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航空最近在中国有一个推广活动,叫“出发吧,一起新西兰”。如果你和父母一起从上海出发直飞新西兰,就可以免掉你的机票费用,相当于买二赠一,付两张票的钱可以买到三张机票。
这个优惠还可以和原来的机票折扣叠加。举个例子,假如正常票价是4000元一张,而折扣票价是3200元,那么只需要付6400元,就可以带上父母,三个人一起出行。
如果只是带一位家长,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可以享受10%的折扣,票价是每人2880元起。
支撑这个推广活动的是数据分析。新西兰航空曾经在去年3月到6月期间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50%的乘客年龄在50岁以上;结合空乘所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城市的居民,开始流行带父母外出旅行。
这几年我自己在国内外旅行时,也经常看到许多年过花甲的中国老人,或者老两口结伴,或者跟着子女,一家人一起踏上旅途走遍天涯。
在这个趋势背后,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经常说的中产阶级社会转型和消费升级;另一个原因则是,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主力的八零后和九零后这一代人,和父母的关系相比前几代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微博上就“和父母一起旅行”这个话题做了征集,很多留言都让我深受启发。
1、和父母一起旅行,最大的好处是能培养双方的陪伴感。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相处,更不用提亲密的感情交流,双方或多或少存在着疏离乃至对立。
几年前我在美国大使馆办签证,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太太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签证官问她为什么要去美国,她说儿子在美国上学,十几年了一次都没有回来过。当时我心里觉得一阵唏嘘,十几年不回国虽然是极端情况,但其中透出来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生疏,却是六七十年代人普遍面临的一个窘境。
去年12月,曾经在美剧《成长的烦恼》里扮演老爸的加拿大演员艾伦·锡克去世,相关的怀念文章在朋友圈猛烈刷屏。当年《成长的烦恼》曾经引起巨大的轰动,里面所展示的父母和子女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的方式让中国人大开眼界又羡慕不已。
今年已经播到第八季的另一部美剧《摩登家庭》,斩获无数艾美奖,在中国同样深受欢迎。两部美剧,一部发生在纽约,一部发生在加州,而且前后相隔三十年,后者里的家庭相比前者要更加丰富多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两部剧里所展现的美国式家庭关系的本质是一样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认为是两个字,“陪伴”。对于美国人来说,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相处之道就是相互陪伴。有一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这句话不光适用于爱情,对于亲情同样适用。能够陪伴在一起,意味着有共同相处的时间,也意味着情感的交流,疏离和隔阂也就不复存在。
而旅行,是培养和深化陪伴感最好的机会和方式。《摩登家庭》里,每一季编剧都会安排一集全家人海外旅行的剧情,他们去过迪士尼,去过夏威夷,去过纽约,还去过澳大利亚。旅行的过程中虽然摩擦和矛盾不断,但最后一家人的感情总会在旅行之后得到提升。
我征集到的网友留言里,很多人都讲述了和父母一起旅行带给他们的陪伴感和亲密感。
@懒羊羊0821:每年都带着爸妈出去一次,各种心塞……但来年还是会再出去,趁他们走得动的时候多走走吧,那些点滴都将是永久的回忆。
@sally_砂砾:带爸妈一共去旅行过四次,虽然每次的中途,都闹过不愉快,可是过程还是美好的。最近的一次去日本玩了14天,住民宿,我妈会去附近的超市买白菜回来煮汤,有妈妈在,去到哪里都感觉像家一样。
@花花花花花花_泡泡:全程一直笑点不断。感觉一家人出去旅游比在家里相处更愉快,发现了父母很多的优点和小孩子气。
@爸爸有只鸡:最近几年经常带他们出去玩,西宁黑马河兰州敦煌嘉峪关,武当山,义乌横店宁波舟山乌镇,每次路上都各种拌嘴吵架,然后老妈总以自己坐火车回家要挟我和老爸,但每次都好开心,以后还想继续几次。
