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钱二两
投资未来 | 物联网,新能源,新消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猿  ·  “我真的受够了Ubuntu!” ·  昨天  
程序猿  ·  “未来 3 年内,Python 在 AI ...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惊!小偷“零元购”后竟向 DeepSeek ...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李彦宏自曝开源真相:从骂“智商税”到送出“史 ... ·  3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李彦宏:DeepSeek让我们明白要将最优秀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钱二两

从数据看私营企业的情况

三钱二两  · 公众号  ·  · 2018-09-23 21:46

正文

首先,我想说的是,最近有很多舆论,对经济有各式各样的担心,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源于好的出发点,但确实也有有一小部分人,发出了很多很荒谬的言论来吸引眼球,而很多吃瓜群众也没有分辨能力,人云亦云。


在我看来,数据可能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去看看是否有什么变化。


我想,很多人关心:第一个问题便是,民企盈利能力真的变差了吗?


这里,我用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1-7月,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15.1亿元,增长10.3%,从这个数据来看私营企业的运行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最近很多人们也说,如果你对比2017年1-7月的总额,就会发现其实私营企业的利润总额其实是同比下降的。据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1-7月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161.6亿,这意味着,2018年1-7月经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其实是从2017年1-7月的14161.6亿下降到10215.1亿,同比下降了27.87%。



那为什么统计局会公布说同比增长10.3%呢? 统计局的解释是:



换句话说,统计局的同比增长10.3%指的是“可比口径计算”,直接比较出来的同比下降27.87%是不太正确的做法。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看长一点,看看如果我们比较利润总额是否是一个可行的比较指标呢?我将2014年-2018年前七个月的数据罗列如下,其中不仅包含了私营企业,同时也包含了国有企业:



其实,我们看到一直以来,统计局报告的同比变化数据与按照金额来算出的数据一直误差在2%以内,无论是在私营还是国有企业,而2018年1-7月私营企业的差别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那么,第二个问题便是,这个这个差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2017年前1-7月的数据,当时统计局的“同口径数据”与金额同比数据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我们将2017年7月到现在的数据罗列,我们看到这一切似乎是2017年10月开始的:



我们将每个月的私营利润对比,我们看到自2017年10月之后私营企业的利润是单位下降的:



至于在2017年10月到现在,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我也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但确实从数据上来看,私营企业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将中国企业信用利差数据plot出来,我们看到从2017年10月开始,民营企业的信用利差从180bps上涨到了目前的320bps,几乎是从2010年到现在的最高信用利差。



最后,我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看到真实的一部分,我们也不应盲目的乐观或者悲观。我们总是应该有信心,相信未来会更好,同时,我们已经看到最高层的决心:




正值中秋,我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也祝愿大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