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近有人开始讲,奶爸怎么都不说技术了。主要是写了好几年,很多技术都讲过,现在看得更宏观。
发一篇我炒股的心路历程,很久以前写的,有不少对技术的感悟,如果对交易技术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文章很长,我分两次发。原文标题《从业余到职业,一名散户的炒股成长编年史》,以下为正文:
第一章,2007年,狂欢盛宴的尾声
虽然已经时隔7年,但对2007年A股那场狂欢的盛宴仍然记忆犹新。
股市仿佛变成了全民所有的印钞机,买什么都会涨,敢投入多少钱就很快能回报给你更多的钱。
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就会谈股票;大家只要一谈股票,脸上就会喜气洋洋。然后会谈结束前,总有人会悄悄把你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告诉你一串代码,让你买买买,买了后就再也不要卖,这个股票会一直涨到50、100、200块,甚至可以传给儿子、孙子。
说完后还会补充一句:不要告诉别人。
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各路专家大V,每天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上证指数很快要到10000点的言论不绝于耳,让听的人也情不自禁热血沸腾。
除了“5.30”股灾(注:2007年5月29日晚,当局半夜鸡叫,宣布印花税提高到千分之三,5月30日,沪深市场大幅低开,个股大面积跌停,且后面几天连续深跌)那几天,给人们带来一些挫折和阴霾之外,那一年绝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阳光明媚。
每天早上只要走出家门,都会感觉到微风拂面,神清气爽。
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好奇,奶爸在2007年炒股到底赚了多少。
答案是一分钱都没赚。
因为在10月份大盘见顶6124点之前,我根本一直没有参与股市,工作之余主要在玩钱币的收藏和炒作。
那一年钱币市场也同样迎来了十年一遇的大牛市,热火朝天的局面与股市别无二致。有时候,买进的钱币还在快递路上没到手,价格已经上涨了20-30%。
泡沫的标志性特征是疯狂,疯狂的是千百年不变的人性,与炒作对象无关。
同样是买什么都会涨,每一次价格下跌都是新的买入机会。但是,收藏钱币听起来多么高雅,哪像炒股票这样赤裸裸充满铜臭味。
一位“泉友”(注:对收藏钱币者的雅称)后来赚得爽了,难抑内心的激动,感慨说:“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钱币,他们真是傻!”
那年很多炒股的人应该也有类似的想法吧: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股票,他们真是傻!
可惜,所有的盛宴,最后都需要有人买单。唯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Party,是大多数人狂欢一个人买单,而股市中的每一场盛宴,却需要大批买单者。
11
月下旬,老婆突然面带愁容说,她买的股票被套了,44买的现在跌倒了34。
她这个股票我是知道的,叫天鸿宝业(现名首开股份),8月份44买过,两天赚了10%很开心卖了,还在我面前得意炫耀了一回。卖后跌回44,她又再次买入,本想再上演一出两天10%的好戏,没想到两个月却跌没了10块钱。
那时我们刚刚新婚燕尔,窗上贴着大红喜字,映红了新人的面颊。我温柔地安慰她,没事的宝贝,把一切困难交给男人,股票以后你就别炒了,让你英俊潇洒智慧勇敢的老公帮你解套赚钱。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略带夸口哄老婆开心的话,七年后竟然会改变我的人生之路。
牛皮是很man地吹出去了,效果也非常不错,但股票到底该怎么炒我却是两眼抓瞎。接管老婆账户后很多天都没操作,就看着账户资金大跌两天后又有所回涨,苦苦思考破题入局的办法。
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企图每笔交易都赚钱、不能及时止损是新手的通病。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想总不能卖掉一个低于成本价的股票,把账面上的亏损变成真正的亏损吧,只能等它先涨回来,再做别的打算。
好在专家大V们都说了,10000点不是梦,也许很快我就能够解套,然后再按照以前炒作钱币的路子,另外选几个靠谱一点的股票,不断低买高卖,高抛低吸,这样就能在工作收入之外,再挣一份副业。
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运气也不算太差,2008年元旦刚过不久,天鸿宝业就给了我不亏钱跑路的机会,我果断抓住这次机会出货,实现了全身而退。卖出股票当天,老婆看我的眼神全是满意。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特意翻看了天鸿宝业后来的走势。后来,它在做了一个小型的M头后一路向下,整整七年再也没有回到当时的价格,最大跌幅超过90%,至今股价也不到原来的1/3。
人生的第一笔炒股交易,我就做了一次精准逃顶!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上)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并且喜欢谋定而后动的人。成功从天鸿宝业脱逃后,我顶住了股市马上要涨到10000点的诱惑,没有着急交易,而是认真开始学习。
