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去迪拜,对于一个建筑摄影师来说,就像佛教徒看待圣书里的麦加,你不了解他,却很渴望去看看他。
_
2017年的最后几天,怀揣着对这个沙漠之城的无限想象,踏上了Dubai之行。
_
几天的行程并不宽裕,每一天都是早起晚归,身体疲惫不堪,经历却处处惊奇,兴奋不已。
从2000年起,迪拜渴望借由摩天大楼来展现城市的超现代化,整个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与计划,成为了全世界的最大工地,高层建筑的试验场。
在市区,处处可见建造中高楼大厦和张牙舞爪的塔吊起重机,以及晒得黝黑的来自西亚及南亚等地区的建筑工人。
在迪拜,Vision这个词是不容亵渎的,被写在类似毛泽东语录一样的酋长自选集上,大标题熠熠闪光。Vision在这里化作了和云端相伴的楼宇,争奇斗艳的异样造型,伴随阳关反射出璀璨光芒的巨大“宝石”,规整得像游戏一般复制的街区。这里并不需要底蕴和故事,眼见的即是奇迹和决心,迪拜定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业态,却是对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最好验证。
对寻找视角宏伟、场景壮阔的爬楼机位没有什么兴趣,
于是尝试稍稍的离开这个城市的最中央,
去侧面寻求一些更有意思的画面。
在那里,风沙飘荡,尘土飞扬,
闪烁着耀眼阳光的沙砾,让空气里就泛着一种科幻的气息。
_
这不禁会让人想起星战中的塔图因星球,
哈利法塔像星系的中枢一样立在天边,
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片黄沙,
都是构建这个朋克感十足的行星的模块,
_
而我,就伫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_
空无一人的大片沙土地并不是真正的荒凉,
很快,更多充满未来感和令人惊奇的世界性建筑
会继续不断拔地而起。
_
_
我不是很喜欢做旅行的攻略,
觉得会破坏对很多陌生地方的神秘感,
那该怎样去寻找一些感兴趣的拍摄地点?
很多时候我喜欢用Google map。
_
沙盘式的建设让整个城市布局一览无余。
打开地形模式,不停的放大与缩小,
在卫星视角寻找地面上有意思的景观区域,
然后设好驾驶路线,导航过去即可,
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失望!
_
因迪拜特色的地理环境和位置,
难得一见的平流雾奇观在这里却不罕有。
_
就在到达迪拜的第二天凌晨,
原本疲惫的我突然惊醒,
不自觉的拉开窗帘望向窗外,一切都被白纱裹住,
一场魔幻的大雾无声无息的侵袭了这个摩天城市。
_
然后,
一切都炫酷到了天庭去了。
_
扫街,依然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
你会和谁,和什么风景,和什么故事,
不期而遇。
_
当然你也不会料到一个小小的爬坡就让座驾陷入流沙,
眼前的城市天际线近在咫尺,几百米外就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你却无从求助……
_
_
为什么叫SandPunk,
也许只是为了好听,
为了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酷,
为了映衬这沙漠之城的科幻感。
_
但朋克精神,推崇的就是探索、革新,
我们看世界,感受一切,都需要些许叛逆,些许情怀,
不满足更容易吸引眼球的画面,
不满足那些无限重复的视角。
迈开双腿,不断的去探索去思考,超越自己打动自己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