@杏花山栀:我带我妈去青岛和三亚,功课我做,省钱,玩得好,吃得满意,但被骂得半死,原因是我妈认为我应该和男朋友出来玩,而不是单身没人一起玩找她做作陪。过了几年,看看照片又说其实旅游挺好。和老爸去过成都,之前关系紧张,上峨眉山时路途险峻,相互扶持,后来关系好多了。爸爸还珍藏了所有票据,我很感动。
@Y我是一只鱼:带我妈出国自由行了一次,由于我妈不会英文,一路我都牵着她,她说感觉那几天是我这些年对她态度最好的时候。
@chublue:一直跟妈妈一起旅行,国内还有东南亚,想走就走,能走就走,毕竟不知道哪天忽然就走不了了呢。到达陌生的一个城市,呆上几天,撩猫逗狗,走街串巷,逛逛茶楼菜市场,跟本地人侃侃大山,发掘些好吃的新玩意儿,开始熟悉时再去追逐下一个美丽世界。最重要的,拿好妈妈的护照,防止小摩擦时她自己飞回家。
@帕瓦罗其实没有弟:作为儿子陪父亲出国旅行是件很好的事情。我带着80岁的父亲去了很多国家,感觉自己在成长,和父亲的距离也比平时近了很多。
@Mic系Mickey:旅行是唯一大家24小时相处的机会,感觉很好,我妈永远惦记要我喝热水。
2、陪伴带来的幸福感是双向的,不光父母会感到幸福,子女也一样会有幸福感。
带父母出去旅行,他们会觉得很骄傲,很有面子。作为子女,能够靠自己的能力为父母带来快乐,能够感受到被他们依赖,心里同样会有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Zakia君:在丹麦呆四年了,2016年夏天带着爸爸妈妈欧洲走了四个国家,一路都特别开心,表示跟爸爸妈妈特别好,能一起在外面享受美食,也能晚上一起在airbnb租的房子里自己做饭,每天至少一瓶酒,白天逛一天,晚上边喝边聊一晚上,觉得很幸福啊,能实现这个一直以来的愿望。
@KCCO猫奴日记:看到父母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地看这看那,带他们去当地最地道最棒的餐馆,哪怕他们不会品酒不知道用哪把刀叉有时候紧张又局促,但带父母玩就是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长大之后真的觉得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Aimy_:一有空一有钱就带我妈去旅游,我爸不爱去都是跟我妈去,简直一个好奇宝宝,什么都爱问,哎,太不符合我文艺女青年的气质了,但是很开心。在父母走得动的时候陪他们多出去走走,多好!
@Joice微博丢了不开心:每年过年期间都会出去旅游,持续五六年了,为他们规划一切,按他们想去的景点规划路线行程,能不麻烦他们的全部我来,行李箱背包也是我来,每次旅游都累,但是能为他们做事、被他们依赖,让我心里很开心和满足。
@鹿雯雯不做鹿人甲:就是旅行途中不免感到备受折磨,父母一开始总不免怀疑你的选择 ,但毕竟都是家人,成田分手后不久就会和好如初。回想大学四年每年都会和爸爸妈妈甚至爷爷一起出境旅行,从开始还需要依赖一下他们,到后来基本需要依赖我,想想也是很温馨,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nini-young:去年爸妈来美国看我,和他们一起旅行的记忆后来支撑我完成了很多事情。
3、耐心最重要。
带着父母出去旅行,发生争执和冲突在所难免。这些冲突有些来自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比如父母习惯了早起赶路,而你则喜欢睡懒觉;比如父母喜欢四处拍照留念,而你则觉得很多景点平平无奇,根本不值得停留。
有些则来自消费观念的分歧。父母这一代人普遍不舍得多花钱,尤其是不愿意多花你的钱,而你则想着尽量让父母感到舒适轻松,所以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住最好的酒店,选最好的餐厅。
还有些则来自本身性格上的差异。我征集到的网友评论里,有人甚至夸张地说,带父母出国一趟以后,很想和他们“成田分手”。
但你一定要记住的是,这是你不多的能和父母一起相处的机会,千万不要让争执毁掉了这一切,你一定要对他们多一点点耐心,否则以后只会追悔莫及。
@一只爱上了宋佳的流氓兔:我就纳闷了,她明明从来没到过这个地方,做判断时语气就跟自己是本地人一样,又能怎样,还不是得继续带着他们上路。总的来说带爸妈比带妈一个人省心。
@煊居札记:好像都这样,反正我妈是这样的。就是每次我查各种攻略,行程安排她都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还抱怨我定的五星酒店不好,总觉得她对。
@chaoshenglikui:带着父母去旅行并不可怕,带着双方父母一起去旅行才是真恐怖。
@伊伊伊莱恩沉溺不醒在漪露申:看评论你们怎么都那么不和谐。我和我妈出去不管到哪里都是意见统一的吃喝之旅,唯一我们有矛盾的就是我妈太爱拍照,看到好看的地方能拍好久,让我等得直跳脚。
@海东同学:之前没带过父母出门,看了评论能想到各种折磨,即使是这样也真心想跟父母出去一次,怕的是以后不再有这个机会。
