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春菜新品!“板蓝根青菜”是啥菜?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明天查成绩!考研复试攻略→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夜读】哪吒的黑眼圈是天生的吗? ·  3 天前  
半月谈  ·  主题公园,当代年轻人的“快乐老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后来的我们|你还在被这些回忆杀套路?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5-04 22:08

正文

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oh yeah!cheese!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刚看了


五一大热的


把很多人看哭了的


奶导的


《后来的我们》

田壮壮一纯正北京味爷们,硬要演一个北漂儿子的老父亲,你说跳不跳戏

个人感受是情怀在,看得下去;不欣赏,看哭有点过。不是十足烂片,毕竟井柏然 林见清 、周冬雨 方小晓 、田壮壮 林见清父亲 三人的表演没有话说,但整部戏的质感和故事架构有点糟蹋金马团队 侯孝贤御用的摄影大师李屏宾、著名美术设计翟韬、华语声音指导第一人杜笃之、著名造型指导吴里璐以及剪辑大师廖青松……当然还有那个张一白…… 的班底。


田馥甄单飞后的每首歌都没让人失望



不管怎样,周冬雨、井柏然两位演员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


有些情怀卖得泛滥且混乱。

比如,重要线索“后来的我们”为什么会成为“后来”,影片处理较为草率,刻意的留白反而显得做作,故作神秘。


为什么一部矫情的片子能够赚得大把眼泪呢? 我原本以为那些哭得稀里哗啦的人可能是泪腺比较发达,后来发现,近年来卖座的 小妞电影 (女性主义电影、女导演创作的电影) ,基本上都是有着超高人气但评分不高的 情怀片 ,也就是说能有 共情 ,眼泪就赚了一半。

假文艺+假情怀=套路



尤其是刘若英这样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 大龄女青年 ,一首 《后来》 积攒了大量命运共同体。她本身就是 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的结合体,擅长利用细腻丰盈的细节,抓住观者的感官,将对爱情的期待和不确定的内心戏贯穿整个爱情悲剧,再加上 “北漂”“回家过年”“前任” ……随便一个热门概念,就能用充满情绪的通俗表达,让现实中的人有共鸣,而由此所产生的共情就很好理解了。


作为认为自己很 独特的八零后 ,我们其实特希望自己过得与众不同,最讨厌的就是我的生活怎么跟你一样?但为什么看了这部戏,还有这么多人在别人的故事里哭呢?

被电影情节感动?我觉得不是。

是因为它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回响,然后你被自己的故事感动。

所以你是被哪些套路打湿了眼眶?


套路

有一个忘不了的前任,藏着一首戒不掉的歌


不用看电影,光有 田馥甄 的《爱了很久的朋友》 陈奕迅 《我们》 五月天 《后来的我们》这三首歌,和最后的《后来 2018 》万人合唱 MV ,就已经是满满的 回忆杀 了。


同学聚会、前任见面必备曲目

那时候的爱情

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

而又是为什么

人年少时

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

1999 年,这首歌大火,传唱度至今仍可排上前十。那时候,明明谈着恋爱,还要哼着“后来”,明明甜蜜得要命,还要整出点幺蛾子,以验证所谓的爱情。 似乎不发生点类似分离的情节,都不叫做谈恋爱。

如今,将近 20 年过去,那时候的小情侣,大多已步入中年,更多经历的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年因为 年少轻狂 ,“轻易放弃的一段感情,是多么的可惜”。

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幸福呢?


有人说,这又是一部不能与现任一起看的片。

我记得,当时有个朋友 W ,跟男朋友一闹情绪,每次都说是最后一次分手了,以后不会再见,然后就要去 KTV 唱这首《后来》,作为郑重的道别。他俩分分合合十几次,以至于周遭人都觉得他们可能就这样吵吵闹闹在一起一辈子了,两人确也结了婚,但最终仍没走到一起。

现在, W 和前夫成了爱了十几年的朋友,她说,不管是很久的朋友,还是我们,又或者是后来的我们,唱的都是遗憾,《后来》不敢再唱了,是 藏在心里的歌

声音还是那个熟悉的五月天


每一首戒不掉的歌都隐藏着一个自己的故事,当歌里的故事最终变成现实的结局,这个爱了很久的人就沦为不可言说的朋友,我们也就变成了后来的我们。

套路

时间流逝,反复强调一定要嫁给爱情


我想喝一杯白开水,却硬是整出了奶茶味。

虽然没有参演,没有献声,连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不是她生活的台北,但《后来的我们》处处渗透着一股“奶茶味”。

嘘!不管歌词,听这声音就是回忆!


与其说这是刘若英的处女作,不如说这是她爱情观的集合体。从《小渔》、《很爱很爱你》到《为爱痴狂》《一辈子的孤单》,再到《成全》《待续》,成就了这部《后来的我们》。

她的人和她的电影,就像她的音乐,散发着对爱情的执念与向往,永远追逐着无法预知的结局,陶醉在“ 回不去的过去 ”无法自拔。

满满的时间流逝感,无法带走内心的停留。这是很多人的心结。

影片中方小晓与林见清的一见钟情、相知相恋、分手、重逢……这些现实中无法言语的爱情模样,被一一“勾勒”出来,几场哭戏下来,激发了观众内心最渴望却又压抑的 隐藏情绪

不管你结没结婚,有没有恋人,嫁给爱情并不是贪心,而始终是人心底最本真的追求。

好在,现实生活中的刘若英,最后终于真正明白了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如愿嫁给了爱情。


这让我想起此前也大火的《致青春》《前任 3 》。喜欢看这类电影的人都有着最质朴的情感需求,也会做着永远长不大的少年(少女)梦,即使老了,也一定要炽热地爱着。

“嫁给爱情”是每一个婚姻最美好的开始,却也是每一个走不出过去的人的桎梏。

套路

让你坚信错过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影片里有句催泪台词是: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