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蔚来  ·  2025顺意开年,满电出发 ·  2 天前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2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王朝1月销售130030辆,同比增长4 ... ·  3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立春 | 万象始昭新,汉韵启锦程 ·  4 天前  
新能源时代  ·  极氪009事故后起火 ... ·  4 天前  
新能源时代  ·  极氪009事故后起火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你对刘润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X97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9-11-08 09:10

正文

你对刘润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X97


一) 美食神棍

微信公众号集体堕落,生态不断恶化,批量操作成为常态的当下,已经越来越少看到“爆款文”的横行出世了。

只有最近,刘润写了一篇 《我也曾经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我看到朋友圈三个不同圈子的人都在转。

比如水库推文,如果你朋友圈有二十个水库粉,就算同时转发二十次刷屏,也不能保证外界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

但是执业二十年的广州老税务师,刚上班不久的北京小牙医,做土木工程的上海老板,都在转同一篇文章,哪怕只在朋友圈看到四次,也说明这篇文章是“转出圈了”。

刘润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

·自以为很好喝的汤,大厨傅师傅却评价尾香不够

·刀鱼要吃清明节前的,上菜时鱼头要对着西方刀鱼洄游的方向

·把厨房打扫干净,菜的味道就会变得清晰

·可以做一个荤高汤,一个素高汤,菜的味道就会有变化

·点菜的顺序会影响菜的口味

·韩寒跟九球天后潘晓婷打球,结果一晚上都在开球

……

结论:每个行业里,真正专业的力量,是外行无法理解的。

因为讲吃的,文章阅读感是很令人欣悦的。

让人想到陆文夫的《美食家》,朱自治要起大早爬起来吃 头汤面 ,炒虾仁用西红柿挖成盅来盛放。

酒席的菜味道要一道比一道淡,因为人们的口味已经被前菜填满,最后一道汤就算不放盐,大家照样喊鲜。

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句,每次煮菜都默念:“盐能调动出百味。但是放得太多,就只剩下咸味了。”


对于刘润/傅师傅、朱自治这类人,水库自然也有一个统一的称号送给他们:

“美食神棍”

二)金莼玉粒

看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是“寿司之神”。

这篇文章是一个降key版的“寿司之神”。但是感觉比寿司之神好接受多了。

因为文章里列出的东西,“更能被感知”。

你说切鱼时的每一刀,影响鱼肉的纹理,进而影响口感滋味,又或是每一颗大米的精挑细选,这种滋味,基本上已经讲究到了“难以分辨”的程度。

除非是极其灵敏的舌头,在寿司之神的指导之下,也许能稍有感知。

但是你说“荤高汤”和“素高汤”,“这一勺炒青菜里面,有没有混入上一道鱼香肉丝的味道”,能吃出来的人,就会变得多一点。

“酱油要从锅边淋入,见到热油才会香”,美食作家王刚师傅也会传授这样的小技巧。舌头敏感的人,能尝到“熟酱油的香气”,这也就是“葱油某某”菜系,一定要用热油泼上去的原因。

如果再降一个key,要求别人分辨“糖和盐”,这个基本上不是味觉失灵,基本都可以分辨出来。

糖和盐,荤高汤和素高汤,生酱油与熟酱油,鱼肉的纹理。

越往上走,味觉上越是“难以辨别”。“咽不下的金莼玉粒噎满喉”。

B 站有个UP“大祥哥”,业余爱好是测评美食。有一次他开了尊享级俄罗斯鲟、精品级施氏鲟、典藏级欧洲鳇鲟三罐鱼子酱。

典藏级的价格是1800块钱10g,合180000元1kg。精品级的价格,则是123元10g。15倍的价差,照道理来讲,至少也应该有3倍的口味差吧。

然后他蒙上眼睛“盲测”。结果当场翻车,含着最便宜的施氏鲟鱼子酱说“这肯定是最贵的,这个最好吃”。

事实证明,普通人根本吃不出鱼子酱的好坏。


然而,吊诡的是,越是进入“无法分辨的领域”,食物的要价,反而是越来越高了。

这和“耳机用水电还是火电”一样,内行人大谈“专业性”,外行人戏称为“玄学”。

三)神棍的陷阱

“界限感不明确”,便给解读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因为人很难感知到味觉的细微变化,所以旁观者的解读和暗示,便会在辨认味道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刘润喝了第一口,本来没觉得汤怎么样。结果傅师傅突然说“没有尾香”,这时候,刘润才惊觉,自己的汤,好像是少了点回味。

雪花和牛A级B级,烧熟了吃起来本来没什么区别。但是“行家”跑过来说,“A级脂肪分布更均匀细腻”。于是你才会去细细分辨口感的区别。

这时候,你就彻底落入了“美食神棍的陷阱”。

在界限不敏感的事物里,解读者是可以立法的。

傅师傅说没有尾香,是这汤没余韵。

但我也可以解释说, “汤有尾香,会影响下面品菜的口感。所以刻意把余香做淡。”

朱自治喜欢头汤面口感清爽。

但我也可以解释说,“每天的最后一碗面,积聚了整天的精华。吃起来口感馥郁纯正,这就是尾汤面 独特的风味 。”

反正外行人刘润听了,一样会拍手叫绝,赞叹“专业的力量”。


这个现象,在香水营销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皂香花果香美食调甘苔调,本来就那么几个明显的香型分类。

但是有一种职业叫“香评人”。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买来大堆香水,细细试闻之后,微博上写一篇又一篇“香评小作文”。

这种“小作文”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文笔优美,描摹出美好的画卷。

“仿佛轻轻洒落一阵雨滴,然后散发出泥土的芳香。 这时水生莲花的主调慢慢进入,在黑夜里散落幽幽的白光,却没有属于花朵的甜腻,而只有一丝清冷的月晖。

你虽然完全不知道在描写什么样的香气,也不觉得“掺了泥土的雨后香气”和“普通的雨后香气”有什么区别,却被带引着进入了“解读的空间”,真的觉得这香气非常高级优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