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养师顾中一
350000 人关注。顾中一,注册营养师、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任之堂  ·  流感患者,可以试试! ·  6 天前  
丁香医生  ·  茄子的吃法中,有一种很危险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营养师顾中一

这些才是真「变色还能吃」的食物,快分享给爸妈

营养师顾中一  · 公众号  · 养生  · 2024-09-09 21:30

正文

本文约 32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太长不看

小苏打洗桃会变黑、铁锅炒苋菜菜汤灰还浑,蒸紫薯水变蓝……这些都是花青素的“锅”。

氧化褐变反应会导致食物切开后边缘变成灰褐色,只是香蕉、苹果、土豆等浅色食物更容易看出来。

「荧光肉」甚至是肉质新鲜的标志,蛋黄表面变绿只是因为鸡蛋煮太久了。


至于小苏打洗桃子能不能让桃皮更好剥,看小苏打洗桃子部分末尾。


食物变色,通常总跟变质腐坏联系在一起。


但今天跟大家说的一些食物,它们颜色是变了,但没变质,遇到了可别扔,还可以放心吃~


有的变色多见于

颜色饱满鲜艳的食物


1

小苏打洗出“黑”桃子



桃子好吃,但桃毛洗不干净真的很烦人。


于是,有人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搓洗或泡洗桃子,既能洗掉桃毛,还能减少农药残留。(因为我国蔬果生产中常用的农药是有机磷,这类农药在碱性环境下会分解、失效。)


但看起来好好的桃子,用小苏打洗完变紫变黑是怎么回事?这桃子是染色的?


别怕!



花青素:酸碱变色


桃子的“红色”来自于花青素。


花青素是公认的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但它自身结构很不稳定容易发生降解,除此之外,外界的 pH 值、温度、光、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1]。


作为一种水溶性色素,花青素的颜色会随细胞液的酸碱度而改变,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1]。


用小苏打搓洗桃子时,桃皮中红色的花青素遇碱变色,越红的部位呈现的颜色越深,看起来像是紫黑色。可以看到,溶解在小苏打水中的花青素逐渐变紫、变蓝



如果用小苏打洗草莓,也会发现水变绿变蓝。



用小苏打洗桃子能让桃皮更好剥?


有说法称,用小苏打洗桃子会让桃皮更好剥。依据就是,在工业生产中,常规的桃子去皮工艺之一就是高浓度碱液喷淋去皮。


但工业生产使用的是氢氧化钠,它的碱溶液“腐蚀性”可比小苏打强多了。用小苏打想达到同样“脱皮”的效果不太可能。


从原理上来说,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果蔬皮黏连的主要原因。热碱液会破坏果胶多糖的单元结构和纤维素微纤维强大的交联结构,从而去除果皮[2,3]。


因此,用小苏打搓洗桃子,在去除桃毛的同时,对剥桃皮也会有点用但不多……



2

铁锅炒出灰浊苋菜汤


除了外界 pH 值,不同的金属离子也会对花青素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花青素:遇铁变色


别人炒苋菜,菜汤是鲜亮的红色或紫红色。



如果你用铁锅炒苋菜,很可能只会得到一盘灰扑扑的苋菜,菜汤也浑浊暗沉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你买的苋菜有问题,而是你用的锅有问题。


因为铁离子 Fe2+、Fe3+ 等对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让苋菜中花青素的颜色由红色变橙黄、棕黄、褐色,Fe3+ 除了会加深花青素溶液颜色还会生成沉淀[4]。


铁锅炒出来的苋菜,吃还是能吃的,就是花青素少了不少,外加卖相不怎么好看。


同样道理,用铁锅煮水果或水果酱也会有类似问题。


3

紫薯、紫米也会变色



像紫薯、紫米、黑米,这些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也会在烹饪过程中发生变色现象。


蒸紫薯或煮紫薯时,花青素溶于水,如果水是碱性的,就会变成蓝色、绿色,而不是紫薯本身的紫色。


淘洗紫米黑米时,淘米水也有会有“染色”“变色”现象,不过这可不是染色米的标志,相反,人工染色的柴米/黑米是没有这种“染色、变色”现象。



想保留色泽应该该怎么办?


