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方言里的乡情 山海间的歌 | 歌剧《山海情》惊喜送上腊八祝福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5-01-07 16:37

正文


腊八来到,粥香弥漫。值此佳节,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 的诸位艺术家们化身角色,言简情长 ,为大家送上 饱含 “闽宁情深”的腊八祝福 。那熟悉的乡音,瞬间开启通往闽宁镇的时空隧道, 黄土地上的质朴笑容、热闹村落的民风民情 扑面而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们,被贫困的枷锁紧紧束缚。为了谋求生路,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与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他们背井离乡,踏上前往戈壁滩的迁徙之路,从最初的一无所有、艰难扎根,到后来凭借着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意志发展特色农业,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让闽宁镇从 “干沙滩” 变成了 “金沙滩”。



《山海情》的故事,是一段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 脱贫攻坚史诗 。同名电视剧以其 贴近生活的真实质感 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而今,走上舞台的歌剧《山海情》则以 更为综合、更为震撼的艺术表达 ,带领观众走进那片既熟悉又新奇的 乡土世界 。谈及歌剧《山海情》的艺术特色,不得不提其在 音乐 念白 上的独到之处。



民族风韵,歌剧新声

在歌剧《山海情》中吸收的 民族民间音乐 ,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该剧的一大特色所在。著名 作曲家孟卫东 从古老黄河哺育出来的 西北高腔山歌 —— 宁夏“花儿” 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巧妙又精心地将 民族音乐精髓 融入歌剧,从 高亢、悠长、爽朗的总基调 中,用当代意识融会贯通,创造出 既传统又现代 的音乐语言,表现不同人物、不同情境的心曲隐微。这不仅提升了歌剧的艺术品质,也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这旋律中,既有 西北大漠的苍凉壮美 ,也不乏 歌剧艺术的细腻与张力 。每一个音符跳跃间,是对剧中人物命运起伏的深情诉说,让人在震撼中感受共鸣,在共鸣中品味 生活的酸甜苦辣 ;每一句咏叹里,都承载着西北大地的厚重与深情,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体会前人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方言念白,地道乡情

演员们以 西北方言念白 ,是歌剧《山海情》的另一大亮点。方言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通过方言这个 文化符号 ,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过去的岁月 ,体会到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 顽强拼搏的精神 。这种艺术化处理,将西北人民骨子里的 豪爽、憨厚、勤劳 ,原汁原味地呈现,不仅让角色形象更加鲜活立体,也让整部作品散发出 浓郁的乡土气息 鲜明的地域特色

那一声声 乡音 ,带着 黄土地的温度与气息 ,赋予了角色独特的生命力,也让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了 真实感与感染力 。这般艺术升华,不仅未让作品沾染上土气,反而使其如 陈酿 越品越香,洋溢着 时代魅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根植于土地深处的 坚韧与温情 ,始终是推动人们前行的力量。




观众好评


《山海情》歌剧优秀在于整体质量,戏剧、音乐、表演、舞美打分,都可在90分以上,“四好歌剧”货真价实。以方言演歌剧,传承发展了新歌剧的老传统。用 乡村语言、乡村故事,乡村人物、乡村音乐 去表演新农村时下发生的新故事、新变化, 赓续了民族歌剧发展的香火,树立了民族歌剧的地方戏榜样 。它承接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优秀乡村歌剧的创作传统,与时俱进,让民族歌剧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变化的步伐。

——傅显舟 发表于《歌剧》


难说的方言难不住好演员,歌剧《山海情》作为第一部说着方言、唱着咏叹调的歌剧,大量的 对白和唱词都极其接地气,洋溢着满满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个 有血有肉的群像戏 ,乡亲们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硬是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他们是一群生活在那片热土上改天换地的英雄。《山海情》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我们自己。

——张学军 发表于《音乐周报》


作曲家孟卫东是新闻联播片头乐的作者 ,他来写这个作品非常合适, 从序曲开始就把我震住了 。演员们的方言说得挺有味道,看出是下了大功夫。

——音乐工作者 田女士


《山海情》采用了戏剧与歌曲相结合的形式,对于老百姓来说 通俗易懂 。音乐以西北花儿为基调,经过演员的处理, 声声入耳 。现在好多歌剧演完后没有引发太热烈的反响,可能是太追求“阳春白雪”了。我反而更喜欢这种反映百姓生活接地气的歌剧选材。

——西城区委退休干部 徐先生


比起电视剧版《山海情》,歌剧形式的《山海情》更加浓缩,融入了宁夏“花儿”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通过音乐的力量来传递情感, 每当歌声响起,情绪就跟着起伏 ,当“走咧走咧,走远了,越来越远了”响起,忍不住就会为水花感到惋惜。

——中国传媒大学文管硕士 车程程


剧中最打动我的是得福为了移民村通电软磨硬泡供电所所长那场戏。一个基层干部为了兑现对乡亲们的承诺,使出浑身解数仍解决不了问题,他满是无奈与无助,还有委屈与不甘,只有跑到山坡上喊苍天,那段《圪梁梁上喊苍天》太动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很难,这样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