@Jasmine_PoBear:近几年爸妈退休后就一起去的次数比以前多些,不管长途还是短途。而且不止是爸妈,连阿姨舅舅那些也会一起组成一个团。去哪里都不重要,重点是能在一起,尤其是外婆去世后,感觉大家心里默默都更珍惜彼此了。虽然路途中也会偶尔有争吵,但整体还是值得回味的。
@傅大甜:带过爸妈出去很多次,心很累,我甚至在出发前会失眠。可能主要是我爸妈太难搞了?旅途中会闹点不开心,他们不听我的还巴拉巴拉的最后还是得听我的。所以每次在旅途中要是发生不愉快的争论,我都会告诉自己得互相包容理解,总不能跟他们怄气,他们年纪大了得依靠我了,嘴里一直默念“我不生气我不生气”。
@茉莉大能能:带他们去玩的时候,只要他们高兴我就尽力满足他们一切愿望。带着爱他们的心,不要牛逼哄哄的显出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叛逆和控制欲的话,应该不会闹太大矛盾。毕竟他们养育了我并且一直包容我的各种脾气,跟你们作对半辈子了,出去旅行就一定让他们舒心。自己哪怕忍忍只要他们高兴,目的就达到了。
@-白俞-:带爸妈去了美国东西海岸,前后玩了一个月。爸妈语言不通,几乎一切都要我经手。爸又很好奇,什么都想问。当然有不耐烦的时候啦,尤其是这么长的旅程,很考验耐心。也会因为爸爸拍照拍不好生闷气哈哈哈。不过一家人贵在互相包容。还是觉得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以后还想陪他们去更多的地方。
@YOYWA:陪家人在国外玩真的很麻烦,一路吵吵闹闹的两个人分歧不断。旅行结束送妈妈在机场是大年三十,送走她后哇的一声哭开了。后悔旅行时如果多一点点耐心对她就好了。
4、一切以父母为导向,不要让感恩之旅最后变成感动你自己。
你需要明确的是,你带父母出去玩的最大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看风景,而是为了让他们感到开心。只要他们不留下遗憾,你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你自己在旅行中留下的遗憾,以后总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弥补。
所以,一切安排都要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好的,未必适合他们。如果他们想吃面条,那你拉他们去吃牛排大餐,最后也不过是感动了自己的无用功。
比如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你就必须撇开自己的兴趣,结合他们的身体情况、体力和爱好,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路线和景点。
你喜欢的小清新文艺路线,父母未必会喜欢;你喜欢的猎奇地点,也未必是适合全家一起观赏的合家欢项目。
@许可雨:暑假带他们在美国玩了一圈。我提前做好了各种景点攻略,我爸一点不关心我的计划,真是给我气得不行。一开始两天气氛不好到我怀疑如此不同的价值观怎么跟他们共处这么多年。后来我学乖了,每天带他们逛吃逛吃,他们啥意见没有,上车睡觉下车吃饭再上车睡觉再下车逛街,什么体验文化之旅,滚开。
我征集到的网友评论里,就有人提到带父母去泰国芭提雅,因为事先没有做好功课,结果全家一起尴尬地看了一场丁丁打台球和单杠啪啪啪的成人表演。
我上面提到的新西兰,就是一个带父母出游的好选择。相比日韩和东南亚,新西兰更有异域风情,更能让父母有不同的感受;而且那里民风温和,对旅行者友好,虽然是英语国家,但不会让人觉得有社交和文化上的压力。
此外,新西兰空气清新,环境纯净,本来就是最适合养老的国家;风景秀美,能让父母尽情地拍照留念;很多最美丽的景点通常都离城镇或机场很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可以避免父母的舟车劳顿。
而且,机票便宜!这里又要提一下开头提到的新西兰航空那个优惠活动,买二送一,父母双飞,你是买机票送的。
5、除了耐心,还需要一点点能力和技巧。
你需要有自己赚钱的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假如你在经济上还要依赖父母,那你在人格上就无法完全独立,在很多决定上也掌握不了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名义上是你带着父母出去玩,其实最后还是会变成父母带你出去玩。
而且,你可以穷游,但父母不能穷游。只有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让父母的旅行和生活更舒适。
所以,请努力赚钱。
@小九一直在路上:去年和我爸妈毕业旅行了一趟,大部分时候还是很愉快的。除了每次吃饭给小费时我爸都要叽歪一遍,为了小费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最后的结论是等我自己赚了钱再带他们出来玩。
