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迷
财经资讯、财金政策的深入解读,金融、资本市场的最新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迷

“里外不是人”,这就是冒犯中国的下场!

新财迷  · 公众号  ·  · 2018-05-05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些天,反对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中国政策的情绪和声音在澳大利亚全面爆发。

澳政治家、媒体、学者、企业等个人和团体,纷纷就目前糟糕的中澳关系向特恩布尔“开炮”—— 澳各界警告特恩布尔:“对中国糟糕,小心被‘惩罚’!”


反思“反华”言论


“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澳总理特恩布尔去年12月公开喊出了这句中文,并指责“中国影响力正在干预澳大利亚政治”,澳大利亚人应该捍卫自己的主权。


也从彼时起,中澳关系不断加剧的紧张氛围令澳洲各界忧心忡忡。



“特恩布尔对中国的这种极其糟糕的行为,是对中国人的公开冒犯。”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表示,特恩布尔正在破坏与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


日前,多家澳媒报道称,欲来中国参加澳大利亚年度贸易和商业博览会的澳政府官员发现,他们的签证申请遭到拒绝。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虽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已在4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表示,该报道纯属无稽之谈,根本不存在这一情况。然而,有关中国“拒签”的传言依然在澳国内舆论迅速发酵。

上述报道指出, 澳大利亚自导自演的这幕闹剧,凸显了本国民众对政府外交政策的焦虑。



如今,澳大利亚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民众,都开始反思在该国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渗透论”:炒作“反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矿业大亨福里斯特呼吁澳政治人士停止“反华”言论,他说,继续“挑事”会让每个澳大利亚人付出高昂代价。

摇摆不定的状态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认为,澳大利亚对待中国并不全是“任性”。仔细观察, 长期以来,在对华政策上,澳大利亚更多是处于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的状态。

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鹏具体分析了澳大利亚的“拧巴”表现:“一方面,澳大利亚在经贸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并且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亚太尤其是南太平洋地区的稳定秩序,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 在安全、政治等议题上,澳大利亚往往追随美国等个别域外大国,在南海问题上挑动事端,同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正常海外合作。



在这背后,实为澳大利亚既放不下中国饭碗、又忍不住砸中国锅的矛盾心理。


数据显示,2017年,澳大利亚80%的铁矿石出口中国。同时,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英国广播公司指出,与中国等国的贸易顺差,是澳大利亚经济在近25年来持续繁荣的重要支撑。 “澳大利亚希望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其而言是战略性的。” 王晓鹏说。



与此同时,自居为西方阵营的一员,澳大利亚既摆脱不了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又想在亚太尤其是南太平洋地区保持所谓的战略优势。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指出,正是这样一种“心理分裂症”,导致澳大利亚总是试图在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寻求一种平衡。英国广播公司更为直接地分析称,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成为澳大利亚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中的最紧迫问题。


“究其根本, 澳大利亚还是抱着一种冷战思维,无法正确看待中国正常的综合国力增长和海外影响力扩大, 由此在外交决策方面出现偏差。”王晓鹏说。


呵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对于澳大利亚的做法,海外网报道认为, 想要的太多,结果只能是心理失衡,最终什么也捞不着。

近日,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调整大使提名可能疏远澳大利亚。

据《环球时报》4月27日报道,原本计划赴澳大利亚任大使的美国“鹰派”上将哈里斯突然被改为赴任韩国。对此,陆克文日前接受澳媒采访时说, 这个临阵换将的决定显示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盟友关系的轻视,“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就是一个二流盟友”。

另据《澳大利亚人报》同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防部4月26日确认,该国今年将不参加由印度牵头、美国和日本参与的马拉巴尔联合海军演习。有评论称, 澳被排除在马拉巴尔演习之外是因为印度与中国关系升温,这也让特恩布尔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的澳美印日四国安全对话遭受打击。 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战略分析员雷吉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现在新德里的官方情绪是,没人愿意在离大选还有一年的时候激怒中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教授简·戈利指出, 部分澳政客对华“又吵又闹”的把戏必须停止,澳大利亚必须接受中国的崛起,否则只会承受严重经济后果。

在戈利教授看来, 中国不是在“上升中”,而是“已经崛起”。 而澳大利亚从中受益良多,不管是在贸易、投资、教育、旅游、农业等领域,还是为澳大利亚贡献“活力”的中国移民,叫嚣“中国渗透论”就是在伤害这些产业和群体。

昆士兰州议员、澳中工商业委员会主席麦克·柴指出,只有澳中政治关系不断改善,澳中经贸才会获得更大发展机会: “澳大利亚政治家要知道,中国对澳大利亚有多重要!全澳每58家企业中就会有一家对华出口企业,所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澳政治体制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两国政府求同存异,呵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来源:中国搜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点击


求美国也没用?特朗普真狠。

文在寅“跪留”美军另有隐情?只怕是走到头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