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期刊投稿指南
一个可以快速准确查找期刊投稿联系方式的神奇公众号。关注并回复:帮助,了解如何上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期刊投稿指南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引发热议!

期刊投稿指南  · 公众号  ·  · 2024-04-17 15:58

正文


高校这几年改革的力度还是很大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非升即走”,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成科研任务没有兑现科研成果,那就必须离开学校。说白了,就是开除你了,不要你了。


这样的改革有人认为很好,至少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近一位网友就发文,质疑高校的改革,为什么每次都只拿老师开刀,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呢?我们来看看:


支持高校改革,但请从改革行政队伍特别是行政级别开始,不要总拿教师开刀。 中国的高校问题太多,其中之一就是行政级别太多。一所大学,处级干部最少200以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科级干部。很多高校行政管理队伍远远超过了高校老师。


更要命的是这支庞大的管理队伍主宰了老师的生死,主宰了资源的分配,甚至主宰了高校的话语权。 这种情况下,想出世界级的成果是很难的,因为这种现状本质上与教育规律相悖。



不得不承认,这位网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此话一出,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第一:高校到底谁才是主力军,毫无疑问,肯定是一线教师。


高校的主力军是一线教师还是行政人员呢?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定是我们的一线老师。


高校老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直接决定了我们人才的质量。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教学,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行政后勤主要是服务于教学的,是让老师们更加安心地工作的。


但是现在的大学,老师们太累了,各种考核太多了,而行政人员太安逸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更要命的是这支庞大的管理队伍还主宰了很多老师的命运,比如各种考核制度的制定,各种资源的分配等等,这些都令一线老师非常地不愉快。



第二:高校行政人员,不用量化考核,但老师是有各种考核的。


这几年,高校一直在改革,但不管怎么改革,大家发现,对行政人员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基本都是关于教师的。


比如关于老师的考核有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等等,但是针对行政人员有什么考核呢?几乎没有。老师每年都有考核不及格的,但谁听说过行政人员不及格的?辛辛苦苦上课的一线老师,对教育教学贡献最大的一线老师最后考核竟然不合格,还可能还开除,这上哪说理去?


高校很多行政人员级别很高,比很多教授的工资都高,这样的待遇让一线老师情何以堪呢?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所有的中小学基本都是如此,所有教育改革针对的都是一线老师。


大学如此,中小学实际上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这里前几年实行的教师轮岗,行政后勤人员是不用轮岗的,参加轮岗的都是一线老师,校长的理由是:乡下不缺后勤人员,只缺会上课的老师。结果就是一线老师都得到各校轮岗,但后勤人员呢永远不用。


还有各种考核,也是针对一线老师的。一线老师教学成绩差的话,可能一分钱奖金也没有,但是后勤人员永远享受二等奖(学校规定的)。用老师们的话就是:干得越多出错的机会越多,还不如啥也不干得。


还有现在的延时服务,后勤人员虽然不上课但照样享受延时服务费,比一线上课的老师也不少,当然,他们可能就是值个班而已。


结束语:


学校的行政人员本来是服务于教师群体的,但是这些年行政人员的权力越来越大,变成了管理教师的队伍了。 中小学的行政人员没有级别,还不是太明显,高校的行政人员有些级别很高,对教授各种指手画脚,确实让人很不舒服。


这位网友反映的也是事实,但愿这一问题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高校去行政化刻不容缓。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企鹅号  李老师讲最真教育 ,转自学术派,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添加VX:qikange001。



免费期刊

如何查期刊

写作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