@一枚英俊的KK:每年都会带父母出去,老两口或者带妈妈,越来越觉得父母老了需要陪伴,很多的絮絮叨叨是因为他们力不从心了。每次出去都会很俗气地想赚更多的钱也带父母住高档的五星级度假村,吃好吃的,所以每次归来都会比之前更加努力工作。
当你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以后,最容易引起分歧的花钱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肉肉肉肉肉肉儿啊:请提前付款完所有可以提前付款的项目,造成一种大局已定的假象,不然爸妈一路都在嫌贵,都想砍价,然后对你进行永无止境的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教育。
@瑰意琦行的未完待续:行程要宽松,讲解要充分。最后,一定不要让父母决定吃穿住行,默默付钱带路就行。
@番茄呼噜噜:经验就是一定要自由行,一定要住的好一点,吃的不要太奢侈尝尝特色就好防止父母心疼钱,旅行中购物告诉父母的价格打对折,特别是包和表。
@MyMighty:什么东西都你去买,别让他们知道价钱就行。
安排好父母的饮食,他们未必会像你那么热衷和适应异国的风味。
@潇潇-L:更细致的前期准备。掌握父母健康状况。长途出行都在一个月左右。开车66号公路和爸爸一起听崔健。圣特里尼酒店的悬崖泳池一家人游泳看夕阳。收获很多共同的珍贵记忆。出国要留意中餐馆。自己开饭的过程会迅速拉近父母和陌生城市的距离。
@哎嘛要健身:出国旅游尤其是去欧洲那些不爱喝热水的国家,一定一定一定要带可以烧水的热水壶,简直就是父母的半条命。
@blue的拖鞋丢:带我妈妈去了三亚、日本和香港,我妈事不多都是听我安排,唯一一点就是要早睡早起,起来后一定陪她下楼吃早餐,中午还要有个午睡,我爸爸一定需要米饭和辣椒,下次一定带瓶辣椒酱和榨菜。
行程安排一定要宽松,不要用你自己的体力来衡量父母的体力。
@歩智盗:提前订好一切宾馆餐厅景点路线交通工具,不走冤枉路,看见一个厕所就提醒一下,随身带水、纸、小零食、水果,视爱好而定行程,行程宽裕不要安排太满。
@SuperLetty:带父母出门最好自由行,提前做好功课,时间自己掌握行程宽松安排。要让他们觉得我的孩子好棒,我必须全程听他指挥。当然,原则就是他们开心就好,以和为贵。
@赵乜乜szx:出门,尤其是去国外,一定要先交代好万一走散了怎么办——让他们原地等!原地等!你原路返回去找。旅途中医疗翻译的事要提前考虑好,老人家的身体不好说。日程安排上尽量不要打破他们原来的作息规律。
@盼盼apple:一定要提前做好各种计划和安排,因为他们和你一起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坐车住宿吃饭都认为你无比熟悉。行程要不能太密集,不能太累,因为爸妈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带着爸妈比徒步走30公里的旅程还累,但事后会特别有成就感,像完成了一个大工程。
总之,你需要扮演的,就是导游、领队、钱包和摄影师的角色。
@LikeverSQ:准确地说,就是本来以为应该变成“被带”,结果因为母上不认路也不认吃的,变成可怕的带“小孩”之旅。其实感受到父母粘人的那一瞬间,心里还是很酸的。
@黑洞少女欧巴桑:刚和爸妈去完迪拜,感觉我就是给两位金主拎包导游翻译的下人。此外我还是专职摄影师,拍得不好还要挨骂。
@Vive_High:相信我,经历一次你会对当地的任何风土人情文化八卦乃至方言都了如指掌,以后直接考导游证。
@CChloeTT:带爸妈,甚至姨妈姨夫小姨旅游不止一次了,已成家用导游,难免会有意见不和,但是现在是该我们让着他们了,不让他们生气是我旅行的一大原则,至于是哄是骗那就自己想办法了。对于他们来说,去哪里吃什么玩什么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和你相处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更包容,带父母出门就没那么难。
@煊居札记:带我妈出国两次,游遍中国。总结:我是提款机,加上最憋屈的领队。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还是一种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但如果父母和子女互相陪伴,成为朋友,一起旅行,一起享受生活,这种唏嘘的感觉就会少很多。
带父母出门旅行一次,你会发现父母比你想象得更老,而父母也会发现你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小。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带父母旅行是修行,在这个过程里,你其实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装在纽约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