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点 中国北京
建成时间 2024年4月
庭院面积 235平方米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5年01期。
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以下简称“玄馆”)一期在2022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工作重心转移到主场馆西侧的三栋工业附属用房和围出的小庭院。改造完成后,我们将这个小庭院命名为“石屏院”,二期咖啡厅和音乐展厅围绕它展开,三期艺术实验室和办公区位于场地最西侧,隔着音乐展厅与庭院相连。(图1)可以说,这里是整个艺术中心的空间—文化核心,也为建筑群提供了最丰富的游观体验。作为沟通一、二、三期的空间枢纽,这个庭院从一开始就被构思为“连通器”,将复杂混乱的修理厂杂物庭院,变成宜人、动人的游憩庭园,同时能根据需要,灵活承载小型室外展览、儿童活动、艺术发布会等公共活动。
△ 图1 石屏,从西南向东北
作为玄馆二期的一部分,石屏院仅有235平方米,却集中了很多思考和体验密度。轻室内重室外的做法,以及采用轻型材料疏导、勾连的轻更新策略,也是将城市空间内外视为一体、内外反转的设计思路的具体实践。在这种思路下,单体建筑并不重要,由建筑、场地、路径和景观共同组成的总体空间环境,构成了城市设计的综合内容。
改造前这个庭院是修车厂的泊车区域,东南角连接一期和二期的是一个临时大棚,下面为一体化的喷漆车间,其他部分见缝插针地停放着待修车辆。院内杂物成堆,地面脏水横流,本是一个被忽视、被放弃的零余空间。大城市周边随处可见这样杂乱孳生的区域,空间错综、功能紊乱,就像城市肌体的血栓。我们认为,如何激活这个小小庭院,并以它为抓手解开整个空间的死结,是玄馆改造的题眼。
从一开始,我们就将这个小庭院构思为公共性的、开放的、自由自在的,与临近的咖啡馆一起,为每位到访的客人提供一份安详和适意。人们可以散坐在各处,彼此交谈或一人独处。它有足够的包容力,也能承载欢声笑语。建成后一周即迎来儿童展,小孩子跳到池中嬉水、挂在雨链上荡来荡去,虽然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用途,却也让人欣喜。(图2)△ 图2 儿童展期间的大亭子水池 2023年6月
从方位上看,庭院南侧是较高的毗邻建筑,遮挡了大部分阳光。北侧坡屋顶平房原为计划中的二期展厅,因产权问题无法纳入,成为场地北边界。这里白天尚有短暂光照,我们将花草树木沿墙根布置,使之成为庭院里较为“自然”的区域。东南角喷漆车间迁出后留出一块空地,直觉上需要补全,使人在主场馆与咖啡厅间行走免受风雨之苦;又不能彻底封闭,以防建筑与庭院间出现生硬的界面。于是沿原檐口投影线复建了一个钢结构大亭子,它向北敞开,突出于咖啡厅之外,可以接受余晖夕照。亭子的内顶板和钢结构的柱子、楼梯都做发黑处理,沉暗的内部空间在夕阳下微微泛光。(图3)△ 图3 大亭子看石屏,南向北
为避让东侧杏树,屋顶挖了个大圆洞,给结构设计增加了不少难度。(图4)最后采用的方式是四根细钢柱支撑,其中一根埋入咖啡厅墙身,其他三根做不规则分布,让屋顶显得格外轻盈。(图5)屋顶下方的人字纹钢板吊顶的奇怪分缝是与钢梁对位的结果。
△ 图5 从石屏看大亭子,西北向东南
此处作为一个空间枢纽,不仅连通着一期展厅、二期咖啡馆和庭院,还容纳着一组U型玻璃包裹的室外卫生间和一步钢梯,通往二层的驻场艺术家工作室。(图6)咖啡厅南与临近建筑间有一个不足一米的狭缝,原来阴暗潮湿、落满杂物,改造中被清理出来,用网格铝材做成上下两层夹缝步道,透光透风,如同山谷中的“一线天”。(图7)向东连接一期上下两层出口,向西以变化的地坪高度连接咖啡厅和音乐展厅间的“小山房”,为院落留出一条隐蔽的流线。不知在哪次改造中这里曾作为室内使用,墙面嵌有两块镜子,也被留下缓解视觉乏味。(图8)这些无用空间的顺势引入让实体间出现了“气眼”,丰富了感受的同时,对环境的粘合和整体化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7 夹缝空间,一层东入口
△ 图8 夹缝空间,一层西出口,左下为镜子
小山房位于庭院西南角,连接着咖啡厅和庭院西侧的音乐展厅。(图9)这里原本也想做成半室外空间,后来充当二层狭缝步道与庭院的阶梯,做成一块混凝土的“大石头”。(图10)大亭子和小山房本质上都是连接过渡空间,在一疏一密、一阔一狭间,避免了雷同与单一。
