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财经  ·  《哪吒2》,全球TOP29!被偷票房损失几千 ... ·  昨天  
央视财经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昨天  
第一财经  ·  万亿城市新排名来了!这个城市增速领跑→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方法创新对实证研究的影响大, ...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阿里巴巴、DeepSeek,突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那些被网站封为专家的“抠脚大汉”,说能治好一切疑难杂症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5-27 09:10

正文



在搜索的那一刻,你或许就已经被盯上了。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近日,存在已久的“互联网医疗广告”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据新华社报道, 百度、搜狗、必应、360等搜索网站存在搜索公立医院出现民营医院仿冒广告的情况。 另据媒体报道,在百度搜索中, 医院可以花钱购买疾病名称作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医院还存在“手术中途加价”等不规范问题。

目前,百度已对1000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广告屏蔽保护,计划于2018年7月底完成对16000家公立医院、权威医疗研究机构进行首位展现官网保护。另外,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表示,对于违反规定的内容将持续筛查和核验并定期清理。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两年前,一名叫魏则西的小伙子通过百度搜索求医的事情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个21岁的年轻人用生命揭露了互联网医疗广告竞价的内幕。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委入驻百度进行调查,巨大风波之后百度承诺对医疗广告进行整改,整改措施包括从以价格为主的排序机制,改为以信誉度为主,价格为辅的排序机制,并紧急下线了1.26亿条医疗信息。

魏则西大二时发现患上滑膜肉瘤,通过百度搜索,他到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简称“武警二院”)尝试“肿瘤生物免疫疗法”,然而这种疗法在美国早己被淘汰,该医院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也是虚假宣传。(2016年4月12日魏则西医治无效身亡)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这些被禁的广告改头换面再度出山。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广告的活跃地带从PC端转移至移动端, 医疗广告借由新技术、通过算法推荐不经意地穿插在我们日常搜索的信息流中, 有如“白发变黑、瘦身美容、不孕不育、疾病治愈”等广告层出不穷,难辨真伪。此前,今日头条就因平台推送了大量虚假药品广告,采用二级跳的模式诱导用户被约谈。

用户日常搜索或点开的信息会被记录和储存,这对平台来说叫作“通过大数据更精准地描绘用户画像”,但 这一画像究竟用在何处,怎么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如果说平台推荐的广告是一个个隐形的坑,那么竞价排名的广告无异于一只只钓竿,坐等“鱼儿”上钩。据媒体调查,有记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头痛”和“骨髓痛”, 置顶的消息几乎全是所谓的“专科医院”或“新型疗法”,这些医院还普遍标注“有数十年经验的专家坐诊”等宣传字样。

通常来说,会主动搜索疾病名称的用户,主观意识上除了想要了解该疾病,还会关注“如何治愈”,所以在广告的诱导下,很容易就会“上钩”。点开这些广告页面后,往往会弹出聊天窗口,即“在线医生或在线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没有疾病的用户也许会直接关闭界面,但身患疾病的用户绝大多数都会希望获得更多资讯。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网络截图

这种模式本身是没有错的,但由于平台缺乏监管和审核机制,商家利益熏心、无法无天,所以竞价排名广告很快就成为了虚假广告的“重灾区”。

另外,这类广告的成本较高,这也催生了后续的一系列“黑心产业链”。竞价排名广告通常是按照推广效果付费,不同广告类型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条医疗类广告,通过关键词竞价,出价高的医疗机构才能因该关键词被搜到。想要维持后续曝光度,还需要继续投入。广告每被用户点击一次,医疗机构就要付给平台15元,并以此叠加。

中国的移动搜索用户在2018年第一季度达到6.66亿,像百度这种搜索引擎几乎在全网被普遍使用,广告点击率如果居高不下,医疗机构投入资金就会越来越多,更无法避免的是同行恶意点击,增加医院成本。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高成本下,部分黑心医疗机构就选择了两种方式“续血”。

第一种是开发病人,增加机构收入。 这一模式是很多医疗机构的惯用伎俩,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病人咨询病情时,借病人对病情的恐慌和不知情,拿到病人的联系方式和姓名,并保持长期联络。或以“优惠”甚至是“免费”体检的福利诱导用户到医院做检查,再将病情严重度夸大,然后给病人进行漫长的治疗,当然,治疗过程是收费的。

第二种是“打造”专家,减少机构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部分医疗机构以低成本聘请没有医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 冠以“专家”称谓,并加上“数十年坐诊经验”或“XXX方面资深研究者”等光环,让其坐诊。

此前根据《南方都市报 报道,一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男子,应聘贵州某民营医院的精神疾病科主治医生,在他面试时,面试官完全没有提及心理学专业知识,仅仅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让其入职。

据该男子反映, 他在这家医院的同事没有几个是医学专业毕业的,而有的医生甚至以前是货车司机。 之后的工作内容也让他倍感疑虑。 一名没有任何问题的患者报告被要求改为“重度抑郁症”,一些没有问题的孩子的检测报告也被要求改为“自闭症”和“智力低下”。


该男子所在的医院,一名没有抑郁症的检测者,其报告被要求改为“中重度抑郁症”(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种种冲击下,这位工作人员提出辞职,并向记者讲述了这些竞价排名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这条产业链上医疗机构的“黑心”故事。被利益熏心的黑心医疗机构上演了一出出大戏,一无所知的患者用生命在探测它们的底线。然而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底线的。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花钱买排名,竞价推广无底线;

输入关键词,山寨链接跑前面;

一次搜索后,广告“轰炸”惹人嫌....

技术的进步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隐忧。 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技术会不会因为利益发生偏移,就像竞价广告一样,走偏了方向。 骗子们挖下的坑,用户越来越难防。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相关监督,平台也应有反思意识,恪守规范,增强自律,而对于我们来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必须随时保持“警惕”。 我们不拒绝这个世界的进步,但没有人想被玩弄于鼓掌之间,正如魏则西事件,虚假医疗广告已经不是“韭菜”的问题了,这关系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郎咸平磨砺十年再出新作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以数学原理解析《资本论》

弥补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缝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