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较真》是国内专业的事实查证平台,欢迎提供线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飞机上使用手机真的会影响飞行安全吗?别担心 | 较真社会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18 18: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注: 9月18日,在中国民航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透露,日前,《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发布,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这次修订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这次修订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乘客可以在飞机上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部分电子设备。不过,还是有不少人会担心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影响飞行安全,事实究竟如何?


较真要点(赶时间?只看要点就够了!):


1、“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的规定最早由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出台,后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进行了“附和”,但最初的规定是出于对地面网络造成干扰的考虑,而不是影响飞行安全。


2、权威报告认为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报干扰,FAA也在2013年10月全面许可使用“飞行模式”,欧洲国家、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发出了类似许可。


3、很多人担心由于中国“国情”不同:运营商电信制式、通信频道存在差异;山寨手机安全性令人怀疑;手机用户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存在安全风险。这些理由都不能成立,无须担心。


查证者:丁阳


“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是怎么来的?最初与飞行安全其实没有关系


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但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呢?自然要追溯到航空技术标准、规则与无线电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国美国。在美国,“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并不是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首先规定的,而是由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最先出台了限制。1991年的时候,FCC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机上使用手机的信号会被地面许多基站都收到,对地面网络会造成干扰,因此明确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1993年,FAA出台了飞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附和”了FCC的规定及理由,原因是认为这样做能预防手机信号对飞机潜在的干扰。但关于这一点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报告予以支持,所以多年来业界向FAA质疑手机到底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时,FAA都会拿FCC的规定来“挡枪”,但FCC的规定其实与飞行安全并没有关系①。


美国当年最早禁止在飞机上使用电话是因为干扰了地面基站,而不是干扰了飞机


不过,如前所述,美国是业界规则的制定者,“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这一规定很自然地传到别的国家,中国民航也遵循了这一做法,一二十年后,人们很自然就会认为“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是因为会影响飞行安全,但实际上对于这点一直以来就是没有定论的。


2013年10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全面许可使用“飞行模式”


为了搞清楚在飞机上打电话到底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FAA近年委托了一个叫做“个人电子产品在民航使用的政策委员会”(ARC)的机构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这个委员会包含了来自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乘客、飞行员、空乘、便携设备制造商等多方面的成员,是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最权威的组织,其撰写的报告就是目前最权威的结论。报告认为,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波干扰,并认为FAA应当开放便携电子设备的使用②。


于是,FAA在2013年10月发出了许可:美国的航空公司可以允许旅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安全使用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PEDs)。这一许可对“飞行模式”的解禁有决定性的意义。2013年11月底,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发出指南允许乘客在滑行、起飞和着陆阶段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随后,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民航部门,都发出了类似许可。


值得注意的是,ARC的报告并没有说手机应该调成“飞行模式”。换句话说,报告认为在飞机上即使没有开“飞行模式”,手机正常使用,也不会影响飞行安全。FAA之所以要求手机依然使用“飞行模式”,还是因为FCC的规定。但报告已经建议FAA向FCC好好咨询下,考虑到移动技术的复杂以及缺少手机电波干扰地面基站的事例,当年这个禁令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可不可以开放其他不影响基站的频段。


FCC同样也从善如流,2015年12月公布的一份最新文档中,FCC明确表示基于技术的进步,正在考虑允许乘客在10000英尺以上的飞行阶段使用手机打电话。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只会受到很小的限制③。


担心手机影响飞行安全的理由不成立


对于国外解禁“飞行模式”,很多人心里还有疑惑。一个主要的理由是“国情”不一样——认为中国人坐飞机不守规矩,山寨机盛行,在国外或许解禁没事,在中国可能就会出问题。甚至一些专业人士也持保留态度,比如东航转型办主任张弛对国内迟迟没有解禁就做出了辩护,“这是因为中国的通信情况比较复杂,三个运营商的电信制式、通信频道均不一样;其次,国内手机厂商众多,一些山寨手机产品是否安全仍需检测;第三,手机用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担心是否会真的将手机保持‘飞行模式’。”


仔细考察的话,其实这三个理由都并不成立。打开“飞行模式”其实已经关闭了通信模块,与通信情况复杂不复杂就没有关系了;“山寨机”虽然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但山寨机厂商并没有理由生产“假飞行模式”的手机,况且,山寨机也是可以带去美国用的,美国人都不担心,有什么好怕的;担心用户素质低,不遵守规定开启“飞行模式”,其实也不需要过虑,真要影响飞行安全,手机都不可能带上飞机,就算是现在,把手机打开放在包里,乘务员也没法知道不是?


打开“飞行模式”其实已经关闭了通信模块


还有人觉得,“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手机有影响,但也没有证据表明没影响”,所以觉得还是禁止比较好。并且认为,虽然现在的禁令并不能阻止所有人都打开手机,但禁止了,至少能防止更多的人打开手机,也比不禁止好。


这种看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包括手机在内的便携电子设备,由于发射功率太低,不足以影响现代航电系统。而且这种“不知其所然”的安全规定,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就跟许多国人对转基因的莫名恐惧一样。


另外,在关于手机干扰飞机的讨论中,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机师或空乘都坚称,听说过甚至是见过手机对飞机的干扰。但这些说法基本是站不住脚的,即便飞行员发现飞机仪器显示得不对劲,也没有办法确认是因为乘客使用手机的缘故,只有程序严格的调查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形成了干扰。但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中,当被问到“是不是没有一种便携装置对飞机的所谓‘干扰’能够重现时”,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总裁亲口证实了这一说法④。


慎重很重要,但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连万分之一的风险都不能容忍”的民航安全,也没有必要靠“万分之一的可靠性都没有的谣言”去守护。



参考资料


①Interferencefrom Electronic Devices

②Press Release -FAA to Allow Airlines to Expand Use of Personal Electronics

③Expanding Access to Mobile Wireless Services Onboard Aircraft

④“飞行模式”何时不再徒有虚名

⑤民航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⑥China Could Soon Let Passengers Use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还有别的问题求较真?

请在后台留言 #我爱问较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