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种疾病。
衰老是自然的、有力的、终身的进程,
它将与我们每一个人连在一起!”
这句话来自社
会活动家阿什顿•阿普尔怀特(Ashton Applewhite)在TED中的演讲,她是
《颤抖的座椅:向老龄化歧视大声说“不”!》
(This Chair Rocks: A Manifesto Against Ageism)的作者,这本书解释了历史上年龄歧视产生的根源,以及它是如何划分的,抨击了年龄削弱人体大脑和身体机能的陈腔滥调,批评了老年人作为社会负担的不实言论,展望了未来全年龄友好型(all-age-friendly)社会的模样。
她认为年龄偏见,如同其他偏见一样不可接受,
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是对我们自身的歧视,是对未来的我们的歧视,同样这种歧视也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会变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消除这样的年龄歧视让社会变得更好。
在座的每个人终将会变得怎样?变老。
大部分人想到这个都吓得不敢动弹。你对那个词的感觉是什么?我曾经也有同感。我最担心的是什么?以在阴暗的疗养院的过道上淌着口水告终,然后我发现只有4%的美国老年人住在疗养院,而且这一比例在下降。我还担心什么?老年痴呆,但是大部分人直到死之前脑子也还能运转。
老年痴呆的比例也在下降,真正的流行病是对失忆的焦虑。
同时,我发现老人们是抑郁沮丧的。因为他们老了,而且很快就会去世。
其实人活的越长,越无惧死亡,而且人们在生命最初和最末的阶段是最开心的,这被称作U型幸福曲线。
这个结论是由全世界许多研究产生的,你不需要是佛教徒或者亿万富翁,这个曲线说明了年龄自身对大脑的影响作用。
所以我开始对变老感觉好多了,然而我开始困扰为什么很少人明白这些道理。原因是: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针对年龄的歧视和刻板印象,每时每刻都有人认为我们太老了,不适合做某些事,而不是了解清楚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的能力如何;或者是太年轻了,不适合做某事。
年龄主义对两方面都有影响。
所有“主义”都是社会建构的观念——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主义,同性恋恐惧症。这意味着我们创造了这些观念,而且它们能随时间改变。所有这些偏见使我们针锋相对,只为维持现状。就像美国的汽车工人和墨西哥的汽车工人互相竞争,而不是联合起来,争取更高的薪酬。
我们知道不能根据种族或性别分配资源,那为什么要将年轻人和年长者的需求对立看待呢?所有的偏见都来自于“异化”——将一群人视为他人跟我们自身区别开来,他们来自其它的种族,宗教信仰,国籍。
关于年龄歧视,因为我们终将老去,所以年龄主义最奇怪的地方在异化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终有一天也将成为老人。
我们假装自己还年轻,我们相信抗衰老产品,我们感觉身体背叛了自己,其实只是因为身体衰老了。
除非我们不再因为衰老而感到难为情,而且对未来感到恐惧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越早放下对衰老循环般的恐惧,我们的生活就会越好。
当然,印象刻板常常是错误的,关于年龄的刻板印象尤其错误。因为我们越年长,就越来越不同于他人?
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养老院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年纪:老年人,
尽管他们的年龄跨度有四十年。
你能想像用这种方式来考虑一组20岁到60岁之间的人吗?当你参加聚会的时候,是否会去寻找和你年纪相仿的人?你是否抱怨过新一代年轻人?
你是否拒绝过一种发型,一段感情或者一次出游,因为年龄不合适?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事情不会发生,这些都是歧视年龄的行为。
我们都有这些歧视行为,我们无法挑战这种偏见,除非我们认识到它的存在,没有人是天生的年龄歧视者,但年龄歧视在童年早期就已发生,在种族,性别意识产生的同时。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来自媒体和流行文化对晚年生活的负面信息的轰炸。
看看好莱坞,关于最佳影片提名的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影片中有12%的主要角色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大多被描绘成有缺陷的,受损害的。
衰老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它是自然的,有力的,终身的进程,它将所有人联结在一起。
看看性别议题。我们以前认为性别是二元的,男性或女性,我们现在了解到性别是连续的光谱。
现在也是时候抛弃老人与年轻人的二元对立了,老人与年轻人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样想一切都容易多了。
我们越晚挑战这个观点,它对我们自身和我们在世界的定位就伤害越大。比如在年龄歧视猖獗的职场中,在硅谷,工程师都会打医疗美容针,做植发,才去参与关键性的面试。而且他们是专业过硬的三十多岁的白人男性,可以想像一下在食物链更下游人群所受的影响。
这对于个人和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现在许多关于大龄职工的偏见是经不住检验的。公司不是因为其职工年轻才具有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就算没有年轻员工也行。公司──我们都知道人员多元化的公司不仅是更好的工作环境,而且也运作得更好。和种族,性别一样,年龄也意味着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关于衰老的态度会在细胞层面上影响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运作。当我们这样与老年人沟通(音量提高) 或者称称他们为“亲爱的”或者“年轻的女士”——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作“老人语”——他们似乎会立即衰老,步伐不再矫健,不再谈吐自信。
那些对衰老持有积极态度的人,他们走得更快,他们在记忆测试上的表现更好,他们康复得更快,而且他们活得更久。即使是在充满了斑块和缠结的大脑里,有些人直到去世前头脑依然敏锐。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目标明确。
在晚年生活中,什么会严重阻碍人们保有目标呢?一种文化,认定衰老即走下人生舞台。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反对年龄歧视的倡议——不仅增加寿命,还能延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