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商家越来越精通营销,越来越会激发女性物欲和挑拨两性矛盾,只要是和女生有关的任何节日,他们都能把所有的庆祝活动简化成一项:
女神买点东西吧!
要么就是
女神让你老公/男朋友给你买点东西吧!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国外的商家也经常搞促销,搞打折,有黑五打折日和圣诞新年疯狂大促销,国内因为之前没有这种节日传统,所以自己搞出了一个双十一双十二双十节,仅仅这样还不够,各种其它节日都得见缝插针,情人节卖东西,女生节卖东西,妇女节卖东西,就差清明节也卖东西了。
所以说中国的商家,有一种奇妙的舆论引导能力,能把各种节日都简化成一个简单的约炮节或者情人节,几乎所有的节日就只剩这几样活动了:
屌丝送礼物
女神收礼物
普通女性自己买或者求着老公买
开房啪啪啪
上网买买买
营销本身是个中立词汇,如果仅仅是促销,打折,东西好,快来买,那么这本来就是无可指摘的事情,问题是,现在的营销号,都是在宣扬什么样的价值观?!
看过美剧的人,想必对国外的信用卡骗局都有所了解。就是信用卡公司专门针对年轻女孩下手,不断以物质和消费来诱惑她们,让她们疯狂消费,每个月都无限额刷爆透支,最后终身被信用卡公司捆绑,甚至连房产都要被拿去抵债,这些也早就不是什么个例了。
但是认真仔细看,国外的信用卡公司和商家,还是太实诚了点,比起国内营销号的狡诈,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没别的招数,只会非常坦诚的告诉女孩子,这东西就是好,包包首饰多漂亮啊,买不起也没问题,来来来,申请张信用卡。
这种话术,被波士顿法律里的Alan Shore认为是魔鬼对纯洁羔羊的引诱,我觉得他简直是大惊小怪,如果他在花个两三天混混豆瓣知乎微博公众号天涯等地方,就会发现相比之下,国外的魔鬼,简直就善良的像个观世音菩萨了。
中国的互联网营销号,对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超前消费”的粉饰,可谓清丽脱俗,对于消费者群体的洗脑,更是花样百出,手段多样,令人防不胜防。
直接说包包好看,首饰漂亮,化妆品多棒还不够,诱惑力远远不足,所以他们居然还能发明出“投资自己”和“生活质量”这两个词,真可谓是杀伤力巨大的营销词汇。
投资自己本质是没错的,但这个投资,更多是从学习技能上来说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毅力坚持,学习这个事本身,其实往往不值多少钱,coursera甚至很多免费,我自己微信公众号针对英语自我训练的流程和材料,也都是全免费的。
但是营销号对“投资自己”的概念,偏偏直接和年轻女孩的物质欲望捆绑在了一起,没钱也要出国旅游装逼,只有买昂贵衣服,饰品,买自己承担不起的奢侈品包和各种首饰,才是重视自己,才是学习,才是品味,才是开拓眼界,才是扩大格局,才是真正的投资自己。
同样,重视生活质量本身也是没错的,但这个本质上就是个量入为出,有多大能耐,过多好的日子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时候,开源节流,适当投资,合理储蓄,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最基本的生活管理常识。
然而营销号对“生活质量”的概念,仍然还是直接和超前消费直接捆绑,一定要在年轻时候就享受到最好的,最昂贵的奢侈品,23岁时候看到的纪梵希小黑裙,舍不得买,到了32岁青春不在,你买了穿了也没啥意思了。所以,现在就要重视生活质量,要刷卡,要白条!
这种荒谬逻辑比比皆是。
老实说,喝凉水啃馒头省钱买香奈儿的包去挤地铁公交这种事情,算哪门子的“重视生活质量”,恕我愚钝,我怎么都看不出来。
如果说仅仅是采用这样的话术来粉饰享乐主义也就算了,问题是,营销号最热衷的一件事,就是针对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下手,有意的把消费行为,和“女权”,“独立”,“自强”等概念结合在一起,这种无耻营销手段,堪称核弹级攻击。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文章撺掇刚毕业月薪四千的女性,要买价格三千以上的鞋和几万块的包,不买你就是穷逼思维,不买你就是不重视生活品质,不买你一辈子都成不了有钱人,不买你就是不独立,不自主,不女权,被开除好女孩的行列了!