当时心里一个朴素的想法,再好的行情,也需要有本领才能把握。何况老祖宗在很多年之前就语重心长地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是没有买书,因为觉得写书的人都是骗子。一看到书店任何炒股相关的书籍,就会想起星爷当年在《功夫》里的那几句台词:“小子,我看你骨骼惊奇,必是练武奇才,将来维护宇宙正义与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我这有本《如来神掌》,原价……”而且,会不断脑补电影里那些画面。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近几年我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书柜里塞满了各种有关交易的书籍。
那时候的学习主要是在各种股票论坛看帖子,还有到博客上搜索各路大神的观点,很快就学会了很多股市术语和谚语。这些话每句听起来都那么有道理还对仗押韵,可是到底怎么运用却让人费解,不过在和同事朋友讨论股票时偶尔冒出来一句,感觉还是很专业和高大上,他们常常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实际只做过半次交易--老婆买的,我把它卖了。
本来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心有点虚,后来炒股时间长了,才知道世界上原来有很多这样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理论但从来没有真正从市场赚过钱,俗称“嘴盘”。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对部分股票历史走势的观察总结,我慢慢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股票的运动基本都是波浪式,跌的时间长了就会涨,涨的时间长了就会跌;如果是牛市,小段下跌后大段上涨,而熊市则反之。
假设我能找到几个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理论上不容易倒闭的公司,围绕他们的股票不断波谷买入、波峰卖出,那么是不是就能赚钱?如果是牛市,就在他们跌得浅一点的地方进入,等涨多一点再卖;如果是熊市,则等他们跌深一点买,稍微弹一弹就跑。
而且我很快就找到了两家好公司:中国人寿、海通证券。对于前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自然愿意多买一份保障;对于后者,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投进股市,券商当然是受益者。
这样交易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先买一些中国人寿和海通证券的底仓,然后不断围绕它们高抛低吸,就可以既享受伟大祖国改革开放促生的大牛市成果,又可以享受两个公司所在行业发展的红利,还可以通过做波段不断放大利润、扩大战果。
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它逻辑如此严密,看起来如此完美,实在不枉这么长时间的心血。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保守这个秘密,免得知道的人多不灵了,等以后在股市赚了足够的钱,再挑选一个可靠的徒弟传给他。并且,在传给他之前要他发誓,不得随便告诉别人。
也许有朋友看到这里也会觉得兴奋、很想尝试,所以必须提醒一下,这个方法其实挺不靠谱、挺扯淡的,具体理由后面会详细解释。现在我只能告诉你,交易本身其实没有任何秘密,当你自认为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可以横扫市场的时候,十有八九只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而如果有人总是说他掌握了什么秘笈(或者没事弄出几条预警蚯蚓),并且还起了一个好听名字的话,那么恭喜你,十有八九你遇到了忽悠。
2008
年春节过完,市场已经持续下跌几个月,我觉得自己必须出手了,于是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正式入市,两个股票各买了1/4资金。剩下的钱,准备用来再寻找两个目标或做波段。
然后很快被套上了。
股谚有云,牛市每一次调整都是买入的机会。我在成本价下面10%左右的位置做了补仓,看着持仓成本瞬间比原来降低5%多,并且持股数还多了一倍多,心里感觉一阵莫名的快乐。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这次牛市和以往好像有点不一样,股票总是三天两头往下跌,把我补进去的资金也死死套在里面。
无奈之中只好对国家和两个公司的基本面再次进行了全面分析,全面的意思是又上网看了很多博客和帖子,还百度了不少信息。所有研究都表明,国家还会欣欣向荣,市场还会继续走牛。
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身边的朋友同事,各路专家也基本是这个观点。大家都知道股市应该还会上涨,就是该死的股票它们自己不知道。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下)
这场下跌一直延续到了4月下旬,上证指数从6124点见顶以来已不知不觉过去半年,整整跌去一半。不少人2007年积攒的利润回吐殆尽,人心终于开始动摇。
身边的朋友同事已渐渐开始不怎么谈论股票,而是谈论淘宝,于是市场出现了反弹。
好像反弹是因为击穿3000点政策底而触发,弹得很急很猛,短短10来个交易日指数上涨超过20%。我在扭亏为盈的临界点上仓皇出逃,再一次侥幸实现了全身而退。如果晚卖几天,应该还能不大不小赚上那么一笔。
卖出后两个股票的继续上涨让我有点懊悔:现在形势很清楚,市场已经跌得管理层开始护盘,加上举世瞩目盛大隆重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我有理由相信市场会再次向好,为什么偏要在应该贪婪时恐慌呢?
