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钱老此话一出,就被红尘中的信男善女奉为情感圭臬,哪怕在恋爱和婚姻越来越自由的当下。因为,爱情与婚姻虽然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毕竟存在本质上的天壤之别。
很多女孩,幻想着自己、或者祝福他人,能够嫁给爱情。事实假若总是如愿,爱情的魅力或许就要减分。你不妨去冷眼看一看,生活中那些夫妻,究竟有多少,最终是因为爱情结合为一个新的家庭?
在一期金星秀节目中,嘉宾是专门为广大青年男女解决婚恋问题的孟非。聊到爱情与婚姻话题,他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并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大多数人,最终能够走进婚姻,靠的往往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爱情之外的两点,一个是习惯,一个是适合。
当他讲出这样的话时,我注意到现场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无不点头鼓掌,表示赞同,恨不得给孟爷爷点32个zan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这样一种道理,大家都深有同感。
对此,金星说了一句话,细想之下,让人觉得精辟又准确:
爱情是你想要什么样的人,
婚姻是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她拿自己的情感经历作为例子解释。
游历海外,闯荡江湖,也曾邂逅形形色色的异国男子,有的是社会地位显赫并且懂得浪漫的律师,有的是充满激情、因为对方一句无心话第二天就漂洋过海来看她的男子,他们都曾让她心动,但是没有激发起她踏入婚姻的冲动和渴望,直至遇到现在的丈夫,德国男人汉斯。为什么呢?
有一话是这样说的:打败爱情的是细节,赢得爱情的也是细节。对于婚姻,同样适用。
金星说,有一天黄昏,汉斯下了飞机在电话里说要来看望她,那时是冬天,她批起衣服,出门,站在上海弄堂口,看着汉斯穿过寒风,披着昏黄的路灯,一步步向她走来。好像就是那一刻,她心动得与过往那些有所不同,感觉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男人,就是自己需要的男人。
想要,属于情感上的渴望与追求。
需要,意味着内心有依靠和归宿。
爱情是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婚姻是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咀嚼一番,真是觉得不无道理。在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岂止是年龄不受限制,只要双方是真正的爱情,只要彼此感觉是不可取代的真爱,定然不需要任何道理,也不再受到任何条件的束缚,甚至种种社会道德的禁锢也自动土崩瓦解。爱就是爱了。
爱情向来是蛮横无理的,也是所向披靡的,它可以让人奋不顾身,抛弃一切。这正是爱情的一个感人之处。
人是可以依靠二氧化碳活着的,只要有爱情。这是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一句台词,尽管浮夸了些,但爱情也的确拥有这种让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魔力。
如果说,爱情是找让自己心动的人,那么婚姻就是找让自己心安的人。
爱情属于理想主义,婚姻归于现实主义。爱情是不涉及金钱的花前月下情意绵绵,婚姻则是离不开世俗的柴米油盐人情来往。
爱情可以是两个人私奔到天涯,婚姻智能是彼此在烟尘中搭伙过日子。
人们在世俗中追求安全感、幸福,这些元素拼凑在一起,也许看起来类似爱情,但终究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需要的只是两个人在一起时轻松快乐,没有压力。这是作家马尔克斯对爱情的见解。
可是,你我都清楚得很,只要涉入现实,怎么可能没有压力?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爱情只能存在于理想境遇,在现实中追求的只是和谐的婚姻,以及靠谱的伴侣。
对于民国才女林徽因,有人认为相比较其他民国时期为爱私奔、为爱赴死、为爱可以抛弃一切的女子,她显然理智得多,甚至有人觉得她冷静得近乎无情。
徐志摩发出烈火一般的追求,而她对才情斐然的徐志摩,也是心有所动,可是面对这份感情,她竟可以从始至终保持一份理性处之的态度,我想就在于她很明白爱情与婚姻的界线。
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林徽因曾给胡适写过一封信,信上有写到她对徐志摩的情感: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她可以不顾家人以及世俗的眼光,将从徐志摩所乘飞机失事处捡回的残骸一直摆放在房间,这属于林徽因的情义。若要她在现实之中做出为爱牺牲的抉择,那就是她不愿的,诚如她在信里所写——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
这大概就是理性对待人世、感性对待情义的区隔。
建立在尘世上的爱情容易消淡,附丽于共同梦想上的爱情才能长久,因为,相爱的过程也就转化成了一起追梦的过程。
愿你想要的人正是你需要的人,让你心动的人也能让你心安。如若不能这么幸运,最好记住一点:爱情是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婚姻是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作者介绍:江徐。集少女心与老灵魂于一身的写作者。喜静,爱自由,有时闭门读书,有时出门云游。原创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