬头,4季度GDP能否达到7%仍需观察;另一方面,通过与过去两次“债灾”比较,我们认为目前债市的风险不及前两次“债灾”时候大,但投资者的情绪恐慌程度却接近当时,所以短期内市场情绪存在过度反应,导致了这两天债市的下跌。

我们认为,此次债市的连日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因市场情绪脆弱而出现的超调,因此这种超调短期内会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 随着未来中国经济逐渐拨云见日,以及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信号释放,市场情绪的超调大概能率将得到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应该保持理智。同时,我们也建议货币当局采取一定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因此,目前我们仍然坚持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3.6%顶部中枢的判断不变。

周二沪深两市反向变动,尾盘上证综指下跌0.19%,深证成指上涨0.04%。 上周转债市场连涨5日,多数个券表现不俗。我们在前两周的周报中明确强调前期估值的压缩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当下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正股之上。从上周走势来看估值基本稳定小幅走扩,转债在正股的推动下录得上涨,与我们的判断相符。短期来看我们关注来年两个方面,一是供给的释放节奏,节后第一周并无新券发行,市场隐约重现供给与需求周期不匹配下的估值波动行情,转债大规模的供给犹如“灰犀牛”,虽然短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暂停,但趋势不可逆转,若部分标的盘中估值明显走扩则可以考虑逢高获利了结;二是市场短期的波动,目前转债明显受到正股驱动,而正股市场的波动则是现在关注的重点,若会中与会后A股出现一定的调整,我们认为一方面可以逢低布局一些强股性个券,毕竟A股中期趋势不改,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通过金融标的以及一些低价标的规避潜在风险。总的来看,市场的波动可能加大但是机遇不改。具体可以关注三一、电气、久其、以及紧紧握住我们近期反复强调三个重点板块金融、汽车、化工行业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