△ 图10 从绿藤荫下看小山房
大亭子东侧与一期外墙通过一道水渠相接,水体向北延伸并扩开。池小且浅,通过边缘悬挑和石浪处理,有亭临于渊的轻盈感。(图11)庭院东北角起初种一株芭蕉,奈何北方的气候与芭蕉天性不合,换成凌霄花后一片生机盎然。大亭子正前方是一道混凝土现浇的L形“石屏”,也是庭院名字的由来。(图12)△ 图12 石屏,东向西
这道石屏将庭院区分成东西两个似断似连的区域,东侧与大亭子形成南北对望的一体,(图13)西侧紧邻一株黄栌,(图14)与音乐展厅前平台东西对望,共同围合出咖啡厅北侧的硬地庭院,这是美术馆主要的室外活动场地。(图15)
△ 图15 庭院全景,从音乐展厅向东看
石屏向东一侧围绕小池布置了一圈座椅和几块顽石,北墙上开一团扇形月洞,墙后一株穗花牡荆从中探出头来,散发出淡淡清香。(图16)池中一眼小小喷泉,给静谧的庭院带来汩汩水声。(图17)石屏与凌霄间消防门用废弃材料拼成,为植物生长考虑留有通风孔。铁门后的一角庭院原来也在设计范围内,可在对角方向制造深远感,可惜未能实现。
尽管如此,石屏、大亭子和凌霄围绕水池,依然给这个角落带来难得的向心性,相对自由的池岸边界、相对粗粝的地面处理和北线的置石,让这里充分呈现自然庭园的生命力,而与西侧庭院迥然有别。(图18)
△ 图18 以水池为中心的东侧庭院空间,西向东
为全程无障碍设计,大亭子西北角与庭院通过坡道连接。庭院排水口位于南北中线,南侧作为咖啡馆的室外坐席区,采用小青砖人字拼,北侧水刷石,并在北墙根下现浇一排混凝土条凳,同时作为庭院边界,与相邻建筑之间通过绿植隔开。(图19、图20)
△ 图20 北墙边的混凝土条凳
石屏东西通过结构拉结钢管隔开,西侧以天然踏步石提示,上面铁梯通往石屏北侧上方的小小瞭望角,上行经过那株枝叶繁茂的黄栌,可以俯瞰整个庭院。(图21)树下乱石嶙峋、草木繁盛,是庭院中最有生机的角落。
庭院使用的几十块顽石都是其他项目剩下的,虽然品相一般,但与这个工业属性的杂院相配,别具一种民间的质朴感。
石屏浇筑完毕,质量甚至不如一期入口的混凝土前台和楼梯,但这种粗朴也正跟充满断面的顽石、纵横恣肆的黄栌、起伏嶙峋的屋顶和放肆飘摇的飞线相呼应,延续了庭院的小作坊气质。(图22、图23)
△ 图23 新建部分对庭院气质的延续,南向北
西侧音乐展厅与庭院间有三步台阶,从西南角侧上,正面则以钢柱和钢梁做出一个“景框”。这个抬高的平台是庭院中举办小型活动的“舞台”,西北角又有一道混凝土的石屏,后面藏着一架紫藤,藤下是红砖砌成的围坐角落。(图24)这大概是整个庭院中最适合聊天的隐蔽去处,与大亭子对角向望。从这里向南正好看见嵌在两座主体建筑间的小山房。(图25)
△ 图24 绿藤荫下,南向北
△ 图25 从藤架看咖啡厅,北向南
整个庭院按照方位划分为7个不同的区域,彼此形态、尺度、气质各不相同,但又通过身体的运动、视线的贯穿保持连续,形成完整的领域。利用地形变化、面向转换和座椅位置来微调人的行为,容纳各种不同形式的交往。主要视线方向做到眼前有景,安静的尽端区域都形成半围合的、相对私密的空间领域,保障心理上的安全感。虽然是公共性的开放庭院,依然有小园的紧凑和亲近感。(图26)
△ 图26 从凌霄花树位置看咖啡厅,北向南
设计中特别注意段落间的衔接和边界处理,在几个不同层次上实现柔性的连接,让内与外、新与旧、人工物与自然物、生命体和无机物绵延接续,避免硬边界带来的异物感。
首先是空间的衔接上,半敞的大亭子和半闭的小山房充当了一期到三期主体建筑间的过渡;两道石屏和藤荫下角落其实也是按人体尺度处理成围坐对谈区,是室外空间的内化。各个部分、包括夹缝和过道,都有意与轴线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增进活泼生动的氛围。与地面层的丰富多元不同,咖啡厅二层和三期朝向庭院的立面均采用半圆截面的铝扣板包覆,强调界面的平滑工整,使上部“消失”。
二、三期的三栋房屋之前都是临时建筑,分别为砖混结构、木结构和轻型钢结构,条件简陋。与一期做法不同,我们仅进行必要的加固和维修,并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表面,包括音乐展厅外墙多次加建维修留下的斑驳痕迹、转角的加固砌块和木梁架,以及防水油毡屋面。(图27)一来延续工业建筑特有的场地气息,二来也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 图27 音乐展厅室内,北向南
