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影戏曲台
新影戏曲台官方微信
51好读  ›  专栏  ›  新影戏曲台

戏讯 | 梨园戏明年再登法国舞台;山西举办戏曲摄影展;京昆名家“唱响”上海书展

新影戏曲台  · 公众号  ·  · 2017-08-21 18:50

正文


中法两国艺术“很远又很近”
梨园戏明年将再登法国舞台
来源:泉州晚报

法国版梨园戏《节妇吟》

“这么多高水准的国际艺术家相聚泉州演梨园戏,是史无前例的。”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回顾去年4月举办的“海丝之春戏剧季”活动时说,明年剧团还将应邀再次到法国演出,感谢欧洲观众的厚爱。

在为期半个月时间的“海丝之春戏剧季”里,中法戏剧行家同台演出,以全新视角演绎梨园戏精品剧目《董生与李氏》和《节妇吟》。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罗文哲对此次活动赞叹不已:“中法两国的艺术很远却又很近。只要有好剧本、优秀导演和演员,同一题材,不管是由中国艺术家演绎还是法国艺术家演绎都有别样的精彩。”

“由欧洲艺术家来表演中国传统戏剧十分少见,用法国现代话剧艺术演绎800多年的梨园戏擦出一道道绚丽的跨国艺术火花,让中法两国艺术家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曾静萍说,在交流过程中惊喜不断,例如:当导演将中国版“董生”与法国版“李氏”组合在一起进行即兴表演时,虽然两位演员之前没有任何准备,语言也不通,但通过互相感受,竟然摸索着表演了下去。最后,当“董生”想要去脱“李氏”鞋子的时候,来自法国的“李氏”出其不意地将“董生”搂在了怀里,这种法式浪漫让所有人忍俊不禁。

担任艺术总监的法国著名导演帕特里科·索梅尔,也是此次中法戏剧盛会的策划者,前来交流的还有法国戏剧演员和音乐家,共19人。早在2013年,索梅尔就来泉观看梨园戏,从此深深爱上这一古老戏剧。之后,他于2014年、2015年将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和《大闷》等带去法国。当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在法国巴黎MC93剧院舞台火爆上演后,索梅尔向曾静萍等人致以双膝下跪的最高答谢礼节,表达对这一中国古老戏剧的敬意。

“梨园戏与法国戏剧界的交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这也让广大梨园人更加珍视自己的传统,更好地将传承800多年的梨园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曾静萍说。

新闻链接

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7-08/17/content_348891.htm


【办好艺术节 喜迎十九大】

用镜头定格山西戏曲之美

来源:山西日报 记者:孙蕊

聚焦梨园春秋,汇聚戏曲艺术和摄影艺术之美,8月18日,《粉墨传神——首届山西艺术节戏曲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展》在山西大剧院开展。

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舞台剧照尽显山西戏曲风采,一件件美艳华丽的戏曲服饰让人叹为观止。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粉墨传神——首届山西艺术节戏曲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展”集中展现了山西省近年来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利用摄影镜头真实展现艺术家们台前幕后的珍贵影像,从不同角度展现戏曲艺术家的精彩瞬间,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精神享受。

王铁根先生是一位擅长以舞台艺术人物形象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家,多年来他以山西戏曲为专题潜心创作,拍摄了数万幅戏曲舞台剧照。他对山西戏曲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摄影镜头也聚焦在山西戏曲舞台的台前幕后,在镜头中发现山西戏曲的美,留住山西戏曲的美。这些凝聚着山西戏曲元素的时代影像,呈现出戏曲人物的灵动与韵味。经过精选展出的作品生动活泼、传神入目,体现出摄影家对山西戏曲艺术的浓郁情结和无比热爱。

本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以山西戏曲为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王铁根先生勤于创作的艺术结晶。其摄影作品取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有经典剧目的精彩场面,又有各种角色行当特写,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每一幅作品都体现出摄影家对戏曲的审美眼光和对精彩瞬间的抓取能力,用丰富的镜头语言描绘刻画艺术家在舞台上的生动形象。

本次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戏曲的剧情和常识,期望起到普及戏曲知识、弘扬戏曲艺术、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让观众近距离领略戏曲艺术之美,切身体会中国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闻链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