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伟华后市场
这里是朱伟华的原创自媒体,专注汽车后市场、汽车保险、联网智能汽车、电商、创业投资,欢迎跨界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朱伟华后市场

智能汽车的概念该怎么定义?

朱伟华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1-15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发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它把智能汽车定义为: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也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


去年工信部在《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中,把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为: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比较这两个定义,技术差异不大,工信部的定义强调了车路协同,发改委的定义虽然没有提及车路协同,但是提出智能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概念,不过在文件中,关于LTE-V2X和5G-V2X是提出明确推广时间表的。从这个角度看,智能汽车虽然没有提“网联”,原因是它已经明确说明,智能的前提是网联。对汽车人而言,汽车并不是默认联网的,这个和手机不同——手机即使在功能机时代,也是联网的——单纯作为交通工具的功能性汽车,显然绝大多数都不联网。


个人认为,当下在中国市场,汽车已经从原本的身份地位象征,快速变成出行工具,传统汽车已经成为单纯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上,大 多数人都是一个人驾驶一辆车出行。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长速度,未来10年完全具备每个成年人一辆车的消费能力,但问题是目前的道路承载能力根本支持不了每个成年人一辆车。所以,当传统交通工具的功能性汽车,必须尽快变成智能汽车,来避免每个成年人一辆车的城市噩梦在中国出现。



发改委提出智能移动空间的概念,这和丰田在CES上提出转型移动出行公司的代表作很相似。丰田的移动空间概念车,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丰田要变成移动商业地产开发商。移动商业地产开发商的出现,对商业不动产开发商会有毁灭性打击。如果说马云老师的新零售真能撼动传统零售,我认为真需要丰田这样的移动商业地产开发商出现。


只有大量车企转型移动空间开发商,才会由此诞生大量移动空间的配套装修和运营商,这就仿佛智能手机出现之后,诞生了APP Store和大量应用。如果智能手机没有这些APP应用,它对用户的吸引力显然会大打折扣。


所以,要定义智能汽车,我认为必须解决智能化之后,它的工具属性问题——为啥用户要用智能汽车。在此基础上,得解决这类车型的病毒性传播问题——为啥大家要把功能汽车换成智能汽车。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得回答第三个问题,这类智能汽车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在哪里——为啥用户离不开智能汽车。



我认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智能汽车能减少人们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无论是通过自动驾驶实现,还是通过降低拥堵实现都一样。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最酷的出行和消费体验只有智能汽车能实现。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在于移动空间开发商们是否允许其它移动空间装修公司、运营公司为自己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果这个装修公司和运营公司的池子不够大,就算开发商都是精装修,用户体验也不可能好。所以,政府不让炒房子是对的,不然有不动产可以炒作,谁会去炒作移动空间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