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软科
软科是全球领先的专注高校绩效评价与提升的专业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 软科每年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之一。中国大学排名方法客观透明,是洞悉中国大学竞争力的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千万网红留几手带货翻车,惨不忍睹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6日最新蛋价(上午) ·  2 天前  
首席品牌官  ·  今年春节最佳电子榨菜,是美团的贺岁短剧! ·  2 天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1月24日最新蛋价 ·  4 天前  
亿恩  ·  一年卖7亿!小众品牌在海外成功破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软科

这所顶尖大学规定: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不低于5.1万元

软科  · 公众号  ·  · 2020-12-11 18:45

正文


近日,教育部简报第24期介绍了清华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举措。


其中提到,清华大学修订研究生奖助工作办法,健全成本分担机制,明确获得资助学生需承担以助研为主的“三助”岗位, 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5.1万元。



清华大学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之二


教育部简报〔2020〕第24期


近年来,清华大学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改进选录机制,优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加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加强质量管理,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优化招生方式,把好选拔录取入口关。 根据硕士生和博士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不同培养目标,采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做好研究生招录工作。自2017年起,充分发挥院系、学科、导师的自主权, 全面推行“申请—考核”制 ,制定《学术人才选拔参考指南》《学术人才素质及测量方法关系表》等文件,为科学选拔招录研究生提供依据。侧重招收具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根据项目定位精心组织工程管理、会计、赛事管理等专业硕士项目,以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教育博士等专业博士项目的招生考试,更加突出专业性和职业性,促进专业学位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完善育人体系,把好教育培养过程关。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鼓励课程改革创新,完善课程评优机制,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学习成效反馈,不断丰富公共课的课程内容,设立学术与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拓展学术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帮助新任导师强化职责、熟知规则,不断提升指导能力。建立多学科交叉培养项目,完善交叉学科培养机制,理顺学位审议机制。设立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基金,近两年来每年资助2500万元,为900余名博士生赴国外一流大学访学研修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供支持。 修订研究生奖助工作办法,健全成本分担机制,明确获得资助学生需承担以助研为主的“三助”岗位,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5.1万元。


面向国家战略,把好专业学位质量关。 突破传统研究生“师徒制”培养方式, 积极探索“基于需求设计项目、实现跨院系资源整合”的专业学位“项目制”运行管理模式,整合27个院系资源新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31个,招收培养研究生(含工程博士)1225名。组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委员会,设立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开发“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项目,并大力推进实践类课程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突出价值引领,把好青年成长思想关。 加强协同联动,建立立体化、全覆盖的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构建“学校—院系”两级新生教育体系,由校长讲授“开学第一课”,校党委书记作成才辅导报告,院长、系主任开展学风教育,院系党委书记讲授专题党课,全方位引导新生适应角色转变。创新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导师与研究生互动全程,在学术科研、校园生活与职业发展中强化价值认同。建设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学术人生”系列讲坛,邀请优秀学术朋辈榜样举办“学术之路”系列讲座,激励研究生勇攀学术高峰;聚焦国际前沿热点举办各类国际学术论坛,引导研究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中国道路”。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举办“学风大讨论”专题微沙龙、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论坛,大力传承弘扬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改革学位评定,把好学术评价导向关。 以修订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为契机,推动建立新的学位评定标准体系,着力破除研究生培养中的“五唯”倾向。2019年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不再统一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提出数量上的硬性指标要求,激励博士生勇于挑战前沿性、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力争取得原创性成果。 2020年发布《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破除对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等相关指标的过度追求, 进一步明确学位论文是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 ,并提出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要求和举措。引导树立新的学术质量观,促进产出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