这种所谓的“女权”,其实就是忽悠女性不顾眼前,不顾未来,不顾长久规划,疯狂的花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管家境,孩子和未来,更容不得你老公或者别的什么人来说三道四(煽动挑唆两性对立),我在豆瓣上表达过对这种消费主义陷阱的担忧,并且说女性的独立自主,并不是靠无限制花钱来体现的,结果立刻就被一些知名的女权号截图挂出来疯狂攻击,大骂屌丝你有什么资格妨碍我们女生花钱?!
第二天我就发现我被这些人集体给拉黑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对这类所谓的独立自强公正女权号充满了警惕,不断发表仇男言论,并且煽动挑动女生疯狂消费,这些号常年无非就是做这些事,你说他们背后没有黑商家在支持,我是第一个不信。大部分女权号基本都这样,以为女性好之名,行坑害女性之实,而且这些号的背后,搞不好就是若干个跟我一样擅长写文的抠脚大汉。
物质享受,吃喝玩乐本身是中性的,有能力享受,没能力就忍着,没人有资格说三道四,但是现在全民的网络舆论都把这种物质享受包装成积极努力优雅进取,这种舆论风气,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裸条事件出来时候,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意外。
而且真的论起女权和女性消费,就更不能在今天,三八妇女节搞促销了。
三八妇女节是个什么节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中国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
党和政府为维护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不同的地区,庆祝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庆祝对女性的关爱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
由于这个节日一开始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发起的政治事件,这个节日和众多国家的文化都有融合。
——摘自互动百科
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和庆祝现代社会女性积极争取平等的恋爱,婚姻,工作,参政,和受教育权利而设立的。在约100年前,中共刚成立时便明确指出,要推翻三座大山,反对封建,保障女性平等受教育和参与工作的权利,要以坚定的态度和行动力横扫一切封建腐朽思想。
妇女节,不是让男生勾搭妇女去啪啪啪的场合,更不是女生们自恋自怜,一边收着礼物一边嘟着嘴说宝宝只过女生节,不过妇女节的节日。
它是让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保障妇女权益,尊重女性,促进女性地位提高的一个重要场合和时间,在这个节日,我们应该给我们的母亲,太太,女儿送上一些节日祝福,男生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女性,保护女性,一视同仁,不是对着美女就跪舔,对着普通女生就毫无绅士风度,而女生应该仔细思考,怎么样在未来更好的变的独立,强大,勇敢的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而不是被商家洗脑,沉迷在买买买和被男性的饲养控制中。
同理,儿童节也不是让你们约会啪啪啪制造儿童的节日,它的本意是为了悼念战争中的死难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的,之后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在这些节日,不一定非要去腾讯公益给失学女童捐款,但是认真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和小朋友平等交往,给他们以足够尊重而不是成人特有的傲慢,是最基本应该有的节日活动。
这些节日都不是给商家促销,给你勾搭妹子/男神用的,他们的存在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只有你我现在就开始有这种意识,并且行动起来,一个个个体的努力和警醒,才能慢慢促进社会的变好。
如果永远受商家洗脑,沉醉在物质消费里优雅高贵,动不动就撅着小嘴说宝宝不过女生节妇女节,宝宝只过儿童节,各种原本承载着非常严肃意义的节日都成了商家营销,男女滥交,这种娱乐至死的社会,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么?
希望是我多虑了。
点二维码关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tKqycnKbqoR98dIzFfwhMmkiaZnhZH4bYteBMdlHyIpUWUrb1fJnOLVc3ZBVN0zk2kxIEmON0rvpClvpxqTficQ/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