① 避免碱性的物质接触到水果和蔬菜。比如,别用小苏打洗桃子、草莓等水果。


② 做菜、做沙拉时可以适当放点醋、柠檬汁。酸性环境下,花青素的稳定性会高一点,分解较少,颜色也能保持[5]。


③ 像苋菜这样花青素含量较高的菜,别用铁锅炒,也别用铁锅做果酱。



有的变色

浅色蔬果更易看到


浅色的水果、蔬菜以及薯类切开或削皮后,切面或表面的颜色很快就会出现一层灰褐色


剥皮的香蕉、削皮的苹果,切开的土豆、莲藕和白薯等,都可能观察到这种变色现象。如果你用破壁机打过苹果汁,从浅黄到褐色,那真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就是酶促褐变反应。


当然,深色的蔬果也有酶促褐变反应,只是因为本身颜色较深不容易观察到。


酶促褐变:氧化变色


果蔬及薯类中富含酚类物质,它们有抗氧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类催化酶促褐变反应的酶类(主要是酚类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正常情况下酚类氧化酶分布在细胞质内,而酚类化合物则分布在细胞液泡中,两者的分布位置不同,遇不上,也就阻止了酶促褐变的发生[6,7]。


切开、剥皮后,机械损伤破坏了分隔酚类氧化酶和酚类化合物的细胞结构,这两类物质遇上,再加上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反应,生成褐色物质发生褐变


苹果切开后,酶促褐变反应发生迅速。

切面迅速变暗,右图红圈中有明显褐色斑块。


一般情况,大家备餐时间差不多十几分钟到一小时,这期间发生酶促褐变反应,果蔬通常是不会变质腐坏的,就是不太好看了。但如果果蔬切开后在空气中暴露几个小时,就要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可能增加安全隐患。


想防止变色应该怎么办?


① 缩短备餐时间,现切现做现吃。


② 切开的果蔬包上保鲜膜或泡水里减少氧气接触。比如,土豆丝就可泡水里,一方面减少酶促褐变反应防止变色,另一方面还能洗掉多余的淀粉让炒土豆丝的口感更爽脆。


③ 切开的果蔬挤上些柠檬汁,酸性环境抑制催化酶的活性。


④ 切开的果蔬焯下水,或者罩上保鲜袋放冰箱,也能抑制催化酶的活性[6,7]。



提醒:除非进食困难,否则不建议大家做果蔬汁,特别是水果汁,营养损失真的很大,而且水果榨汁后,水果中的糖就变成了游离糖,这也是大家应该少摄入的。



食物中的光学现象:发荧光


是的,这里要说的就是「荧光肉」,最典型的就「荧光牛肉」。其实这并不算新话题,好多年前就说过这个问题。



「荧光」牛肉:光学现象


切肉时,我们通常会垂直于肉的纹理下刀,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比较好。


当你用这种刀法切了一盘牛肉片或卤牛肉,可能就会发现好几片肉上都出现了荧光或是金属光泽。这并不意味着肉变质腐坏了或是有什么化学添加剂,相反,它可能表示这块肉很新鲜


肌肉由数不清的肌纤维组成,把肌纤维放大看,会发现它的结构是一段一段的,这个结构就叫做肌节。


当肌纤维被切断,断开的肌节在截面形成井然有序的突起,类似衍射光栅 ,就是通过特定有规律的结构,让合适的光线发生衍射、干涉,白色的光被分解为不同的光谱,在肉的表面呈现出云母一样的光泽, CD、DVD 背面的彩虹光也是同样道理[8]。


这是个有年代的比喻,现在的年轻人还用 CD、DVD 吗?



