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这三种相处模式,让家越来越兴旺 ·  6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送不停!人民日报微信万元现金红包还来 ·  2 天前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15年了……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21 17:00

正文

“我们又来看你们了
15年了
……”

近日
三位维和英雄的家属
与同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战友
再一次来到
云南昆明的金宝山忠诚卫士英烈广场
缅怀15年前
逝去的家人与牺牲的战友

家属与战友缅怀三位维和英雄。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
海地太子港发生里氏7.3级地震
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政委李钦、新闻官钟荐勤、联络官和志虹
以及公安部工作组成员
共8位同志不幸遇难

由原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派出的
李钦、钟荐勤、和志虹
被国务院、中央军委
追授 “维和英雄” 荣誉称号

1


“等我回来
你送我很多很多的花,好吗?”

15年后
我们再次看到 和志虹 烈士
写给她4岁儿子的邮件
不禁泪目

2009年6月13日
原云南昆明边防检查站
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 和志虹
随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第二次出征海地
担任联络官

和志虹(中)在海地维和期间进行翻译工作。

那时
和志虹最挂念的儿子郑啸云才4岁
维和期间
她给儿子写了很多电子邮件
让丈夫读给儿子听

“云云
妈妈每一天都想你
希望你过得快乐,希望你健康”
“告诉妈妈,你今天是笑眯眯的吗”
“妈妈胆子小,你的胆子大
是真正的小伙子!”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妈妈是做什么的
你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他
我妈妈是维和警察”

和志虹在第二次赴海地维和前与儿子合影。

到达海地后的第二个月
和志虹曾在邮件中给儿子写道
“等我回来,你送我很多很多的花,好吗?”

然而

她的生命定格在了35岁
这位妈妈再也没有机会
能亲手收到儿子给她送上的鲜花了

2009年6月12日
烈士和志虹在出征前的那个晚上
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她对祖国的誓言
“我早就把自己托付给了祖国
即便是第二次、第三次维和
只要祖国召唤
我义无反顾”

和志虹写给儿子的邮件。

2024年
她的云云——郑啸云,18岁
如愿考上了云南警官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8月
郑啸云在开学前一周
捧着鲜花
带着录取通知书
来到和志虹烈士雕塑广场
向妈妈报告
“妈妈,我考上警校了,您放心吧
我会沿着您走过的路,不断努力”

郑啸云来到妈妈的雕塑前向妈妈报喜。

2


废墟里
他将战友护在身下

对两次赴海地维和的
云南边检总站畹町站民警尹加燕来说
那个荷包蛋的味道
直到今天,他都记忆犹新
“我记得一辈子”

2009年6月
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抵达海地后
行李还未收整完毕
尹加燕与队友们便接到了工作任务

“因为当时暴乱太严重
后续物资补充不上
整整13天
我们都没有脱过防弹衣
也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

防暴队队员在维和期间清理暴乱分子放置的障碍物。

防暴队政委 李钦 看在眼里
有一天,他在工作结束后走进厨房
为每名队员都煎了一个荷包蛋
尹加燕在日记中写道
“政委给我们一人煎了一个荷包蛋
让我想到远在中国的父母”
“希望回去的那天
能给家人做顿饭吧”

尹加燕在维和时期写的日记。

出事的那天
尹加燕冲到废墟上
到处寻找着被掩埋的战友
在找到李钦政委的那一刻
他的泪水再也绷不住了
“政委被压在水泥横梁下
他整个人呈怀抱姿势
两只手撑起一个空间
保护着身下的一名战友”

李钦(右二)带领队员在暴乱现场进行处置。

3


“希望女儿 能穿着迷彩服
来迎接我回家……”

2009年6月
在防暴队担任新闻官的 钟荐勤
告别临产的妻子
再次随队开赴海地
女儿在他出征后的第5天出生了

那段时间
妻子徐宏会趁着上班前的间隙
把女儿抱到电脑前
通过视频聊天
让丈夫看看女儿

钟荐勤在海地维和期间的留影。

在第二次出征前
钟荐勤想为女儿定做一套迷彩服
这件事
钟荐勤的妻子徐宏感觉仍在昨日
“他在北京集训的时候
就专门找到服装店
想给女儿做一套迷彩服
因为衣服太小
服装店不愿意做
他就去找了专门做军装的单位
跟人家磨了很久
人家才给做了一小套迷彩服”

“他跟我说过
等完成任务回国的时候
他希望女儿
能穿着迷彩服来迎接他回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