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佛仙人  ·  过年期间不玩,属于浪费生命 ·  16 小时前  
纯银V  ·  慢鸽#24个人的2024年终总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蒋介石为何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0-14 21:44

正文




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对王阳明非常推崇,蒋介石甚至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日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


今天,岛君推荐的这篇阐释阳明新学的文章,兴许能够就蒋介石的这番论断给出一两点理由。


注: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免费参加【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2016首届企业家致良知(贵阳)论坛


作者|张学智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王阳明的核心学说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的核心概念,王阳明有很多哲学命题,比如说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晚年他主要是讲“致良知”,致良知是他平定宁王宸濠以后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良知”来源于《孟子》,“致”来源于《大学》的“致知”。有朋友问,“良心”和“良知”有何不同?我认为良知也就是良心,不过良知更加重视良心的自觉。你心里有良心,有时候你可能不自觉,但是良知着重的是这个“知”,着重强调良心是一种精明的、醒觉的状态。这个良心为主体所知,是一种主动的、精明的状态,所以叫“良知”。


王阳明除了是个学问家以外,还是个实践家。在他这里,正确不正确一定要用自己的心去观察判断,不能盲目地肯定或者迷信外在的东西。自从他确立了心学的立场以后,他就在心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随着实践的进展,王阳明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扩展。阳明有句话:“某于此良知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意思是我的学问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经过了很多生死搏斗、性命交关的艰难的环境和险恶的势力,不是那么平坦过来的。


所以他让弟子要多多地体会这种艰难困苦场景。直到晚年,王阳明都非常重视兢兢业业去做。王阳明说过:“《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意思是《易经》的64卦,384爻,总结到一点,就是《乾》卦的初九爻辞“潜龙勿用”。“潜龙勿用”代表的是,人要沉潜下来,要苦练内功,不要忙着表现自己。就是说在学问没有大成、事业没有成就、各方面的修养还没有充分之前,先要苦练内功,兢兢业业,不要浮躁,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所以他才说,《周易》384爻,归结到一句话,就是“初九潜龙勿用”。


他说,《易经》是讲变化的,但是无论如何变,变到哪一步,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初久潜龙勿用”。意思是,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境遇,对待这些境遇,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即“初九潜龙勿用”:兢兢业业、谨慎小心、苦练内功、逐渐积累,然后再慢慢地表现,慢慢地冲破阻力,逐渐大成。


用“初九潜龙勿用”所表示的精神去处理事务;“善易者不占”,不去预测未来,靠“初九潜龙勿用”去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苦练内功即可。这就是对于未来的积累,有了这个积累,你未来就可以成功;没有这个积累,未来不能成功。只靠卜卦、预测、侥幸,是不能够成功的。这就是王阳明对待《周易》的态度,王阳明的《周易》观,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初九潜龙勿用”。这句话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初学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品行的提高,经验的获得,意志的磨炼,没有这些就没有后来的一切。


王阳明从龙场悟道,到“我此良知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中间经过一些转变。总体上说,他早年注重兢兢业业、苦练内功,到了晚年,逐渐变得狂放起来,注重“狂者胸次”。他认为,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要开始表现。


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学说方向发生了改变。“致良知”是他晚年成熟的学说。 “致”的字义本来可以有两个阐释方向,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招致”、“罗致”就是把外在的东西放在心里面来,这是“致”从外到内的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是从内到外的方向,比如我们经常说“致敬”、“致礼”,就是把我心中的敬意和礼貌给你,这是从内到外的路径。


王阳明晚年的“致良知”有一个非常精到的意思,即这两个方向是互相补益的。从内到外的方向,是从孟子出发,再加上龙场悟道确立的心学立场,认为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良知,做事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良知推至到外面去,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让良知做主,即确定它的方向,不能做坏事。另一点就是从外到内,当你把你的良知推至出去做具体事的时候,会得到具体事物的知识。


王阳明的良知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道德心之外,还有知识的方面、眼界的方面、境界的方面等。所以致良知最基本的是把心中本有的良知推广到做事上去,做事的时候要受良知的指导,然后在做具体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继而让知识返回到良知里面,使良知的内容丰富、扩大。所以“致良知”是没有止境的。


