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债海观潮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债海观潮

【国信宏观固收】300亿光大转债来袭,打新可以参与20170315

债海观潮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15 07: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光大转债发行安排




♫光大转债主要条款及评价


债底84.62元,面值对应YTM1.63% :光大转债发行期限6年,未来六年的现金流为0.2、0.5、1.0、1.5、1.8、105元,按照中债2017年3月14日6年期AAA企业债估值4.55%计算的纯债价值为84.62元,面值对应的YTM为1.63%。若上市价格超过110元,对应负的到期收益率水平。


A股股本摊薄幅度17.28%: 发行规模300亿元,假定以4.36元的初始转股价全部转股,对公司A股总股本的摊薄幅度约17.28%。


初始平价97.02元: 光大银行2017年3月14日收盘价为4.23元,由于光大银行股价破净,因此初始转股价4.36元对应每股净资产,初始转股价值97.02元。


下修和回售条款保护弱 :下修触发幅度是“80%”,是存量转债和交换债里最严格的;仅约定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时,持有人才享有回售的权利,除此之外,可持有人不可主动回售,即不存在条件回售条款。


♫光大转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预估在[100,110]区间,中枢105元


与银行业大趋势一致,受净息差收窄和生息资产增速放缓拖累,光大银行近5年的利息净收入处于下行趋势,甚至略低于股份制商行平均水平。但光大银行的中间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光大银行目前估值破净,但后期有望修复,逻辑在于两点:(1)理财和信用卡业务单独拆分,市场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升估值;(2)如果名义GDP回升周期确立,银行业绩增速和不良趋势反转,银行股估值将修复。鉴于初始平价97.02元,参考历史大盘转债的上市初期价格,我们预计上市初期价格在100-110元区间,中枢105元。



♫光大转债中签率分析:预估在[0.300%,0.375%]区间,中枢0.333%


光大银行在最近的公告指出,“光大集团拟认购不超过88亿元本行发行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则剩余212亿元供配售和申购。根据历史经验,假设中央汇金及其下属公司不参与配售,根据半年报数据,其他A股股东占总A股比例约40%(实际比例略低,因光大集团进行了增持),假设有一半A股股东选择配售,则其他A股股东配售规模约60亿元,剩余约150亿供网上和网下申购。


申购资金量方面,由于光大转债规模和评级较高,预计参与主体较多。但网下申购上限为24亿元,按照2500申购户算,顶格名义申购资金60000亿。但考虑到权益市场的预期一般和大盘转债发行后的估值冲击,预计边际上的资金申购动力一般,我们下调名义申购资金预估值为40000亿-50000亿,实际冻结资金4000-5000亿。因此,预估中签率在[0.300%,0.375%]区间,中枢0.333%。



♫光大转债申购价值分析:7日年化收益率中性值为8.690%,考虑到隐含的期权价值,打新仍具有吸引力


若按照上市价格105元,0.333%的中签率计算,网下申购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8.690%。如果上市价格超过中性预期,达到107.5元,则网下申购的7日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13.036%。因此我们认为打新光大转债仍具有一定吸引力,毕竟隐含了较有价值的看涨期权。



♫正股分析


业绩增速处于行业中性水平: 与银行业大趋势一致,公司近5年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均处于下行通道。三季报显示,光大银行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和2.35%,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7.39%和6.07%。



三季度净息差环比回升,但同比仍下滑: 光大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88%,同比降低39BP,主要是受存贷差缩窄影响(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128BP,存款成本率下降57BP)。三季度光大银行的净息差回升至2.33%,环比提高45BP,但同比仍下滑40BP,且低于股份制商行平均水平。



三季度生息资产增速放缓,但在股份制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2016年以来,光大银行生息资产增速总体上行,三季度同比增速20.41%,相比二季度20.99%虽然环比小幅下滑,但增速在股份制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受净息差收窄和生息资产增速放缓拖累,光大银行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1.66%,与银行业大趋势一致,高于四大行平均水平-7.72%,但低于股份制商行平均水平0.90%。



理财业务行业领先,板块拆分提升估值: 作为国内第一家发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银行,光大银行一直保持理财业务创新的领先地位,包括开发第一个外币结构化理财产品、内嵌股票期权的结构化理财产品等。光大银行2016年上半年理财业务实现手续费收入36.46亿元,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5%,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


2015年初,银监会明确提出指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直销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试点。光大银行积极响应:2015年3月,董事会同意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2015年9月,宣布拟独资设立信用卡业务独立法人机构。板块拆分后,市场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升估值。



资产质量企稳,但拨备计提的压力仍较大: 银行业不良率从2013年开始处于上行通道,光大银行不良率自进入2016年以来有所企稳,相比2015年回落10BP。和四大行平均水平一样,光大银行2015-2016年的拨备覆盖率一直十分接近150%的监管红线,拨备计提的压力较大。



股价破净,估值较低: 光大银行的PB(LF)在0.90左右,股价破净,行业内和交行、中行、农行一起处于垫底位置。其PE-TTM约6.4倍,也处于行业较低位置。如果名义GDP回升周期确立,银行业绩增速和不良趋势反转,银行股估值将修复,破净银行股值得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