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上有个卖掉房子财务自由“退休”的小哥,最近不少小伙伴都在讨论。正好是我一直关注的领域,也跟风研究了一发~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小哥一年前在虎扑发了个帖子,父母走了、孤身一人,月收入不高 7000 多,但是手里有两套房子能卖 200 多万,在考虑要不要卖房去过自由的生活。
最近,也就是过了一年多后,小哥更新了帖子。当时把两套房子都卖了,连车也卖了,变现了 252 万。
-
140w 放银行吃利息,收益大概 4.3%;
-
38w 买了债券基金;
-
70w 买了股票(茅台和招商银行)
然后就辞掉工作过了一年自由的生活。平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每周跑步 3~5 次,物欲不高,日常娱乐就是宅家里看看漫画、追追剧,偶尔出去旅旅游。小哥表示生活很舒服,打算继续下去。
感觉就是我们大部分追求财务自由小伙伴们的向往生活了。
……
关于小哥这个投资配置参考性不是特别大,我估计大伙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不过我仔细看了下小哥自己的目标——「入门理财,先追求最低风险跑赢通胀」。
除了 70 万买股票这个配置风险偏高以外,其他几项我觉得还蛮合理的,毕竟是个刚刚开始理财的人。
假如是我的话可能会反过来,10 万放银行支付生活,40 万买债券基金作为备用金,剩下 200 万都买股票基金。平时等着吃分红,下跌了动用备用金平滑一下,一年 10w+ 现金流绰绰有余了。行情好、变现一点点还能再改善改善生活,把波动的收益也考虑进去平均一年收入能有 20w+。
不管怎么说,自由的门槛是够了的。
……
我把小哥的经历和下面的留言翻了一遍,有三个思考可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
卖房 vs 出租?
一年前小哥发帖考虑卖房的时候,好多留言都在劝不应该卖房、应该出租,理由是房价上涨抗通胀还能收租。
但是我稍稍算了笔账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先说房价上涨,如果你仔细看过去这些年房价的上涨情况,其实买基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收益是跑赢房价的。虽然房价过去这十几年的造富能力远高于股市,
更多是房贷杠杆的原因
。
对于一套已经还清贷款、没有杠杆的房子,单考虑金融投资属性,其实不如基金。未来五到十年基金收益大概率是跑赢房价+房租的。
而且如果两套房子出租,国内租售比这么低,一年也就 3~5 万的租金收入,并不够支付生活。做个对比,放到红利基金一年能有 12 万的现金流,还不耽误赚上涨收益,或者分红比较规律的主动基金还能更高,怎么算都更划算。
假如有这么个选择:
-
两套房,10 万积蓄,继续搬砖;
-
252 万现金,自由生活。
我也会选择卖房。而且后者不需要承担出租的各种烦心事儿,急需用钱变现也灵活,可以卖一部分,房子就不行。
不过我这个观点也有个前提,基金得拿住了,追涨杀跌可能还不如那点房租了。
所以理财入门要抓紧呀,不然天降巨款你都不知道咋打理。
自由生活开销更低
在相同的生活状态下,自由以后的实际开销往往比工作时设想的要低一些。我之前
思考过这个问题
,也翻过很多博主的内容,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这位小哥的经历也类似,“每年根本花不到10W+,还能存下不少钱”
我重新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原因:
-
自由省掉了工作的隐形成本,比如通勤、服装、餐饮等;
-
打工占去了平时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常常被迫做一些花钱买时间的决定,而自由以后就反过来了。
-
生活越顺心,剁手欲望越低。
想过自由的生活其实门槛并不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
大部分人的财务目标比自己的本金增长得更快
。
关于收入的焦虑
貌似不少人都觉得,自由后辞职等于啃老本、坐吃山空。
但我现在有一点点相反的看法,
在资本足够生活、工作前景有限的前提下,为此牺牲空闲时间才是最影响收入的
。
很多赚钱机会真正缺的是自由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这些机会往往是上班搬砖时看不到、或者能看到却抓不住的。
还是举小哥的例子,小哥自由以后游戏里打发时间都顺便赚了几万块,现在还在考证,计划以后拿挂靠费收入,
后期很可能收入反超当初搬砖一个月六七千的收入
。
当然我也不是说搬砖一定没意义,
在我看来搬砖是最简单的一种维持社会联系和贡献感的方式
。所以很多小伙伴自由了以后还是会愉快地每天搬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