内部墙面亦仅做打磨处理,避免抹灰、外挂板等遮盖原始信息的做法。小山房内部采用粗糙的铺地材料、留出狭小的采光口、设置形状怪异的推拉门,外部像顽石,内部像洞穴,内外对仗。(图28、图29)
音乐展厅内做框架加固,让砖柱保留原色,砖墙涂刷白粉,形成对比。屋顶经反复试验,选定了一种深得下去又不至于积灰发乌的黑板漆。人在庭院中,四面墙壁裸露,保持原有工业设施直白的丰富力量感,而不是抽象的刻意。
△ 图29 小山房内部,异型门打开
凡铺地边缘均做折线处理,外围留土供草木生长。边缘不做硬性分割,或使用多孔砖,或间杂处理,甚至将一些废料填充进去。(图30)通过这样的方式,继续强调北侧自然属性,希望地面和边界都柔和,春夏之际容自然生发。(图31)
池岸边缘多有置石,有些切入水刷石边界,与石屏之间通过碎石子过渡;有些地方铺瓦片以进行水土保持,夏天会有一些杂芜,石缝里长出杂草和拉拉藤,跟人工种植的萱草、麦冬混在一起,颇富野趣。(图32)
△ 图32 栌步台边缘与石凳结合处夏天的景象
出于同样的目的,新建部分也尽量保存了“天然”特征。比如钢材表面的发黑处理,最容易留下材料自身的丰富特征,一旦做涂装就都没了。比如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利用模板进行分段处理,形成近人尺度的差异化肌理,再对表面进行打磨。这样就不必做太过精密的施工方案,也与施工队的能力吻合。
打磨的深度需要现场建筑师根据实际情况权宜把握,差一点也没关系。有些地方钢筋都露出来了,临时做一点防护涂刷,也别有情趣。这个过程有点像插花:既有精心安排,又受制于事物的天然样子,在不对称、不规则和不稳定中寻求动态平衡。
植物尽量选了常见的本地品种。自古园林都有一种追新求异的倾向,希望种些奇珍异草,放养白鹤麒麟。那是一种通过自然物制造的异物感,汉宝德因而认为园林的本质是不自然。我的观点:奇花异草再独特,不如本地动植物易于养护,皮实耐造本身就是生命力的象征。无论古今,只要某种做法割裂了时空,取消了“日常性”,都是不可取的。日常性意味着拒绝凝视的自发流变,本身即是“绵延”的。
音乐展厅门前平台外边缘的钢柱和钢梁略显孤立。按早先的构思,其上是有一道窄窄的架空廊桥,向北从小山房二层一直通往栌步台;向南则连接着一线天、大亭子二层和一期夹层部分;角部都设置了留驻的场所,成为庭院的架空周游路径。后应馆方要求取消,非常可惜。如果按计划实施,几处主要点景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要好很多,实际体验上,所带来的漫游感也不止增加一倍。(图33)
△ 图33 树洞与池畔金属座椅
不过是一堆零碎的空间边角料,为什么要强调关联性和系统性呢?因为人的体验是连续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绵延中变成知觉经验。所谓场所,就是绵延中不断闪现的关键帧,空间经验在记忆中表现为具体节点的集合。(图34)
城市空间在过去几十年的急速发展中变得支离破碎,不仅物理层面缺乏关联,观念上更是一地鸡毛。因为导向性的错误,从整体到细节都存在问题,但通常的解决方式竟是推倒重来,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野蛮孳生的城市平面,肌理同自然聚落有某种相似性,未尝不能通过细致的甄别和审慎的疏导,将其中富含的生命力和丰富性因借过来。
△ 图34 从大亭子水池畔看凌霄花
拿玄馆来说,一、二、三期刚好融合了不同尺度、不同形态、不同新旧程度的五栋建筑和它们之间异常混乱、纠结堵塞的血栓空间。倘若分析它的典型意义,正是因为其与全国各地急速发展的城市空间具有某种共通性。
我们的做法,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拆改,基本延续原有的平面形态,仅进行小规模的疏通、引导和归置,目的就是增加关联性、强化系统性,创造有意味的关键帧,将错乱变成错综,让城市染上一点园林趣味。
这些处理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才有意义,只看平面或从空中俯视,简直没做什么。拿玄馆来说,近地空间几乎全部都是诱导性的,它在不断转换的空间场所和高低起伏、上下连贯的漫游中创造绵延的感受,此时消极转化为积极,从历史现实中“因借”到的丰富性较之建筑师人为制造的复杂性自然生动得多,也更有趣。