此时深受广大散户爱戴、多头永远的旗手老沙也在博客上每天为大家加油鼓劲:同志们啊~~解放军已经来啦~~无良的空头们蹦跶不了几天啦~~珍惜手里宝贵的底部筹码吧~~8000点时我们一起去北京看奥运!
我为祖国买股票,就算站岗也光荣,我把两个股票又捡了回来。
这次二进宫,让我很好领教了什么叫做多头不死,跌势不止。
市场非常不讲政治地再次拐头向下,一路连绵阴跌,就像上海讨厌的梅雨一样,滴滴答答,没完没了,让人心也跟着一起发霉。
有了上次补仓被套的教训,我已不敢轻易补仓,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资金日益缩水。
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把收音机搁在97.7兆赫的财经频道,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股市的利好消息。可是没有。
主持人天天枯燥重复地告诉我,昨天A股跌去了多少,隔夜美股又怎么收跌,而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跌,帝国主义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
有时会郁闷得砰地关掉收音机,早高峰的路上本来就如此之堵,你还净给我扯这个。
听的次数多了,我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用熊市思维来看待市场,并且努力寻找相关应对策略。
我用剩下的一半资金去寻找8连阴的股票买入,略有3、4个点反弹就立即逃跑,后来发现8连阴好像也不见得有像样反弹,又改成9连阴。但仍然没用,因为很多反弹出现在买入当天,第二天开盘再卖已基本没有利润。
又去找KDJ低位金叉并且K、D、J数值都小于15的股票,效果一般,然后改成只买K、D、J数值都小于15并且低位金叉第二次出现的,还是没用,KDJ指标实在太灵敏而难以把握了。
反正尝试了很多极端的抄底方法,各种指标、各种均线、各种周期,甚至在这些办法的基础上用资金三等分方式不断往下买入去抓反弹,都不理想。
多年后我才明白,熊市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指标超卖之后还有超卖,最好的操作就是空仓什么也不操作。
市场总会给予新手一些特殊的关照,与很多2008年留在市场的股民相比,我是相对幸运的。
因为我虽然不停折腾,实际上并没亏多少钱,那种极端的抄底方式基本可以盈亏相抵,无意中让我以永动机的状态安全渡过了那段暗无天日的熊市。
真的暗无天日,一个股票没事可以连续跌上好几个月,稍微反弹几天再连续跌几个月,到了最后遍地都是2元、3元的股票,却没几个人再敢弯腰去捡。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打麻将连续几个晚上只点炮不胡牌,那是什么感觉。
而很多人就没有我这种幸运了,他们有些被全仓深套,有些被迫从此远离股市,有些破产,有些甚至妻离子散。
其实股票买在顶部真算不上什么,无非就是做好保护性止损。最怕的就是你不服气,不停加仓摊低成本,所谓的以时间来换空间。
市场先生专治各种不服,熊市持续的时间总是比你能坚持下去的时间要长。即使现在6年过去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还有多少股票的价格仍然不到2007年巅峰价格的一半。何况,即使你坚持6年解套了,人生又有几个6年的大好青春?
钱币市场这年也同样遭遇了巨熊的横扫,第一章提到的那位泉友有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借钱炒钱币亏得还不起,和老婆吵得离婚了。他最后对我说:我怎么会想到去炒钱币,我真是傻!
