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画啦啦少儿美术
画啦啦少儿美术,在家创想在家画!60万妈妈首选的少儿美术品牌,学儿童画,玩创意美术,给孩子快乐和想象力!这里免费学画画,玩幼儿手工,给孩子艺术的滋养。【关注并入群,免费学公开课,获名师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DeepSeek,掀起算法效率革命 ·  昨天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Marine Sedimentology  ·  Science | ... ·  3 天前  
洪观新闻  ·  突发!西藏地震 ·  4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画啦啦少儿美术

儿子商场打翻粥,妈妈一句话被怒赞: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画啦啦少儿美术  · 公众号  ·  · 2019-08-19 19:50

正文

妈妈队长


有教养,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线。

作者 | Gloria

来源 | 凯叔讲故事

看到一个暖心视频:


内蒙古某商场内,一男孩不小心打翻手中的粥,虽然商铺的人表示,保洁员会来打扫。
妈妈却说: 「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承担打扫责任。
于是,男孩仔细把地面擦拭干净,把东西扔到垃圾桶后,才离开。



认真擦拭地面的孩子,耐心等待的妈妈,这么有教养的母子太让人暖心。
不由想起之前的一则新闻。
一妈妈带着孩子坐地铁,孩子喝牛奶时,不小心倒了一地。

孩子弯腰打算收拾,妈妈拦住他:「会有保洁员来。」

然后,带着孩子换了个位置。
同样的事情,因为妈妈不同的处理态度,让两个孩子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背后反应的其实是家长不同的修养,以及孩子不同的教养。



智慧的父母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会他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教养,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线。

有一次,去逛童装店,遇到父母带着个三四岁的孩子。
爸爸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妈挑选衣服,孩子在店里四处奔跑、大呼小叫。

妈妈抬头看一眼,确认孩子没事,就继续挑衣服。
大家都挺无奈的,只好刻意避让那孩子。



谁知道,那孩子突然站在店中央撒尿。

店长阻止不及,赶紧转身拿来拖把:「哎呦,出门就是厕所啊,怎么尿这里?」
孩子父母这才走过去,漫不经心地说:「孩子小,有尿憋不住,你拖拖地就好了嘛。」
说着就把孩子抱走,店长看看拖把,又看看离开的一家三口,嘟囔着说:「这都什么人啊!」


身为父母,有责任教会孩子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不乱跑乱叫,更不要随地大小便。


孩子小,或许还没学会憋尿,尚可理解;但当孩子尿在地上之后,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把尿渍清理干净?起码道个歉?



有教养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被大家喜欢和尊重。


那怎么样才算有教养?

心中装着温暖,谦卑而有礼,会为他人着想,更懂得遵守社会规则,我们称之为「有教养」。
有人说:
「每次看到熊孩子惹祸生事,气孩子,更气父母,气他们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更替孩子可怜,这些孩子现在越是张牙舞爪,长大后就容易处处撞壁。」
深以为然。


今天,他或许是个随地撒尿的熊孩子;

明天,他或许就成了随便打人的熊家长。
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句孩子的自白: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想让孩子有教养,父母自己首先得有好修养。

不懂得以身作则的父母,带给孩子更多的不是爱,而是伤害。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等大了再教育也行。


那就大错特错了!

千万勿以娃小而不为,孩子越小,父母的言传身教就越重要。
前不久,南京某地铁站,两岁多的小孙子,憋不住在地上尿尿。

爷爷连忙借来拖把拖干净,奶奶一边指挥,一边弯腰监督是不是拖干净了:「可别把别人滑到了!」



网友热评:真是太有素质了,身体力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对那个还憋不住尿的孩子来说,他或许还没学会自主如厕,但肯定在爷爷奶奶的举动中明白,随地大小便是不对的,要保持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
他的心里也会埋下教养的种子。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大家都夸她女儿礼貌有教养,询问她是怎么培养的?

教授说很简单,就是父母从小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比如他们家吃饭,永远是长辈先上桌,老人先动筷子,孩子才能动筷子。

如果爸爸加班晚归,一定会先拿盘子,把桌上的菜都拨一份出来,专门给爸爸留着。


从没刻意教过,但孩子从小,就特别懂得照顾人。

这种教养,其实都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里,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的。


孩子优秀的素质和良好的习惯,真的来源于养育者从小的言传身教。

孩子的教养,也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
我的一位朋友,暑假带孩子去旅游,孩子提出要坐火车去。
火车要坐二十几个小时,朋友想,这正好是对孩子的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
她和孩子约定:「旅途时间长,随时都有乘客休息,在火车上一定要小声说话,注意行为。」
结果,整个旅程非常顺利,不到三岁的孩子,每每要说话,都会捏着嗓子小声说,连去厕所都轻手轻脚的。
朋友说:「旅途很辛苦,但对宝贝来说是很好的体验。」


比起带孩子去旅游长见识,父母教给孩子要遵守的礼仪,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它会在孩子的内心生根发芽,绽放出教养的温暖光芒。
一位图书馆志愿者说,按规定阅读者一次只能拿三本书,看完要放回原位。但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有一天,她遇到一位非常棒的妈妈。

离闭馆时间还有半小时,一孩子顺手把绘本放到她车上,喊着妈妈去吃肯德基。
妈妈连忙跟志愿者道歉,然后把书拿回来,又搬了车里一堆乱的书,交代孩子:「宝贝,要吃肯德基可以,不过这个姐姐做什么你也要跟着做什么,做得好,妈妈就奖励你去吃。」


孩子就跟着志愿者整理了半个多小时的书。

整完之后,志愿者对他说谢谢,孩子回:「好累呀!」
妈妈说:「你看,你做都会累,姐姐肯定也累,所以以后自己拿的书,自己放到原位好不好?」
孩子害羞了,又专门和志愿者说了声对不起。
志愿者感叹:「我真的好想说肯德基我请,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肯定错不了。」



不得不说,这两位妈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很赞,在和风细雨里,让孩子领受到教养的美妙滋味。
正如杨绛所说:

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而是启发学习的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便是如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