从空间角度来说,历史信息和时间信息是不一样的,历史信息多与形式语言有关,时间信息则更多体现在表面的肌理变化中。多数时候我们忽略了更加重要的自然信息,包括城市的生长过程、与产权和使用方式相关的形体构成依据、有限的自然物的形态与规模等。新一轮的更新过程里,我们不仅需要更加关注自然,也要将我们悠久的空间诗学借鉴过来,让风景不仅是美的,而且是带有明确的自然意象的。
在这方面,上世纪70—8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时期的一些建筑作品的处理手法非常值得借鉴。(图35)传统园林的组织特征、空间密度、形式语言和细部做法经过简化,吸纳到现代建筑中。气质上是平民的,形态上是公共的,保留了传统园林的灵动多姿,去掉了过于浓厚的文人色彩和士绅化特征,真正属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 图35 大亭子池畔的置石和蕨类植物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建筑师应致力于清晰的任务和明确的造型——建筑应该有与功能相符的类型学特征,应该有历史性的独特样貌,应该跟知识系统发生对话。但是现实往往是复杂的,建筑也并不仅仅意味着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筹划。从类型化的设计训练开始,建筑师几乎很难思考连续的、绵延的、新旧交织的、内外交融的空间,因为它注定不是一种类型,也杂而不纯。
但真正的城市空间是无内无外、无始无终的,它既不表现为纯粹的类型,也没有单一的风格。一段有价值的城市空间,可能连具体的形象都没有,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场所印象和归属感,因为它能同时容纳自然和人工、历史和未来。存量时代的建筑师有必要与支离壅塞的城市空间对话,与去中心化的审美对话,在这之前,先要摆脱对“纯粹性”的痴迷。
石屏院的视觉信息较新建建筑丰富太多,几乎每个界面、每个角落都是斑驳和复杂的,要求更高的物质密度去衔接和匹配。但是人造物所携带的信息量再大,与自然物都是无法比拟的。(图36)
这些旧厂房、仓库等临时建筑本身并无遗产价值,但它们与遗产建筑一样,肌体上存留着丰富的时间信息。如果以遗产保护的做法,通常会用精致平滑的现代材料进行加建,新旧之间造成强烈对比,告诉人们哪里是新、哪里是旧。但那就等于设置了一条强硬的时间边界,否定新材料和新建造部分变旧、获得时间性的可能。
△ 图36 绿藤荫下的座椅,落水管和茶几
从这个意义上讲,厂房不是遗产建筑,对改造来说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既可以因借丰富的时间信息,又不必对其进行慎重的保全。尤为重要的是,新建部分就可以接续这份绵延的丰富性,而不必故意显得平滑以强调对比。
更有趣的是,通过钢材和混凝土浇筑过程自身的天然特征,这份丰富性甚至被放大了,直接对接到石头草木这些天然材料上。也许这份让现代人不太适应的景物密度,才能与过去几十年的流年急景相配,而它无意间预示着一种可能:今天的城市与古代园林间的距离,竟没有想象中那样遥远。(图37、图38)
△ 图38 玄馆三期大楼梯,北向南
设计图纸 ▽
△ 三期大楼梯轴测图 ©韩世翔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二期与三期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
设计时间:2022年3月—2023年2月
施工时间:2022年11月—2024年4月
业主:山中天艺术中心
设计单位: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金秋野
设计团队:刘力源、辛亦诚、石俊杰
现场建筑师:辛亦诚、贾健睿
施工团队:北京中和建工建设有限公司(二期)、北京中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三期)
摄影:金秋野
基地面积:698平方米
庭院面积:235平方米
本文由金秋野建筑工作室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