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在“霸王级寒潮”的陪伴下,全国几乎冻透,
迎来了60多年来最冷的跨年日
。
眼下农历庚子年都还没过完,春天等不及辛丑牛年的到来,2月3日就抢着“立起来”了,全国各地的气温更是一路蹭蹭往上涨:
2月6日,北京白天最高气温一度到了16℃,而云南、福建、广东等地的气温更是飙到了30℃,全国的半只脚都迈入了初夏。
然鹅,还是老话说得好:“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
当天晚上,北京就飘起了雪花,7日开始,
中东部地区会出现明显降温,局部降温幅度甚至超过10℃
。
正所谓,你在南方露着腰,他在东北裹着貂,而
阿信在北京,则成了“一会儿露腰、一会儿裹貂”的蛇精病
。
根据
农业农村部发出的最新通知,
今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几率很大
。
不过这也顺便扯出一个讨论度很高、但相对有点“势利眼”的问题:
在羽绒服鄙视链里……你,站在第几层呢?
印象中,早些年,在国人概念里,羽绒服还只是平平无奇的冬日防寒实用单品,
臃肿、老气、还特土,
“要风度就不能要温度”,非必要绝不上身。
但
就在近三年,它在时尚圈里的地位就像坐上了窜天猴,到今年,羽绒服的热度更是到达了顶峰
,光是最近一两个月,热搜就上了好几次:
今年冬天冷确实是羽绒服火爆的原因之一,但有一个问题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均价近万的加拿大鹅居然也会被抢断货,而其他品牌就没有: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我国羽绒服销量增加13%,
一件羽绒服的市场均价
突破1400元,好一点的在5000-10000元之间,而热门爆款的价格更是破万。
数据显示,
25-35岁人群逐渐成为中高端羽绒服的消费主力军,
不买件2000块钱以上的羽绒服,都没法安心过冬。
于是,一个在无数人心中徘徊了很久的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
虽然嘴上犹豫,但大部分人的内心其实很坚定:当然值得!
如今的羽绒服,保暖倒只是其次,用它像包包那样“彰显身份”才是第一要义
:
张华穿着一万块的大鹅,李萍穿着有钱也难买到的北面联名款,而我穿着399包邮的雪中飞,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一条完整的羽绒服鄙视链
也被网友清晰勾勒出来,大家可以自行“对号入座”:
抛开鄙视链顶端那几个你高攀不起的王者,在剩下的芸芸众生中,
加拿大鹅怎么说,也算是占据众星拱月的C位了
。
但其实,
专业的户外羽绒服绝非大鹅一家,它的火,很大程度是由于名人效应
。
比如,川普见马云的时候穿过大鹅,后来马爸爸自己也穿:
好莱坞明星街拍也是人手一件大鹅,石头姐Emma Stone身穿Kensington派克大衣出门赶通告:
在各种官方、非官方的追捧之下,
全世界都觉得,加拿大鹅就是政要、富豪、好莱坞明星的过冬制服
。
以至于
曾经闹出过国内留学生在加拿大被打劫的新闻,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穿着——加拿大鹅
。
除了大鹅之外,在鄙视链中,还有一个隐藏的“神话”——始祖鸟。
如果说加拿大鹅是因为故事性加持而登顶“羽王”,有钱就能买的话,
那么
始祖鸟就是
藏富于无形的羽绒服界的法拉利,只做高端。
据说,当今中年男人暗中攀比三件套:
女儿、茅台、始祖鸟。
如果一位爸爸在冬天穿着一万多的始祖鸟羽绒服,提着茅台跟朋友叙旧,无意说出,“衣服和酒都是女儿给买的”,那就是凡尔赛里的路易十四了。
从价格来看,始祖鸟的价位比加拿大鹅略贵一些,但它的配置和设计,更吸引中产买账。
最受中产推崇的是它够低调,鸟标与衣服颜色相近,不像大鹅那样引人注目,符合中产日常/商务穿着需要。
相比之下,虽然身处羽绒服鄙视链的中层,
北面
(
the Northface
)——江湖又称“
乐斯菲斯
”——的遭遇就要凄惨得多。
其实,作为北美羽绒三巨头(TNF、MHW、Marmot)之一,羽绒服一直是其强项,在保暖能力上甩大鹅十八条街。
但一句:“
你穿得好像校服哦!
”对于北面的品牌形象来说简直就像是泰山压顶。
“
一步一北面、三步一大鹅
”的名场面在各大高校轮番上演。
于是,在网络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今年是实现“
全员北面
”的一年:
有人说,在大学校园里,“
夏天的椰子比树上的椰子多,冬天的北面比宿舍的泡面多
”。
现在的大学操场,
站近了看是栋梁之才,站远了看是3D打印的北面色墙,尤其那一抹批量复制的暴力黄
:
来源:外滩画报
北方的大学课堂,老师向下一看也许会怀疑自己的老花眼晚期了:
第一年来上大学的普通学生已然晕头转向,连忙上网发问:
不穿北面会被挤出当代大学生队列吗?
先交代一个背景:在潮流圈,营销大王Supreme和谁家联名,对方就差不多可以准备用卡车接钱。
北面也不例外。
2016年的落叶款,2017年的雪山款,上市后炒到1W+的奢侈品价格,成功进入新一代大学潮人意见领袖视野
,为“校服”发酵奠定了基调。
雪山 Mountain Parka
而北面定价在2000左右,不上不下,学生咬牙也能买,即使买的是山寨货,同样也看不出太多端倪。
别看北面羽绒服烂大街,如果往细里分,也有鄙视链
。
两千一件的普通款和上万元一件的高端款,虽然都是北面,但格调就完全不同了。走在街上想要分辨是假潮还是真有钱,看身上的北面羽绒服是蓝标还是棕标就一目了然了。
北面七巅峰喜马拉雅 图片来源:ins
不管是加拿大鹅还是北面,面对越来越贵的羽绒服时,我们需要问的是,为什么买的人会这么多,看上去质量和其他的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
加拿大鹅,
品牌创始人的孙子、现任CEO在采访中就道破了玄机:
我们是服装界的路虎,我们是被制造来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但现在也我们闯入了时尚界。
大家买的,早就不是保暖又时髦的羽绒服,而是一件奢侈品
。
将户外产品当成奢侈品来卖,这就是加拿大鹅等一众站在鄙视链顶端的羽绒服的营销思路。
穿上它们,并不是因为你真的需要,而是用来证明你有那个能力消费它、投资它
。
正如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说,
他们消费的不止商品本身,还有商品所代表的符号意义
。
英国青少年消费的可能是加拿大鹅提供的无形荣誉感和优越感。
例如在英国的一所叫Woodchurch的高中,穿加拿大鹅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嘲笑那些穿不起大鹅的同学,
学校最后甚至不得不颁布“大鹅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