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是文人不想争第一,而是文人知识的标准太模糊,谁也不服谁,无法争第一。武将就不同了,标准清晰,胜负明了,谁也骗不了谁。其实,中国大地上,人人都想争第一,从小就被教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一个阶层,也很喜欢争第一,而且,标准很单一。
这个阶层就是富豪阶层,标准就是钱,谁钱多,谁就是第一富豪。
但是,富豪也得讲讲内涵,那种一来就搬银子摆上桌的炫耀,实在是太低层次了。因此,在资深富豪群里,争第一的标准不会是简单的比银子多,而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为原则的。
苏州报恩寺
在清朝道光年间,苏州有位超级富豪潘梅溪。他富到什么地步呢?苏州报恩寺知道不?始建于三国,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只是历经岁月,饱经沧桑。道光十六年(1811年),潘梅溪一人独出巨资重修报恩寺,报恩寺不但焕然一新,还成为苏州最大的寺庙。这么露脸的事儿,当然使得潘梅溪声誉倍增。潘梅溪野心倍增,打算打出苏州首富的招牌。遗憾的是,当潘梅溪向朋友透透风声的时候,遇到了小小的打击。在庆贺修寺座谈会上,潘梅溪问朋友:“这苏州城可还有谁能独自修得起大寺庙?”大部分人与会者都摇摇头,有一个人却抬起头:“听说枫桥有位姓汪的富人想捐资修寒山寺。”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潘梅溪暗下心意,一定要会会这位汪先生,看看他能否比得上自己。
富豪找富豪,那是件相当容易的事情。一天,离苏州城7里的枫桥,来了一台豪华的轿子,不用问,当然是潘大富豪坐的轿。轿子在汪府门前停下,自有人向汪府门人递了片子。汪先生一看是潘梅溪来访,很是意外,亲自出门相迎。潘梅溪也很客气,早早地下轿等候。两人都是业界的人精,客套话一句一句地脱口而出,简直就像是至交重逢。终于,两人坐下来了,潘梅溪非常懂礼貌,特地脱下外褂让家仆捧着。富豪穿的外褂当然不可能是一般的外褂,那是一件出锋裘。
紫貂
什么是出锋裘呢?这可得跟大家回溯一会儿清朝的历史了。清朝是满族当权,满族出身关外苦寒之地,裘皮大衣成为显贵富人喜爱之物。最为贵重的裘皮是紫貂皮,但这紫貂裘衣有钱也不能穿。按照典章,紫貂是皇帝的专用品,其余人非赐不得用,甚至皇后也是如此。次贵重的就是熏貂裘衣,皇后、亲王和贝勒等皇族专用。除此两样,其他裘皮则价高者得穿。而当时流行的裘衣款式就是出锋裘,即绒毛向外的裘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为有钱一族的商家富豪,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表明身价的机会,都以穿上一件出锋裘为荣。江南虽然温暖,但北京可是皇城诶,这穿裘衣的时尚也在江南盛行。
如果是一般的出锋裘,潘梅溪是不会穿出来的。正因为不是一般货,吸引到了汪先生的眼球。汪先生实在忍不住了,问道:“请问潘老板,您的这身裘衣是什么皮啊?” 潘梅溪暗地一乐:“等的就是你这一句。”他微微一笑,看了看裘衣:“我这裘衣可是貂耳绒做的,一件得三百两银子啊。不过,我就喜欢它做工精细,穿着实在暖和。物有所值,物有所值啊,哈哈……”汪先生陪着干笑几声,终于明白这家伙为什么突然上门来了。
吃过午宴后,潘梅溪很开心地拜别汪府,汪先生很难受地送别老潘。等那轿子远去后,汪先生立即把所有家仆召集起来,下达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当天赶进苏州城里,搜遍全城的富豪(潘梅溪除外),只要有貂耳绒裘衣的,就开价八百两银子买回来,有多少买多少!功夫不负有钱人,晚上家仆回来汇报成绩:共买了八件貂耳绒裘衣。
第二天,潘梅溪收到汪府的请柬,表示昨天言为尽兴,希望他再次光临。潘梅溪乐了:“看来这姓汪的想巴结我哦,就给他个机会吧。” 还是那顶轿子,还是那件裘衣,还是那个老潘,神清气爽地来到了汪府门前。还没下轿,潘梅溪就听到有人齐声高喊:“潘老爷到……” “咦,欢迎仪式还挺隆重的。孺子可教也。”潘梅溪微微颔首,抬脚下轿。突然,潘梅溪一个琅跄,有点头晕的感觉:“我是不是在发梦?”发生什么事啦?其实没什么,只是潘梅溪见到汪府有八个家仆笔挺地站在门前,身上都穿着一样的貂耳绒裘衣,跟潘梅溪身上的一模一样。“我勒个去,撞衫啦!”潘梅溪满脸通红,一个箭步就飞回轿子里,他带来的家仆都呆了。潘梅溪气急败坏地吼到:“还发什么傻,回去!”当轿子抬起时,汪府八仆又齐声高喊:“恭送潘老爷……”老潘差点没给气昏过去。
从此,潘梅溪的朋友们发现一个怪事,这老潘,再冷的天也不穿裘衣了。好奇的人一问,潘梅溪当场就翻脸。
在“时拾史事”公众号连载了近一年,被很多人追看过的《宋朝短信》已经出版啦。购买请戳宋朝有人@你:这就是霸道员外的日常,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