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芯世相
”,选择“置顶公众号”
坚持原创,创新活动,互动交流
今天是我们AI智能音箱之夜的第五期,也是此次活动视频分享部分的最后一期了,谢谢大家得关注和陪伴,下个月我们会推出
AI智能音箱更深度的活动,线下地点在深圳
(有兴趣的请关注本公众号推送)。
提前祝大家国庆节假期快乐
以下是招商电子分析师 马鹏清的分享文字全记录:
先拉个票
表面说智能音箱是火了,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在海外。
从数据来看,海外的销量比较高。目前来看,2016年Echo的销量超过500万台,17年预计市场销量会突破1000万。
苹果的Homepod市场预计18年销量会达到千万级别。
据我了解,国内的音箱一般都在10万级别。智能音箱在国内还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这算是一个好事情,参与者还有时间去起步。
这个市场还是有希望慢慢火起来的。
我们再看智能音箱的发展变化。
第二代的无线音箱是实现了链接的一个提升,
组网有进步,最重要的还是交互方式的升级。
至于后面生态跟智能家居控制是在这样交互的基础上的衍生。
交互方式变化是硬件升级的重要部分。
我们看历史上的变迁,每一次交互上的变化都会带来产品硬件的升级。从最早的打孔,到后面的鼠标再到多点的触控手机。每次都是一个交互环节重大的变化,未来AR/HUD的显示应用也会。语音、视觉、触觉这些交互方面的应用能够带来用户体验的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带来下一代的产品。
这就是我看好智能音箱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人工智能出现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新硬件,新配件会有比较多的应用。
这张表显示了做智能家居参与商的一些信息。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走出来?
这不是一个能够单纯走出来的时代,
肯定是一个
平台+一个后台内容+核心产品
共同推广的一个阶段。
此图是之前做的分析,部分信息未来需要更新,请见谅
图的柱状代表收入的量,代表这个企业目前营收的规模。
红线
是人均毛利水平,
人均毛利可以显现出一个简略的微笑曲线。
左边是IC右边是品牌,
这张图没有放苹果,苹果放上去了会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比左侧的IC行业还要高很多。
柱状图空心
的是境外的或者是非大陆的企业,
实心的
主要是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能够跟境外的人均毛利水平相匹配的非常的少。专业领域已经有竞争意识了,但是体量上还是不能够去竞争。
后面是配件的时代
或者是新的智能硬件的一个时代,这些规模会小一点,但是种类会非常多。
这样带来一个变化,
在终端制造的一个环节,台湾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成本优势或者说规模经济优势,在新的产品阶段优势并不明显,
这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
苹果的配件国内的厂商已经开始参与了,
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是台湾的企业在做,很多厂商会寻找国内的供应链。
这些硬件品牌多多少少会对IC一个提升,
整个的电子产业变化情况就是精密制造环节优质持续强化,下游终端的制造优势慢慢体现,带动IC快速提升,整个产业链带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变化,相对而言 整个电子行业的景气还是没有问题的。
苹果7里已经有不少国内企业参与到终端,
在电子产业里面有两大高山,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台积电,或者说一个是半导体、一个是终端组装。
半导体是我国一直想解决的一个问题,
富士康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大家不会投钱搞这个东西。
新的智能硬件可能会带来一个机会。
很多人对苹果X比较感兴趣,
所以我把他做了一个汇总。
首先A11可能是一个划时代的芯片,
采用了神经网络搜索引擎。
很多人诟病苹果没有很早的把Airpower推出来。
实际上苹果在手机终端,
标配接收端表明了一个态度,这个产品长线来说会推广的。
只不过这次苹果抖了个激灵,
因为在power类的问题上,他怕出问题,所以他先让配件先上,出问题不是他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FACE ID,原深感摄像头。
FACE ID 已经可以模拟人的整张脸做出表情来,
大概五十多个表情,
已经是个建模的东西。
AI的产品可能以后会在游戏方面会有一个较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