王阳明说致良知功夫,公卿大夫也这样做、三家村里的卖柴汉也这样做。公卿大夫知识丰富,地位也高,但他仍然可以做致良知的功夫;一个三家村里的卖柴汉,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也可以做致良知的功夫。“童子有童子的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每个人按照现在所具有的良知水平往外推致,往内获得,这样不断地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地反复,使自己的良知越锻炼越深刻,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包容越来越大。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里包含着非常精到的意思,最重要的是以道德为统领,以知识为辅翼。以道德为统领,指的是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即做事要讲良心,要把自己的良知推广到做具体事情上去,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良知规范的引导下,同时在做这个事的时候,获得其知识,使这个知识充广到良知里面来,使良知的包容越来越大,良知中的道德境界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广阔。其中,德性起统领作用,知识帮扶德性。德性和知识互相辅翼,两者同步发展,逐渐深入。


另外,王阳明认为,道德本身有主动性,假如我们有些事情不会做的话,我们的良知也会主动地促使我们去求知。他主张的是整个人格的高远、整体素质的提高,碰到不懂的知识,人的高素质可以逼迫着你主动地去求知。所以在王阳明这里,他给了道德性非常主动的地位。这是王阳明思想的一个精要之处。所以他的主要的学说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在思维方法上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王阳明着重讲心,讲心不是把它分析得很精细,而是比较浑融。王阳明认为,只有浑融的、一般性东西,才能应对所碰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孔子那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君子不器”,意为君子不像一个具体器物一样,只有特定的用途。具体器物是“此”就不能是“彼”。比如说桌子是一件器物,椅子是一件器物,桌子有桌子的用处,椅子有椅子的用处。而“君子不器”是说君子的人格应该是综合的,有了综合的比较高的素质,做什么都可以。这是中国文化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


到王阳明这里,他着重的是精神的阔大、整个人格素质的提高。他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是具体的,从具体事上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充实到一般上来,而且在一般当中融为一体。不然的话,你只能应对此,而不能应对彼;只能应对彼,而不能应对此。


所以王阳明强调的是,具体知识应该在心里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知识的功能,一方面是德性的功能。中国古代人的思维方法,充满了比喻、类推、隐喻等,它不走逻辑的路数,它走人文主义的路数。人文主义很强调体验、类推、比喻、想象等等。


王阳明强调的是心的综合作用。在这一点上他和陆九渊是一致的。陆九渊主张“先立乎其大”,先把道德本心立起来,在道德本心的指导下去获得具体知识。“先立乎其大”是孟子最早讲的,这个“大”就是学问的纲领,要不断地讲,要反复地提起。陆九渊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到王阳明这里,他觉得陆九渊的“先立乎其大”太单薄了,道德是需要强调的,但是道德背后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将会是非常无力的。他希望道德处于统领的地位,但要有知识的根基,要有知识的支撑。这两个东西相辅相成。


王阳明说,如果初学者没有把知识性的东西通过理论性的投射变成道德性的东西的能力,只知埋头格物,这样就会偏离儒家修身为本的根本方向。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把本有的良知推致出去,这是德性的东西,确定做事的善的方向,然后在具体做事当中,吸收做事的智慧,把它返回到良知里面来。


良知这个雪球越滚越大,里面所包含的德行、知识的东西越来越深入。王阳明看来,致良知就是知识和德性两者都不放松,两者齐头并进。说齐头并进还有分而为二的意思,其实在他这里,两者是合一的、同步提高的。


所以,王阳明的学问是活的智慧,特别提倡整个素质的提高。素质的提高包括道德的、人格的,也包括知识的。他强调的是根本的东西。良知碰到实践中的具体需求,就会主动地变为应对具体需求的一套办法。他强调的是在根本上用功。这是王阳明思想的一个特点,他强调的是一套活的智慧,强调整个素质的高。


同一个行为,在阳明这里可以得到两方面的收获,一个是知识上的,一个是德性上的。所以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生命的学问”,这是王阳明学说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作者简介

张学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哲学系与阳明教育研究院成立阳明学研究中心,张学智担任该研究中心的主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