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日本窗
日本最大中文新媒体,订阅读者已达80万。365天不间断推送:日本新闻时事,药妆Cosme大赏,旅行攻略,日剧动漫,美妆教学,时尚穿搭。每周送出各种福利,图书,药妆,电影票!(●゚(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男星大仓忠义宣布结婚,女方已怀孕!公开信:我 ...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男星大仓忠义宣布结婚,女方已怀孕!公开信:我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日本窗

那些曾让中国人迷恋的日本大牌,为什么都见不到了?

日本窗  · 公众号  · 日本  · 2017-02-26 17:59

正文


作者:牛小财 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之声


小时候曾看到家中有一台老式的夏普收音机,还曾向父亲闹着要听收音机。


时过境迁,在父亲那个年代风光无限的夏普收音机,如今应该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吧。



不止夏普,曾几何时,索尼随身听、松下电视、东芝笔记本……是何等霸气的存在,为什么现在竟辉煌不再了呢?



(一)


现在,这些日本大牌在经历着一次次的大动荡,最后不得不开始变卖,出售。


SABYO三洋


三洋于1947年,在日本大阪成立,创始人井植岁男。三洋的名字在日语中意思为“三个海洋”,指的是公司的创办人有将他们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横跨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抱负。

三洋Logo


三洋从自行车用照明灯开始,一次进军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领域。在上世纪60年代,三洋已经确立了日本行业内家电巨头的位置。


三洋自行车用照明灯


如今,在历经七十年后,三洋也免不了被各行业瓜分的命运。


2007年,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全部股份。


2008年底,松下宣布收购三洋,2009年末正式收购。


2011年,中国的海尔集团收购了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气业务。


2015年3月,三洋电机最后的股份正式转让,接收方为一家投资基金。至此,三洋品牌被全部肢解。


TOSHIBA东芝


东芝创立于1975年,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



在高峰期,东芝的许多产品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厂商, 例如:雷达(1942年)、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彩色影像电话(1971年)、日文字处理器(1978年)、笔记型电脑(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东芝笔记本


东芝DVD


发展前景本是一片大好的东芝,2012年开始衰落,三年间东芝家电业务累计亏损达到125亿元人民币


2015年,由于财务造假丑闻产生巨额重组费用,第三季度报出4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16位董事会成员有8名辞职。



在此后,东芝为弥补亏空,大量出售非核心资产。如今已被美的集团收购了80.1%的股权。


SONY索尼


索尼创立于1946年,在1950年至1968年期间,索尼不断创新,生产了录音机、半导体录音机、小型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



最为值得一说的是索尼生产的Walkman随身听和Playstation游戏机。


索尼Walkman

索尼PSP


1998年为止,“Walkman”在全球的销售量突破2亿5000万台 ,而Playstation游戏机是继Walkman后,最畅销的产品。


那时的日本跨国化企业中,索尼是最先进的厂家之一,经过30年时间,年销售额超6000亿元。


如今索尼的经营情况,据《中国商报》文章称,2008年—2015年这8年,仅有2012年及2015年实现盈利,其他6年均为亏损,亏损额共计1.11万亿日元。


自从2013年开始,索尼不断出售地产, 2014年索尼将个人电脑业务连同“VAIO”品牌一起出售,剥离连续亏损10年的电视业务 。如今的索尼,需要通过断臂,来获得生存。


Panasonic松下


松下产业创于1918年,初期生产灯泡插座以及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



松下是首个日本手机销量过1亿台的厂商,P905i、P906i手机红遍了日本本土。 其品牌涉及广泛,包括家电、数码产品、办公产品、航空等多个领域,享誉全球。


但是,不论松下曾经如何的辉煌,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路。


2011、2012年连续巨亏,净亏损达404.8亿元 ,先后退出厨卫电器、燃气台灶、嵌入灶、热水器等领域的中国市场。


2012年11月23日,美国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把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2014年将半导体部门人员裁员一半。如今的松下正在进行转型,在数码产品、智能家居、车载以及智能城市等方面加大投入。


SHARP夏普


夏普1912年创立于日本大阪,创始人早川德次。1915年发明了早川式活芯铅笔,盛极一时。



1924–1949推出收音机,引领日本收音机时代。


80年代的中国,家家户户都以能有一台SHARP GF-500双卡录音机为豪。


夏普 SHARP GF-500双卡录音机


1950–1958批量生产日本第一台国产电视机。


1998–2003年,液晶电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拓出新市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当时的夏普,可以称得上是液晶显示屏行业的老大哥了。



但老大哥也免不了被拍死在沙滩上, 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精密正式收购夏普,夏普成为鸿海子公司。


夏普这个品牌,以后就不再有了。


(二)


三洋、夏普品牌消失,东芝、松下、索尼岌岌可危。


曾经红极一时的日本大牌企业,为何现在危机蔓延?



1、日本经济实力下滑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之后的28年里,日本的经济状况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中,偶然出现好转,时间也很短,通货紧缩、资产和一些商品价格的下跌乃至停滞一直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正如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说的,“日本金融的市场化、自由化阻碍了日本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投机、金融短期化一度充斥着日本资本市场,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危机交叉蔓延,最终拖垮了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


2、企业战略失策


多数的日本企业更看重技术研发这一块,而忽略了市场。


在早期,互联网不流通,技术决定市场,赢了技术,就等于胜了市场战。



在在中后期,市场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日企仍旧沉浸在过去只以技术定天下的幻想中,市场跟不上导致资金不足,进而影响到技术,反复恶性循环。


比如夏普公司对液晶的不断过度投资,成为了压倒夏普的最后一根稻草。


3、内部道德建设滑坡


部分内部出现的企业道德滑坡情况,也是导致一些老牌企业江河日下的因素之一。



曾是日本工业名片的东芝,2015年因财务造假,出现了4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而东芝为了弥补这一亏空,不断变卖非核心资产,最后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4、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日企的冲击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日本企业意料不及。尽管后发,但中国势头强劲,紧抓高科技研发以及生产领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