猪腰的肌肉组织在特定角度下出现彩虹。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8]


如果肉不新鲜肌纤维、肌节等结构就可能腐败菌和细胞自溶酶破坏,那就看不到荧光了


形成「荧光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薄膜干涉。肉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性脂肪,这层薄膜会影响通过它的光线,使光谱中只有部分颜色通过,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光泽更接近于气泡或浮油的光泽[9]。


特定部位、熟肉、红肉更常见


肌肉组织的类型决定了只有某些部位的肉更容易出现「荧光」,像牛肉就是半腱肌(起始于尾巴的根部,从大腿后侧向下延伸,止于小腿胫骨的一条长肌肉)上最易出现「彩虹」,因为肌纤维粗细一致分布均匀,横截面比较容易形成规则网格,利于衍射的发生。


腌制和煮熟的肉类中,肌肉纤维会更紧密地挤在一起,产生衍射所需的网格结构。


另外,腌制的火腿可能比生猪排油脂更多,增加了薄膜干涉发生的机率。


肉本身的颜色也有一定作用,相比白色的禽肉,出现在牛、羊、猪这样深色肉上的「彩虹」更容易被发现。



遇到「荧光」牛肉怎么办?


当然是放心吃了!


当然,有些时候病菌污染也会导致肉类变色,但通常会伴随味道、肉质的变化,而且颜色也不会随角度的不同发生变化,这时可千万别再吃了



烹饪时间:蛋黄变绿


如果你剥开一个煮鸡蛋,发现蛋黄表面有一层灰绿色的膜,那多半是煮太久了



硫和铁相遇:变绿


蛋清含有的蛋白质里面,有一些含有硫元素,一般情况下硫是紧密结合在蛋白内部,但加热过久的时候这些硫就会「逃脱」,这些自由的硫来到蛋清和蛋黄的边界,和蛋黄里含有的铁相遇,结合成硫化亚铁——一种灰绿色的化合物,这就是为什么绿膜只在蛋黄表面。


这样的蛋黄除了不好看、有点噎人以外,没什么安全问题,可以吃


想防止变色应该怎么办?


怎么把鸡蛋煮到刚好全熟又不会出现“绿黄”呢?


除了自己的煮蛋经验,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


一个是蒸蛋器,通过定时装置,蒸出来的鸡蛋刚刚好,还可以调节不同熟度。


另一个是「煮蛋计时器」,煮鸡蛋时跟鸡蛋一起放到锅里,看它变色的区域推测鸡蛋煮到什么程度了,捞出来的鸡蛋用凉水迅速冷却,剥开也会发现熟度刚刚好。





最后再提醒下大家,文章中提到的这些“变色”食物,可以安全食用的前提是,只有颜色这一个指标发生变化,其他指标都还好好的


如果说食材在颜色变化的同时还伴随味道、质感的变化,那估计是变质了,不要吃!





快把本文转给爸妈,这些才是真的“别扔还能吃”的食物~

参考资料

[1] 徐青,王代波,刘国华等.花青素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07):218-224.

[2] 王丽娟. 三种水果罐头原料去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 王凤昭,吕健,毕金峰等.去皮方式对黄桃渗透脱水组合干燥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21(09):121-129.

[4] 李颖畅,孟宪军,周艳等.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30(09):80-84.

[5] Abdel-Aal el-SM, Hucl P. Composition and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in blue-grained wheat. J Agric Food Chem. 2003 Apr 9;51(8):2174-80. 

[6] 李彩云,李洁,严守雷等.果蔬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42(09):283-292.

[7] 孙芝杨,钱建亚.果蔬酶促褐变机理及酶促褐变抑制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03):22-24.

[8] Martinez-Hurtado J ,  Akram M ,  Yetisen A . Iridescence in Meat Caused by Surface Gratings[J]. Foods, 2013, 2(4).

[9] Why Some Cold Cuts Make Iridescent Meat Rainbows—and Why They're Still OK to Eat(2017-12-07)[2022-08-28]. https://www.mentalfloss.com/article/519239/why-some-cold-cuts-make-iridescent-meat-rainbows-and-why-theyre-still-ok-eat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编辑:鱼藻

想看有声版科普

快关注我的视频号吧  ↓



关注我,你想了解的营养科普

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