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一个公认的印象是,做质性研究容易,做好质性研究却很难;收集资料的时候笑傲量化研究者,分析资料时却捶胸顿足…
一个好的质性研究,最难攻克的部分就在于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如何在有限的资料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挖掘文献材料中的精髓,如何与理论对话,从而构建出理论,如何在文章中展示出科学有效的分析过程。掌握好关键问题,研究层次就大大提升。
2017年7月22—24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力邀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首创质性研究高级研修班:资料分析、理论建构与写作,帮你打破质性研究的壁垒。
授课专家
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大暑期学校质性课程核心讲师。林老师授课经验丰富,注重实用、极富感染力。在高教社的往期质性培训中,凭借扎实全面的专业素养、一语中的授课风格,让众多学员深有收获,大呼爽快,是人气最高的专家之一。
课程优势
1. 你可以带着自己的研究资料来到课堂,正式授课中的每一步分析,你都将用自己的研究问题练习,实时解决问题,课程结束后,你将基本完成自身研究问题的资料分析和理论建构部分。
2. 课前,所有报名学员将系统学习质性研究完整方法课程,帮你打好基础。
详细授课
内容
第一单元 质性研究资料的类型与价值
(1小时)
|
必学理由
|
当今时代,提起质性研究资料如果还是只能想到访谈,你的研究必然与前沿无缘。
|
主要内容
|
质性研究资料的五大类型及其价值:文字、语音、图像、视像、实物
|
课程目标
|
了解仅分析文字资料的缺陷,掌握不同类型的质性研究资料的价值和分析策略
|
第二单元 甄选质性资料分析片段
(1小时)
|
必学理由
|
找出最具价值的片段,是驾驭研究资料的第一步
|
主要内容
|
1. 信息饱和的内涵与价值
2. 资料片段甄选技巧
|
课程目标
|
能够以信息饱和的角度,从多类型的海量资料中抽取最具分析价值的资料片段
|
第三单元 质性研究资料的微分析
(4小时
)
|
必学理由
|
研究往往缺的不是资料,而是洞悉资料的智慧
|
主要内容
|
-
微分析的两大分析策略
-
从各个角度向资料提问
-
解释范式矩阵与叙事分析
-
资料分析备忘录
-
微分析概念图
|
课程目标
|
挖掘资料片段中的情境、行动、概念、视角、类属等信息,描绘分析概念图,初步形成研究框架和结论
|
第四单元 文献框架图
(2小时)
|
必学理由
|
学会制作文献框架图,彻底告别缺乏理论视角的苦恼
|
主要内容
|
-
文献归类与分析
-
基于微分析的文献框架图
|
课程目标
|
将文献置于微分析的概念图下,绘制文献框架图并挖掘理论视角
|
第五单元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体分析
(4小时)
|
必学理由
|
让资料真正为你所用,证你所证
|
主要内容
|
-
开放式编码
-
资料矩阵表
|
课程目标
|
在微分析框架图与文献框架图的基础上,对质性研究资料进行整体分析,开始编码操作并绘制资料矩阵表
|
第六单元 精修分析框架,完成理论建构
(4小时)
|
必学理由
|
攻克理论建构的难题,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你的研究脚步了
|
主要内容
|
-
研究资料与文献的互动与勾连
-
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完善
|
课程目标
|
基于对研究资料和文献的整体分析,实现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完善
|
第七单元 质性研究写作
(2小时)
|
必学理由
|
最精彩的分析过程,怎么完美地在论文里呈现?
|
主要内容
|
-
质性研究的完整过程
-
研究成果的巧妙呈现
-
研究质量的自我检测
|
课程目标
|
梳理从选题、资料分析到形成结论的全流程,掌握如何在论文中科学呈现分析过程
|
报名信息
【时间】
2017年7月22—24日。
【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高等教育出版社马甸A座四层会议室
【课程形式】
研修将采用面授、同步直播两种形式。远程学员可通过直播系统在线互动学习,课后所有学员均可免费获得本课程点播账号,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
【费用】
面授学员培训费每人2100元,在线学员培训费每人1700元,可开具正式发票。
【报名方式】
登录高教社门户网站进行报名:http://yanjiuke.hep.com.cn/my/course/144,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报名截止时间】
2016年7月20日之前
【报名人数】
为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线下只招收50人,线上只招收100人。
联系我们:
李雅悠
电话:
13261788105
课程咨询
QQ
群:
23262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