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O上市号、猎云精选
歌尔股份:关于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上市申请的公告
证券代码:002241
证券简称:歌尔股份公告编号:2025-0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上市申请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取得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香港联交所及其他有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并需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方可实施,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至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 交 所 ”) 主 板 上 市 。具 体 内 容 详 见 信 息 披 露 媒 体 巨 潮 资 讯 网http://www.cninfo.com.cn、《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上刊登的相关公告。
歌尔微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在香港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歌尔微本次发行上市事项的相关申请资料是按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且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及修订。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取得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香港联交所及其他有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并需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方可实施,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在宣告“A 拆 H”五个月之后,市值近千亿的声光电领域龙头企业开启了关键行动。
1 月 20 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正式递交招股书,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也是其创业板 IPO 撤单八个月后,再度踏上 IPO 之路。
回顾往昔,早在 2020 年 11 月,歌尔股份就曾公布“A 拆 A”的上市规划。然而,在 2022 年 10 月通过审核后,歌尔微却始终未提交注册申请,并于 2024 年 5 月彻底撤回了 A 股上市的诉求。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市场环境波谲云诡,歌尔微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头顶“中国第一 MEMS 传感器企业”的璀璨光环,但歌尔微的业绩在 2021 年登顶之后,便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态势。而且,由于 2023 年“业绩未达预期标准”,其股权期权激励计划中相应部分无奈被“注销”。
在估值层面,2021 年 3 月进行 Pre-IPO 轮融资时,歌尔微的估值已然突破 200 亿元。时光流转,历经三年多的发展,在 2024 年 4 月的胡润《2024 全球独角兽榜》上,歌尔微依旧保持着 280 亿元的独角兽企业估值。
显然,在业绩持续走低以及“业绩未达标”的双重阴影笼罩下,歌尔微的企业估值似乎陷入了“瓶颈期”。
如今,歌尔股份再度谋划分拆上市,歌尔微转战港交所,其背后究竟为何如此急切?又有着怎样的支撑底气呢?
歌尔股份作为中国电声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微电声领域也占据着重要的领导地位。
自 2010 年成功切入“果链”之后,歌尔股份的股价与业绩双双迎来高速增长。在 2021 年前后,其股价最高曾接近 60 元/股,市值更是一度突破 2000 亿元。截至 1 月 21 日收盘,歌尔股份上涨 8.41%,报收于 27.20 元/股,总市值达 945.46 亿元。
2008年至今歌尔股份股价走势,来源:雪球
不过,身为“果链”企业,歌尔股份和歌尔微都存在对苹果公司较为严重的依赖问题。近年来,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进行供应链的调整优化。当目睹其他“果链”企业因失去苹果订单而陷入困境时,打破这种过度依赖的局面,已然成为歌尔股份业务调整的核心方向。
自 2020 年起,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A 拆 A”现象频繁涌现。分拆子公司逐渐成为企业梳理业务架构、拓展融资渠道、获取合理估值以及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歌尔股份分拆歌尔微,正是在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深谋远虑与顺势之举。
事实也证明了歌尔股份的先见之明,2023 年,该公司突然遭遇苹果大幅砍单。据其 2023 年报显示,当年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985.74 亿元,同比下滑 6.03%,归母净利润为 10.88 亿元,同比锐减 37.79%。2024 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营收达 696.46 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 5.82%。
经过二十多年的砥砺发展,歌尔股份逐步成长为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三大主营业务的大型企业。其中,歌尔微在歌尔股份的精密零组件业务板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重组之前,歌尔微的部分销售与采购业务是通过歌尔股份下属子公司来开展的,由此形成了代销和代采的业务关系。
2019 年 12 月,歌尔股份将微电子业务资产包注入其全资子公司潍坊微电子,实现了微电子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的转移。随后,又以潍坊微电子 100%股权及荣成微电子 100%股权对歌尔微有限进行增资,成功完成了微电子业务的重组工作。
此后,歌尔微迅速推进客户、供应商认证以及合同转签等工作,并在递交 A 股招股书前基本完成了这些任务。
凭借歌尔股份的强大后盾以及自身出色的市场表现,歌尔微在资本市场赢得了较高的估值。据悉,在 2021 年 3 月的 Pre-IPO 轮融资中,微电子创新、共青城春霖、青岛恒汇泰等向公司累计增资约 19.50 亿元,增资价格为 22.86 元/股,歌尔集团也斥资 2 亿元参与其中。本轮投资者总计获得歌尔微增资扩股后 10.4075%的股权。
据此推算,歌尔微此轮融资的估值约为 206.58 亿元,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倘若按照此前歌尔微创业板 IPO 计划发行 12%股份、募资 31.9133 亿元来计算,其发行估值将高达 265.94 亿元。
招股书表明,IPO 前,歌尔股份直接持有歌尔微 83.40%的股份,是其控股股东。
此外,微电子创新持股比例为 3.93%,唐文波持股 2.00%,共青城春霖持股 1.93%,宋青林持股 1.76%,青岛恒汇泰持股 1.43%,歌尔集团直接持股 0.92%。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随着 IPO 节奏的收紧,“A 拆 A”在资本市场逐渐遇冷。2024 年以来,上汽集团拆分捷氢科技、大族激光分拆大族富创得、拓邦股份分拆研控自动化、沃尔核材分拆乐庭智联等四家分拆上市计划均已终止。
如今,歌尔股份再次筹划分拆上市,歌尔微重启 IPO 并赴港上市,或许与歌尔微业绩的回暖有着紧密的关联。
招股书显示,歌尔微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智能传感交互平台,是一家专业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
歌尔微精心构建了 UniSense 一站式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所有关键技术环节。这一平台使得歌尔微能够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快速复用及拓展其全栈能力,从而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最优的成本提供涵盖传感器、SiP 及传感交互模组等多种形式的高性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
根据 CIC 报告,以 2023 年销售额为衡量标准,歌尔微在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位列第八,在国内则位居榜首。在过往的业绩记录期间,歌尔微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已超过 40 亿颗。同样以 2023 年销售额计算,歌尔微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以及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