写着写着感觉有点沉重,也说一些轻松点的吧。
2008
年9月19日,由于多重利好刺激,导致出现大盘涨停的罕见景象。那天早上很多股票直接以涨停价开盘,随后只要能够正常交易的股票一个个跟着封板。我下午盯着指数看,突然发现指数很久没变,开始还以为网络出了故障,后来才知道,竟然是大盘被封住涨停。
碰巧那天我本来全仓,在第二天市场再次大幅跳空高开时卖个精光,基本挽回了全年的损失。一个月后,市场在再跌20%后,终于见底1664。
年底盘算,我6万的本金,居然盈利3000多块。
过来人都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值得炫耀的一个成绩。要不然,也不会带来后面那么多的悲剧。
第三章,2009年,错失的小牛市
是时候该说说我的工作了。因为2009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半年多完全离开了市场。
我在体制内的一个单位上班,从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做起,两年后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局机关的核心处室。
处长告诉我,在笔试面试的人中,我成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经过综合权衡还是选择了我,主要是看起来比较能够当牲口使,而且和工作同样年份的人相比最年轻(注:那年23岁,如花似玉的年龄)。
年龄确实是我的优势。小时候家里送我上幼儿园,我呆了3天看他们每天都在学1、2、3,a、o、e还唱儿歌,感觉非常幼稚无聊,便再也不肯去了。被逼无奈,家里只好托关系让我直接念小学。所以从上学到上班,我比一般人都小1-2岁。
当时也没多想“当牲口使”这4个字背后的含义,后来才知道,这个处室是全局最繁忙的部门,在这里,一律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挂钟也比别的地方转得快。
本来加班就非常多,偏偏又遇上这个工作狂领导,所谓雪上加霜。
大部分时候不回家,睡在单位值班室,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1点半,第二天清晨6点又起床继续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曾经遇到过。遇到就算了,他还要求我们也这样。
为了表示领导对下属的体恤,他允许我们比他早睡半小时,晚起半小时。
那时候处室除了一个负责内勤的老阿姨,剩下几个都是愣头青,个个年轻气盛,别的什么长处没有,但斗狠谁也不愿输人,竟然都跟着一路坚持了下来。
两年多后工作狂领导调离,临别时召集我们谈话,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两个肩膀扛个脑袋,要想用三年取得人家五年的进步,唯有用三年做完人家需要五年的事……
他这些话的意思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我没有辜负这位魔鬼训练营营长的一片苦心,在他离开后不久开始独当一面,并且业务能力在全局博得了一些薄名。
所以2009年局里开展某重大专项工作时,我被点将抽调过去,与另外4名同样年轻力壮的小狼狗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另外一位知名工作狂领导担任。
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耳闻过该领导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爱好,在去新办公室报到前,自觉清光了账户所有的股票。
那时正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天蓝水清,在2号知名工作狂领导的动员鼓舞下,我们5个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决意要干出一番成绩。
都是二十八、九岁的年纪,都全身心投入,有时实在累了就睡沙发打个盹,基本每天下班到家都要晚上十一、二点,偶尔九点前进家门,老婆会很惊讶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大多数周末别想休息,原来以前我听到的传闻并不完全属实,工作狂领导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他是个吃货。
听起来是不是很萌?可惜这个吃货的爱好不是晒美食照片,而是在饭桌上谈工作。
每到周六早上,他就挨个打我们电话,说哪里有好吃的,请大家中午过去尝尝。饭桌上,他会兴奋地告诉我们,昨天晚上看电视时又想到了一个好的计划,大家可以边吃饭边讨论讨论,然后做一个实施方案,也不用很急,今天写不完明天礼拜天还可以写,反正周一早上放他台子上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我们才注意到,他请我们去尝尝的饭店,经常会是同一家。
我职业生涯中大概有六七年是这样一个工作强度。全局最有名的工作狂领导一共3人,前前后后都被我赶上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另外一位我会在2010年世博会上遇到,他的口头禅是:下班回家真浪费时间,还不如天天在单位值班。
所以你如果买过两次股票,刚好全都亏了,千万别在第三次交易时赌博式下重注,认为这次总该赚钱了。市场中遭遇连续亏损的几率,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花这么多篇幅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向谁诉苦,向谁邀功,而是想说,我一直是个专注和用功的人,深知无论哪行哪业,刻苦都是最基本的方法。
整个2008年,我投入过大量精力去研究市场背后的规律,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股市上,用实盘账户和一个模拟账户不断测试KDJ、MACD、RSI、BOLL,还有宝塔线和几个现在已经忘记名字的指标,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
即使这样,我投在股市的钱仍然不多。有些朋友入市没几个月,没有做过几单也没有好好去研究,就敢用大笔钱去交易,真佩服他们的勇气。
重大专项工作结束已是9月份,股市这边的黄花菜早已凉了,很多股票短短半年多时间,从底部反弹超过3倍5倍,让很多股民又享受了一场盛宴。
倒没有太多遗憾,因为知道按照自己在熊市研究出来的操作方式,在这种单边牛市不一定能赚很多,何况本金投入也不大。
而且工作这边,我们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又通过在壕坑的朝夕相处,与几个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现在还定期聚会。这些已足够给我安慰。
一个人的精力和运气有限,有所得到自然就会有所失去。
重新回到市场后,我不再一味只研究指标,开始加强K线形态的研究,包括单根日K和日K的组合。仙人指路、早晨之星、锤子线、红三兵、乌云盖顶……原来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K线背后,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意义。
那年冬天行情总体还行,我边学边试,又逐渐积累了一些盈利。到这时,我已经实现了三年连续盈利了(2007年虽然股票没怎么交易,但在钱币市场赚得不错,那是和股票差不多的投机市场),并且看起来似乎“跨越牛熊”。
我有点急不可耐,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第四章,2010年,率领60万大军挥师南下
有了两年多的“成功记录”,我不再满足只用6万块钱小打小闹过家家,决定把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尽量实现获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