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扶贫
由《中国扶贫》杂志社负责运营,主要发布全国扶贫相关通知、扶贫动态、扶贫新闻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吃什么情报局  ·  好穿到离谱!7A原棉平角高腰内裤 ... ·  昨天  
Foodaily每日食品  ·  加码外卖,京东“开杠” ·  昨天  
Foodaily每日食品  ·  2025食品饮料行业有哪些赚钱风口?Deep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扶贫

【理论】扶贫先扶志 人勤百业兴

中国扶贫  · 公众号  ·  · 2017-06-20 16:21

正文

近日,记者在中部一些贫困县调研发现,部分县乡干部说起脱贫攻坚的具体帮扶措施头头是道,一谈到如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就面露难色。扶贫先扶志,人勤百业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广大扶贫干部要在精神扶贫上多下苦功。

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央部署,采取有力举措,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和干部只重视物质扶贫,部分贫困户“肚子”饱了、日子好了,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却还没打起来,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埋下了隐患。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 重物质轻精神 的问题。少数基层干部想方设法在容易出成绩的物质扶贫上动脑子,对见效慢的精神帮扶有畏难情绪,导致脱贫攻坚工作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精神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 有些贫困户和贫困村多年来帮而不富,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精神有很大关系。这种精神的树立,既要靠贫困群众自我生发,也要靠当地政府和扶贫干部积极作为,去唤醒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激发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志向。

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维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精神贫困、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基层干部切实转变观念。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避免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等待观望,甚至出现“生活富了,干劲没了”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