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从心动到送礼,拆解美护礼赠营销心法 ·  2 天前  
触乐  ·  《昭和米国物语》遭碰瓷,Switc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吗?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4-13 18:36

正文

昨天,网上传出一个消息,延迟退休要来了。


以我了解的情况,上述图片以之前中国大多数专家提的方案是接近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那要怎么样认知这个问题呢?叫了十几年的延迟退休真要来了吗?
不吹牛逼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史上写得最清楚,最通俗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文章,没有之一。看完此文,你才能了解延迟退休改革的六大难点,社保的三大悖论,社保不是庞式骗局,但却是一个无解的题。
看完不服,你来喷我。
社会养老保险不是保险
为照顾小白,先上图
能看懂么?
商业上不是有人寿保险吗?那不也是养老的吗?
No!No!No!继续看图。
商业人寿保险是有防灾作用的,有些人不幸早逝,这就是灾难,是可以领到超出保费的赔偿金的。
社会养老保险是什么?
是庞式骗局吗?不!
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大部分为统筹,小部分为个人。
什么是统筹,就是所有人的钱都交到一个大池子里。
是的,这就是一个如何分钱的游戏。
有人要说了,这不就是咱中国的传统美德吗?年轻人养老年人。
有区别,请看图。
还有人说,社保就是庞式骗局,收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
错!因为社会养老保险并不承诺具体的回报比例。
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区别于庞式骗局,不同人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他与庞式骗局有不少相像的地方。
最重要的特点就是:
参与制度内的新增人口越少,那这个制度就越麻烦。
但是,更大的不同在于:
庞式骗局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崩盘,而社保却可以做到永不崩盘。
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如果还不明白,那我只能放大招了
想象一种理论上的极端情况,你就明白了。
这种情况下,你还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会崩盘吗?
当然,他永远也不会。
而且,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干嘀。
不但退得晚,发得也越来越少。
虽然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计价,但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用当地新入职的白领工资比较会更直观一点。
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改革,也是一步一步提高退休年龄,一步一步减少所得替代率——就是发更少的钱。
可以说,即使他们是发达国家,退休老人拿这样的收入,在当地都是妥妥的穷人。
在美国,大部分人的退休金也就是1000美元出头,生活也是紧巴巴的。
原因只有一个,这些地方都出现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少。
相比较而言,其实当下的中国城市老人是更爽一些的。
不要不信,你不爽,只不过因为你认为有人拿得比你更多,但放在全世界来看,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中国城市老人拿得不少。
我父母七十岁左右,每月退休金3000元,与当地服务员的收入差不多。
养老金多不多,要比较的是当地的年轻人的收入。
所以,在中国城市 里,有一大批壮年男女,他们天天在跳广场舞,这在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是不可思议的。
各种老年旅游团是旅行社的第一大客户。
因为他们退休时,哪还有这种体力跳这种舞蹈?哪有这么多钱到处去旅游 ?
当然有人还是要比,说中国人领的钱远远不如欧美人,但中国有人家那么发达的经济吗?
既然知道,那你还比?
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养老资金来源极为关键
中国只不过是大,而不是富。
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入各种社会基金,也就是三十多万亿,而美国政府的财政资金达到了10万亿美元,也就是近70万亿人民币。
但中国的老人数量就接近于美国全国总人口了。
试图和美国人的退休工资(虽然也很低)打成平手,那需要中国经济再成长五倍才行。
社保本质是税收,现在也是由税务局在收取。
政府保障社会保险的支出,其实是以整个财税体系来支撑的。每一年政府还需要从税收中补贴一些社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省份。
而税收就来源于经济发展。
社保的支出是相对刚性的,如果经济发展不能保持一定的速度,那就会对中国退休老人的生活构成直接影响。
如果你认知到这一点,你就会清楚,为什么经济发展才是第一要务。
社会保险制度的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的问题非常敏感,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退休。
社会制度下的退休年龄,其实是领取政府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金的年龄,与你要不要工作是两回事。
如果你家底好,那50岁也可以不工作了,每年持续交社保,到退休年龄一样领退休金。
如果你身体好,65岁以后,你一样可以继续工作,一边拿退休金,一边领工资。
社保改革的难度有多大?
