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北证券研究所
欢迎您关注东北证券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调研讯息和会议安排,东北证券愿与您相融相通,互琢玉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北证券研究所

【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全资产收益率

东北证券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4-09-19 08:3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股债性价比在股票和债券表现判断中的失灵现象,提出全资产收益率视角作为解释。文章指出,由于名义增长和全资产收益率中枢的下移,导致传统股债性价比指标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同时,介绍了全资产收益率的概念及测算方法,并分析了其与经济周期的正相关性。文章还讨论了实际利率对股债性价比修正的合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在资本市场表现中的作用。最后,文章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地缘冲突加剧和去杠杆反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债性价比(ERP)指标在判断股票与债券表现时存在失灵现象。

尽管指标显示股票大幅占优债券,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关键观点2: 全资产收益率是与经济周期正相关的关键指标。

全资产收益率考虑了各类金融资产的加权收益率,是分析股债性价比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观点3: 名义增长和全资产收益率中枢的下移导致传统股债性价比指标失效。

这种情况下,股票估值承压,利率下行,股债性价比指标的变化含义与以往不同。

关键观点4: 用全资产收益率调整后的股债性价比表现更好。

调整后的股债性价比能够解释为何实际利率对股债性价比修正是有效的。

关键观点5: 市场已计入较多悲观预期,基本面改善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向上回暖。

适应性预期的分析表明,市场消化新信息的过程通常不超过6个月。


正文

股债性价 比频繁处于股票占优的方向,但 2024 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表现显示股票并未占优债券。 股债性价比指标ERP(1/PE-R)处于历史极值状态,即指向股票大幅占优债券,但其实债券24年以来表现明显更好,股债性价比似乎出现了失灵。相关宏观数据,例如产能利用率、资本回报率等数据都指向宏观总需求不足,债券表现更占优势也是合理的。考虑到近期通胀偏弱,用实际利率修正后的股债性价比确实指向了债券占优。但使用实际利率修正股债性价比指标存在一些解释上的困难,因而我们提出了全资产收益率的视角。


全资产 收益率是什么? 此处我们所说的全资产收益率指的是经济体的各类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的加权收益率。全资产收益率的典型特征是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全资产收益率测算分为三步,第一步,估算所有底层资产存量情况;第二步,计算各类资产的回报率;第三步,利用资产存量规模对各类资产收益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了全资产收益率。


为什么 近期 股债性 价比会失效。 股债性价比指标1/PE-R,1/PE用于代表股票预期回报率,R则用于代表债券预期回报率。用R来代表债券预期回报率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用1/PE来度量股票预期回报率隐含假设是存在全资产收益率的均值回归。但如果全资产收益中枢改变,1/PE就不能代表股票预期回报率,股债性价比就会失效。近几年发生的情况是,无论是名义增长中枢还是全资产收益中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移,这个过程中股票估值承压,利率下行,股债性价比不断变大并指向股票占优,但此时股债性价比变化的含义跟以往不一样了,因为名义增长和全资产收益率中枢发生了变化。


全资产 收益率调整后的 股债性价 比表现更好,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何用实际利率对 股债性价 比修正是好用的。 由于全资产收益率中枢下移,1/PE不再能有效刻画股票预期收益,需要扣除高估的部分,我们近似处理是扣除全资产收益率中枢下移的部分,扣除调整后的股债性价比仅处于历史中位数的状态,即股票并非明显占优。用实际利率对股债性价比修正是在原本股债性价比的基础上加上了通胀率。由于我国当前通胀水平较弱,平减指数为负,所以这样的处理,就相当于在股债性价比中扣除了全资产收益率中枢下行的部分,产生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名义增长、 全资产 收益走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适应性预期角度来看,市场应当已经计入较多悲观预期,基本 面改善 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向上回暖。 从适应性预期的分析来看,市场会逐步消化新的信息,但这一消化过程数据上看大体不会超过6个月。那么从全资产收益率与名义增长的变化来看,名义增长落在4%左右已经持续了4个季度,因此资产价格大概率已经充分计入了名义增长中枢有所回落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一旦基本面有所改善,那么资本市场将迎来向上回暖。


风险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