大家都关注法国的社会保险改革,很多人表达不满,但不管你怎么改革,是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让所有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
因为所有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减少支出和增加收入。
减少支出,怎么可能让人满意呢?
增加支出,也不可能让人满意啊!
一个影响一国内大部分民众的收入与支出的事,当然是非常难的。
如果中国真改革到65岁退休,就会出现心理上的损失感。
严格来说,这不是真正的损失,这只是心理上的损失。
因为前面说过,社会保险并没有承诺固定回报的,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则是,现在60岁、55岁甚至50岁退休的人,他们占大便宜了。
但社会养老改革的难点还不仅仅这一点,在中国还有多重矛盾。
中国社保改革的六大难点
第一,地区矛盾
与发达国家不同,他们各地区的发展相对均衡,至少医疗条件是接近的。
但中国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太均衡。
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平均寿命达到了80多岁,但西部省份则只有70岁出头
如果统一采取65岁退休的政策,那不同寿命的人拿到的退休金是不一样的。
第二、男女矛盾
中国男女的平均寿命还是有差距的。上海的女性平均寿命达到了86岁。
而在不少贫困地区,男性的平均寿命还不到70.
而女性之前享受到了特别的照顾,甚至最早可以50岁退休,这意味着她们领取退休金的时间最长,等于是交得少,领得多。
据网上流传的一份改革计划,要改成男女同龄退休。
这就意味着女性的心理损失感会更加强烈。
如果她们心理预期是50岁退休,那心理预期损失值会达到60万。
即使她们原来预期是55岁退休,那心理的损失感 也不小,也达到45万。
第三个矛盾,代际矛盾
除了延迟退休外,这种社会养老保险同时还在做着增收的动作。
因为要平衡各方的利益,这边多少一点,那边就能少减一点。
社保费率年年上升,这就使得年轻人上缴社保的费用压力越来越大。
下图是上海最低缴纳标准。
也就是说,一个五千多块收入的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个月要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高达2345元,其中养老保险就交了1434元。
如果持续提升,那年轻人的所得就会越来越少,痛苦指数就会越来越高。
这就形成了代际矛盾。
在个人家庭自我养老中,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老人会体谅儿女,会减少支出,会根据 儿女的经济情况决定自己的开销。
但在社会养老中,反正承担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多要总是好事。
哪怕明知是年轻人在承担费用,中国城市 老人依然认为养老金太低。
再加上延迟退休影响最大的就是年轻人,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制度下,他们可以肯定是按最高年龄退休了。
90年,零零后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如果是自已养自己的父母 ,90后零零后的父母其实大多还在工作,根本不需要他们养。
一般中年人有一定财富累积和职场经验后,供养父母反而是更轻松一点的。
但社会保险让年轻人过早地承担起了养老的责任。
在日本 就出现过年轻人承担过多的社会福利负担导致躺平的现象,中国要警惕这个情况。
这也代表着延迟退休必须进行,如果不进行,那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增收,就是让年轻人承担更高的费率。
现在中国社保费率已在全球排名数一数二了,再往上提高的空间没有了,总不可能年轻人的收入的一半都上缴了吧,那还有人会结婚生子吗?
第四个矛盾:体制冲突
这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很大的冲突。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退休工资不仅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对延迟退休的看法也不一致。
延迟退休这一问题,会让很多体制外的人与体制内的人发生观点冲突。
因为,体制内的大多数人反而是希望延迟退休的,原因如下:
一个在流水线苦逼工作只能赚五六千的人,身体还被长年辛苦工作折腾得不行,自然希望坐在家里哪怕拿个两千多,也比工作强。
但一个本来就很轻松的岗位的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有那么多福利在手,身体还倍棒,怎么愿意离开岗位呢,让他干到七十,恐怕都是愿意的。
这就形成了矛盾。
客观地说,这在世界上也是常态,美国公务员平均退休金高达5000美元,是普通人的四倍左右。
公务员,在任何地方,都是热门职位,因为福利好。
但这依然构成了改革的压力。
第五个矛盾:职业矛盾
不同的职业,他们的寿命是不一样的。
有些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寿命就是远远低于其他职业。
台湾在进行年金改革时,警察就不满意 了,因为台湾的基层警察平均寿命只有不到63岁,退休要推后对65岁,这怎么可以接受。
一些重体力劳动,一些高危作业工人,他们的身体在长年的工作中受到严重的影响,的确会导致平均寿命低。
这就使得必须要对不同的职业加以区分 ,否则也无法进行改革。
第六个矛盾:城乡二元冲突
中国民间对社会保险的看法,不同人的身份有不同的观点。
体制内的知识分子说,我读这么多书,考进来的,为什么不能多拿一点?有本事你也考啊。
城市职工说,我们凭什么比体制内少拿这么多,不行,得提高我们的,我们要多拿一点。
而农村也有声音,他们在说农民也不少付出啊,凭什么我们才一个月一两百?
我们的子弟进工厂也交社保。
延迟退休虽然是做减法,最主要的不满会来源于城市居民,但农村人也会在这种问题上表达出他们的态度 ,这就会导致更多的混乱。
因为农村很多子弟已经是职工养老保险的承担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